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黄俊鹏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论基于工学结合的 “135”人才培养模式之理论构架
刘 辉 黄俊鹏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135”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解决“培养什么人”和 “怎么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是建立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律、目标、关键和路径。
高职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路径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是近几年高职学院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高职学院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线,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育体系,实施“人才需求剖析”、“岗位能力对接”、“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跟踪”五段循环),在近三年的不断的实践探索中,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学院教育教学的行为导向和教改科研的一条主线,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综合产物,是特定的教育思想、政策与实践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及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总是受到教育者的教育哲学和价值观的支配,因此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人们对高职教育特有的理智性认识和规律探索——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和纽带,也是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在思想认知领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支配和影响。
一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与政策导向。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范指导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 [2000]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等纲领性意见和措施,还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以法规的方式确定下来。
二是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各种教育思想的兼容并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对其作出理论溯源和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路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命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思想,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哲学思想基础。同时也受到实用主义 (强调教育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人本主义 (将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起来)、建构主义 (强调情境教学和知识的具体化)等教育思想以及我国传统的 (如“传道、授业、解惑”)和现代的(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把握和科学表述)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基本模式的过程。如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实行校企分工协作;借鉴澳大利亚的 TAFE模式,实行政府管理,行业导向;借鉴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注重为地方经济服务;借鉴加拿大的 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和启发作用。
三是各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的理论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和改革,促使各高职院校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众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和培养方案中,提出了表述不一、数量不等、特色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对模式的构成要件和本质特征,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识。从全国首批 28所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方案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过程、培养制度与教学运行及反馈机制等。同时,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职业和就业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主体多元性、市场导向性、能力本位、学练并重、产学研结合等典型特征。
从培养人的角度,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两个问题,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对这两个问题的直接问答便构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35”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高职教育理论为前提,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教育教学路径抓手,从三个递进层面 (目标、关键、路径)简明扼要地问答了上述两个问题。
“135”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要“基于工学结合”,即建立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之上,是因为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事实上,国内众多高职学院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特征,或者说是工学结合这一模式的衍生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等模式是从办学层面来实施工学结合的,是工学结合模式的外延和机制保障;“2+1”模式、“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 ”等模式,是从管理层面描述工学结合模式的时空差异和学制调整;“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和“双证融通”等模式,是从操作层面来阐释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教学安排。《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称“16号文”)都正式明确提出了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也进一步强调了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在国际上解释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 o rk inte-grated Learning)。黄尧主编的《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把工学结合定义为: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订单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1模式”这几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结为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形式。这是对工学结合模式内涵和适应范围的权威阐释。
“135”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三个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五段循环的流程再造,都打上了“工学结合”烙印。三个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如何使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来设计,分别体现了“工”的客观需要、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在五段循环中,“人才需求剖析”重点就是对社会和企业用工的分析,“岗位能力对接”就是要注重教学与工作相结合,“课程体系优化”是按工作要求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就是培养工作能力,“顶岗实习跟踪”是对学习准工作的评价。因此,五段循环这一教育教学的过程都离不开一个“工”字。
1.遵循现代高职教育规律是实施“135”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遵循现代高职教育规律,弘扬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就是要传承和创新现代高职教育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除了上文所述的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外,重点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落实服务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原则。16号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落实两个导向的原则,我院提出“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服务定位,除做精做强高职教育外,同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技术开发、技能鉴定、继续教育和司法鉴定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彰显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贯彻就业导向的原则。就业工作可以说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我院学生就业率连续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得益于制订和落实了就业导向的“四个三”的措施。即“三化指导”树立“三观”:以就业指导的“个性化”为点,以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为线,以就业指导的 “全员化”为面,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三个市场”实现“三零”:按照 “巩固原有市场、发展新的市场、培养潜在市场”的原则,及时研究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毕业生就业需要与市场需求零间隙,学生就业与上岗零过渡,应届毕业生零库存。
二是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16号文件指出,工学结合模式要本着建设多元主体的原则来实施。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承担的主体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还有不可或缺的另一个主体——企业。如果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则是培养主体的严重缺失,无异于纸上谈兵。我院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服务的同时,在技术、设备、资金、师资、科研以及专业设置和岗位需求等方面,争取行业和企业的支持。以有价值的服务换得行业和企业广泛的支持,校企交融,如鱼得水,走上了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
2.明确并坚持人才培养目标,是实施“135”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描述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定位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提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并且呈现出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总之,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的统领下,高职教育定位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我院把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高素质”、“技能型”“面向一线”的特点。
明确了培养目标就确定了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的方向和原则,也树立教育教学行为的核心,因此,只有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正确设计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做到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3.改革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是实施“135”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个问题是明确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如果说培养目标是质的规定,那么培养规格就是量的尺度。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人才培养规格 (即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演化,才能实现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三位一体,就是使学生认知,会事,做人,全面反映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本质与特征。与此对应,“135”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育体系。
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就是设计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之所以提出“优化”二字,就是指高职教育要按照“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实践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弄清需要引用结论的知识,去掉在实践中缺乏使用价值的理论。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突出实践能力在培养高职学生中的关键地位。仍然,能力是全方位的,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还可以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但对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技能型”“面向一线”的特点,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要注重和强调实验课程建设、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使之与理论教学大致相当,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这是高职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根本所在。
内化素质教育体系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升华和在高层次上的再现,主要是指社会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的提升,从而演化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是相对的,知识不经内化不会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权衡好三者的比重,构建好三个课程体系,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4.狠抓培养过程的闭环管理,是实施“135”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路径。
确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内容,第三个问题就是明确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法。“13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是人才培养目标,“3”是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的原则,“5”是教学实施流程和路径。
这是在教学流程中提取的最重要的五个环节,同时也构成了不断改进、提高和完善的一个闭环管理。其中,“人才需求剖析”是办学的前提,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都依赖于深入的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对接”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岗位 (岗位群)基础上的能力培养,才不会“闭门造车”,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生命力;“课程体系优化”是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这是实施教学的关键;“职业能力培养”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顶岗实习跟踪”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也是落实就业导向的重点。这五个环节做好了,整体教学过程及其实施细则便如纲举目张,水到渠成。
“135”模式提出一个闭环管理的概念,强调的是高职教育不是三年一个简单的循环,而是一个不断改进、持续提升循环。强调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特别是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要坚持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职教育又何尝不如此呢。
D iscuss of“135”Personnel Tra in ing Pa ttrn
L IU Hui HUANG Jun-peng
(Changsha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410131 Hunan)
The“135”trainingmode reflects the basic idea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t solves two fundam entalp rob lem s——“what kind of personwe shou ld train?”“how to train peop le?”It is based on foundation of com biningworking and learning.It also embodies the discip line,target,key and route of trainingmode.
higher rocationaleducation thought;trainingmode;training route;training specification
G710
A
1671-5004(2010)06-0105-03
2010-11-11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 “十一五”资助课题 “基于校企合作的 ‘135’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批准号:XJK08BZC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刘 辉 (1969-),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技术;
黄俊鹏 (1965-),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文化、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