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0-09-25 05:21汪晓伟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汪晓伟

[摘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和成才立业的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并未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并力图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趋于成熟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知识,注意防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积极培养良好性格和心理调适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意义上,对于群体和整个社会它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最大的意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健全的人,不可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良性的反应,也将经受不住外界的压力。相反,有着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及时调整自己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在种种压力面前,能够应变自如、处之泰然,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使自己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明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更好的调整期望值,确立远大而又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其中鼓励他们去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使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追求中得到满足和喜悦,在奋斗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2.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群体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群体而言,其价值表现是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集体建设。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确保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可以为社会培养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才,这对于组织建设和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需要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更需要大批的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需要。另外,在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仍是少数,他们在社会上的形象是青少年模仿的榜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心理健康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校外人群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还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而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于是,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等。当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三)应对策略与能力欠缺

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急状态,从而导致心理障碍。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及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1.建立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建立一个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同时还要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有一定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组织实施心理调查、开展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组织进行危机干预、对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等。

2.在院系一级可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机构,主要由经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学生工作者担任辅导人员,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因为学生工作人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校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家庭状况、个性特点、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状态和思想状况都比较清楚,所以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而且应该担任重要角色。经过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学生所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能够全部或部分解决的。

3.在学生中建立诸如“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一类的社团作为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机制,支持他们开展活动,自己教育自己。每一名大学生都生活在学生群体之中,他们之间接触较多,没有多少戒备心,有些心理问题通过同学之间谈心和相互帮助很容易就能缓解或解决。

(二) 开展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群体,心理特征相对统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具有强制性和系统性。通过课堂教学比较系统地向广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和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己的人格塑造、个人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完善自我。课外教育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如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三)形成媒体宣传以及心理咨询、优秀校园文化熏陶感染等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学校在大学生中除了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外,还要利用学校广播、校报、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舆论氛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其次,心理咨询和辅导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基础性工作。咨询方式可以多样化,譬如电话咨询、网上咨询、心理专线等等。同时还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走进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特别要利用新生入学时进行普查,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再次,优秀的校园文化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土壤,既可使学生消除孤独感、失落感,又能让学生从中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增强胆识,树立自信心,使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格素养等方面与校园文化主体发生心理认同。

参考文献:

[1] 张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冲突教育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2] 戴嘉宝.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3(11).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