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灯
(天津舞台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193)
大型剧场在演出音乐会时,往往因其巨大的舞台空间,扩散和吸收了大部分音乐能量,尤其是无扩声的原声演奏、演唱时,观众席所接收到的音乐功率微乎其微,音乐效果大打折扣。为使观众席达到理想的音效及声压,就需要在舞台上搭建反声罩,增加混响时间、美化音色、强化演奏效果,并增加早期反射声,使声音向前反射到观众席,而不是消失到舞台内部的上方、后方和两侧,使听众能够在大剧场中欣赏到如在音乐厅中、演奏者近在咫尺的美妙音色。
反声罩主要分为两大类:地面行走式和空中悬挂式。本文仅涉及后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反声罩悬挂在舞台上方。在只有音乐演出节目的剧场中,反声罩多固定悬挂于舞台上方,有的只安装顶部反射板,也有的同时安装顶部和后部反射板。多功能的大型剧场中,则采用多片活动反射板组成反声罩,由上反射板、后反射板、左反射板、右反射板四大部分组成;不使用时分别悬挂在舞台上方各自的收藏位,为舞台上方的灯光、布景等吊杆腾出空间;演出需要时,使之降下,并经过一定的运行轨迹到达使用位,搭建成喇叭口形状的反声罩,开口朝向观众,使得反射声音指向观众席。图1为上、后、左、右反射板均在演出位时搭建成的反声罩。
悬挂式反声罩为了减少反射板在收藏时所占用的空间和降低对其他演出布景的影响,在搭建和收藏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反射板要经过一系列的水平和垂直翻转、移位等等复杂的运行轨迹才能完成。一般后反射板比较简单,只需垂直升降即可形成反声罩的后反射壁。上反射板使用时为水平倾斜状态,悬挂于顶部形成反声罩的天花板,收藏时旋转其为垂直状态,再上升至收藏位。
悬挂式反声罩中较复杂的是左、右两侧反射板的组成及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反声罩的侧板由左、右两张组成,收藏时与景杆垂直,悬挂于舞台两侧上方的空间;演出时经过垂直下降、向舞台台口牵引移位并水平旋转一定角度,形成八字开口形状,最后与顶板和后板共同搭建成反声罩。第二种是左右侧板分别由数块纵型小板组成,收藏时与景杆平行悬挂于舞台中间的上方;演出使用时,下降并释放使各侧板偏向舞台中间上方的牵引,使之下降的同时,向两侧移动,当到达使用位置时,再由操作人员将各个小侧板旋转将近90°,再将两侧的各小板组装链接成为两个大的侧板,与顶板和后板共同搭建成反声罩。
以上两种方式较好地解决反声罩的搭建和收藏,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第二种方式,侧板需占用多道吊杆位置,多占用了舞台中间上方的紧张空间,会使得该舞台在今后的演出中布景量和灯光的运用受到限制,长期影响剧场的演出效果;而且在安装和收藏过程中需要多个分板拼接,运行轨迹复杂、操作繁琐,必须多人配合安装装配,耗时费工;安装过程中易于与其他设施和布景相撞,存在一定的危险,安全性较差。第一种方式虽然安装和收藏相对较简单,不占用紧张的舞台上方空间,但却阻挡2层桥上操作者的视线,且与第二种方式同样有着运行轨迹复杂、安装和收藏存在安全隐患等共同问题。
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反声罩,克服以上两种悬挂式反声罩中侧板运行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射板侧板结构,节省收藏空间,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安全,不存在与其他灯杆、吊景、幕布相刮蹭的危险,只需一人操控,几分钟便可轻松完成反声罩的搭建和收藏。
该反声罩的左、右两侧反射板各通过行走小车悬挂于同一可升降桁架之下,该桁架与舞台上方的景杆、灯杆机及反声罩的后反射板和上反射板平行。两个侧板在接近舞台台面时,可沿桁架向中间和两侧移动、可垂直旋转。进行收藏时,就是将已搭建在舞台上的反声罩分解拆除的过程。首先,将上反射板和后反射板上升脱离舞台台面,然后,悬挂于桁架之下的左、右两侧反射板垂直旋转至与桁架平行,并向中间平移靠拢;最后,升起至收藏位。使用时,反向上述过程:首先,将桁架降至使用高度,侧板底部接近舞台台面,左、右反射板沿桁架向两侧平移至规定位置,并沿中心垂直轴转动至演出所需角度,形成反声罩的两个侧面;再将后反射板降至使用高度,上反射板降至规定高度,翻转上反射板至使用角度,形成反声罩的天花板;至此,反声罩搭建完毕。侧板的所有升降、平移和旋转均由吊挂桁架的钢丝绳通过巧妙的机械执行结构来完成(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驱动方式完成平移和旋转运动)。而且,在舞台上方各种吊杆密布的区域内,侧板在上升至舞台上方的各个灯杆、景杆的收藏位置时,只进行与吊杆平行的垂直升降运动,不存在斜拉横拽的牵引结构,节省空间,运动轨迹惟一,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图2为反声罩侧板在使用位时的状态,图3为反声罩侧板在收藏位的状态。
本反声罩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结构简单,由4个音乐反射板构成。
(2)将两个侧板统一安装于一个桁架之下,大大地简化了两个侧板运动轨迹和控制方式。
(3)占用空间少,4个反射板与舞台上方的灯杆、景杆等设备的安装方向平行一致,除去顶板和后板所必须占用的空间外,侧板只占用1道吊杆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空间。
(4)实现简单,机械结构易于实现。
(5)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不会与舞台其他景杆、设备发生碰撞。
(6)无需第二人的防护、ā望、指挥,单人即可完成反声罩的全部搭建和收藏工作。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舞台上方空间高度足够,吊杆、灯杆能够升至较高位置、或舞台上方不存在其他妨碍反声罩顶板翻转的障碍物,此时侧板和顶板可共用一个桁架,这样可以使得整体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少。
图4为反声罩的各种状态图。图4a、图4d为反声罩的A-A方向剖面图,其中,图4a结构为上反射板与左、右反射板各自独立的升降方式,图4d的结构则为上反射板与左、右反射板共用桁架升降方式。图4b为独立升降方式中的上反射板翻转至收藏位。图4c为独立升降方式中的左、右反射板旋转、并拢至收藏位。图4e为共用桁架升降方式中的上反射板翻转至收藏位。图4f为共用桁架方式左、右反射板旋转、并拢至收藏位。
本文提及的反声罩主要是在侧板的结构上作了改动,使侧板的运行轨迹更为科学合理,轨迹惟一。在舞台的上方空间,没有了任何斜向、横向的运动及牵引,避免了与吊杆和任何灯、景、幕布等物品相蹭、刮的可能,也不需要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机械连接和安全ā望,安全性高,操作便捷、迅速。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本方式也不例外,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其缺点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1.增加了悬挂侧板的桁架,悬挂的整体重量有轻微增加;2.整个反声罩的挂点都集中在舞台上方的中前部,对建筑顶部的承重能力要做计算;3.增加驱动侧板旋转的机械结构;4.成本有所上升。以上几点在设计时需要考虑。
本文所介绍的反声罩,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音乐反射室》,专利申请号:200810152311.4,已通过初审,现已公开。本文是对该发明专利做一介绍,实为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