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杰』郭凤莲

2010-09-20 09:35黄友义
决策与信息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寨

文/黄友义

郭凤莲的名字对于40岁以上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因为她永远与“铁姑娘”这个名字连在一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郭凤莲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提起她,人们便会想到大寨,想到那个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的年代。2009年1月,在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评选活动中,郭凤莲光荣当选中国女杰。如今,当年的“铁姑娘”掌管着大寨十余家企业、亿元资产。尽管年过六旬,但她微烫发、化淡妆、戴项链,一副时尚女强人的模样。

纯真年代

1946年郭凤莲生于山西省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3岁时失去了母亲,此后在大寨村的姥姥家长大。小学毕业后,她就在大寨下地务农。1963年参加了大寨的抗灾自救,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中。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战天斗地、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也因此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郭凤莲回忆说:“参加了第一线的劳动,那就是奋不顾身地要干,就是一个字——干……而且当时想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

那是一个充满了单纯的激情与快乐的年代。繁忙的劳动、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泯灭少女们的爱美之心。当时提倡“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革命化,要求女孩子们穿军装、理短到耳根的解放头。对此,郭凤莲悄悄保留了自己对美的理解。白天,她穿着军装去劳动,晚上就悄悄地在家里穿上红衣服照镜子。甚至她的长辫子也不是自愿剪的,而是被同伴剪掉的。为此郭凤莲还大哭了一场。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之中。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事迹。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1964年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8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一切,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农业学大寨期间,周恩来曾经3次陪同外宾前往大寨,多次接见过郭凤莲,这成为了郭凤莲永远难忘的记忆。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郭凤莲在媒体上的曝光频率迅速飙升,也日益为人们所熟知。

艰难的转身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上,在169位中央委员和112位中央候补委员中间,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她默默地坐着,茫然地感受着眼前热烈的气氛和一项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她就是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中央候补委员郭凤莲。

此时她并不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已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开始,中国农民选择了与大寨全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大寨的道路成了过去时。

然而,郭凤莲和大寨的转身却显得格外艰难,历史惯性的旋律还在她们的脑海中盘旋。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1980年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文件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郭风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但是由于一部分党员群众的反对,1982年又走了回头路。直到1983年大寨村才下放了自留地,比起其他地方整整晚了两年的时间。

此时,大寨村没有了排成长队来参观学习的人群,只有寂寞的风吹过曾经火热的虎头山和梯田。郭凤莲这个名字,也从人们的视野中长久地消失了。

剪报是郭凤莲在那段沉寂的岁月里养成的习惯,她将与大寨有关的报道都剪贴了起来,细细地思量着、揣摩着。当时的郭凤莲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幸福是因为她收获了家庭的温暖。以往聚少离多的丈夫和孩子们给了她最大的精神安慰。

郭凤莲享受着以前没时间享受的天伦之乐,但这并不能抵消思想上百思不得其解的痛苦,她不明白大寨的问题出在哪里。

那个时候,她特别喜欢一本小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这本小说伴随着郭凤莲度过了将近两年等待分配的时光,也是两年思考的时光。我们很难猜测这部著作给了郭凤莲怎样的影响,也许,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目光和逻辑去审视过去的郭凤莲已经意识到:无论是自己,还是大寨,都需要复活,需要重生。

此后10年里,郭凤莲调动了两次工作,却一直无法排遣心中的沉重和孤独。她的心始终遥望着大寨,因为那里有她的青春和梦想,有她创业时的光荣和离去时的不甘。

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要比六七十年代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出新的精彩。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

郭凤莲多年后回忆道:“我是给大寨人拉马车的。说实在话,这个车上就座的是大寨人,那么我这个车,究竟要把他们拉到哪里去?究竟他们应该怎么活?让大寨人思想怎么转换过来?一大堆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当时对于我来说,就是又苦又辣。”

在三十多年前,人们不会想到,这个“大批资本主义”的典型,这个最“一大二公”的地方,有一天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并将自己的历史作为商品向游人出售。

了解大寨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寨村当年的妇联主任宋立英,如今她是一个销售旅游纪念品的个体老板。2000年宋立英开了这个小店,也许她是最后一批放下历史包袱的大寨人。这位原本不会写字的老人,在70岁的时候居然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她需要签名售书,以提高销售量。当时的她一定没有想到,今天光签名售书这一项一年就能为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如今,在大寨这片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居民像宋立英一样为每年来此的二三十万旅游者提供服务,每年的旅游收益高达1000多万元。市场经济的意识已经深入到大寨人的骨髓。

对于大多数村里的人来说,这个转变起自1992年,郭凤莲回到大寨的第二年。

那时,刚回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不过,她心里还多少有些矛盾和难堪。

郭凤莲既害怕别人认识自己,又害怕别人不认识自己,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透着几许苍凉。外出开会,她进了房间就不愿意再出来了,甚至不愿意出来吃饭,买包方便面泡泡,办完事马上离开。生怕人家说:“改革开放多少年了,农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郭凤莲还像个要饭的一样。”她更怕让人笑话大寨,使整体形象受损。

▲当年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时代在不停地敲着大寨的大门,催促它赶紧踏上新的征程。

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坐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她对着麦克风唱起了曾经在虎头山上唱过无数次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那一夜,郭凤莲无法入睡,不仅是因为咖啡,更是因为憧憬大寨新的风光。

郭凤莲对宋立英喃喃不休地说着自己的梦想——让大寨尽快实现年收益百万元。郭凤莲仿佛被肩上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她要尽快让大寨发展起来。

此时,人们已经将“天下第一村”的名号赠给了华西村,因为它的工农业产值早在4年前就已过亿了。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形成了棉纺、发电、锻造、化工等六大生产系列,工业化在这个村庄里已初步完成。

当邓小平南方讲话在报纸和电视上发表时,吴仁宝当天晚上召集村里的干部开会到凌晨两点,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并且破天荒地向外借款1000万元用于周转,囤积3个月的原材料。吴协东,吴仁宝的四儿子,华西村现在的当家人后来透露说:“村里当时购进的铝锭每吨6000多元,3个月后就涨到了每吨18万元。”

华西村已经彻底完成了市场经济意识的转变。

这一切让郭凤莲全心向往,她去过华西,也去过大邱庄,感到变化真大,她从这些村庄里学到了改革开放的经验。

郭凤莲后来说:“原来我不会搞经济,就是种田的农民,或者是修路的工人。那么现在,偏要我变我就得变,如果我不变会带来大寨不变。你一个郭凤莲变了,你是带动了大寨村都变,所以我不变不行。所以我变了,我的脑子变了,变成了市场观念,原来是计划经济,现在变成了市场经济。”

重塑辉煌

1992年11月28日,北京首都宾馆迎来了一位熟人——郭凤莲。她对众多的领导和记者说:在过去的年代里,大寨曾经是举世瞩目的地方。经受过时代浪潮的冲击和时代风雨洗礼后的大寨人,不会忘记大寨的昨天,也不会看不到大寨的今天和明天。

那天的主题是为刚成立的大寨羊毛衫厂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郭凤莲和大寨从公众视线中消失12年后的第一次亮相。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和纺织部部长吴文英出席了这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对于大寨,人们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人们不希望看到这个曾经的中国农村典范一直沉沦下去。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

也许是因为她的真诚和诚信,大寨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市场和人脉。她广交朋友,广抓机遇,只为一个目的:大寨人的富。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之后,郭凤莲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又先后兴办了服装、水泥、运输、饮品、旅游等十几家企业。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3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的股份。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已经超过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

“大寨”就是品牌,品牌就会产生效益。于是,“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应运而生,郭凤莲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她的精心运作下,煤炭业、旅游业成了大寨的支柱产业,大寨水泥、大寨核桃露、大寨酒、大寨醋、大寨面粉、大寨衬衣、大寨铝塑管、大寨杂粮……仅“大寨核桃露”一个品牌,每年就会让大寨坐收60万元红利;大寨核桃露公司开发的万亩核挑基地,可让当地种植农户每户年均收入净增5000元。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这两个角色在市场条件下极其融洽地聚集在郭凤莲的身上。如今的大寨,将所有的产业分为农工贸和旅游四大板块,农业生产主要由大寨农业组承担,从乡镇企业中产生的利润,反哺给了大寨的公共建设。

郭凤莲制定了一系列的养老政策,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金额从1992年的每月40元调整到了现在的200元。

郭凤莲也没有忘记村里的下一代,她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最漂亮、最气派、已成为县重点学校的“大寨小学”。2006年全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而大寨从1994年开始,从幼儿园到小学已经免除了一切学杂费;考入大学的,村里每年发放800元到1000元的奖学金;村民全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她投资100万元打了一口600多米的深水井,让自来水流进了每家每户。如今大寨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已住进至少165平方米的别墅式楼房中,到2009年,有40户农民搬入新居。

在六十余年的岁月里,郭凤莲几番逐浪沉浮,几度随花开谢。她曾经荣耀地站在虎头山上放声高歌,也曾经失意地待在家中闭门苦思。如今她正沉着练达地带领大寨人民驰骋于全面小康的金光大道上。郭凤莲希望:让岁月带走那些该带走的,留下那些该留下的。

猜你喜欢
大寨
大寨:70年的“变”与“不变”
过去的苹果
与时俱进的大寨精神
郭凤莲:昔日“铁姑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让幸福梦想都开花
大寨精神新启示
“铁姑娘”再立潮头
新时期大寨精神解读
1978年:陈永贵面对大寨黯然失色
赤橙黄绿新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