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刚 江大红 陆乐
“鱼油故乡”难觅鱼油
文/丁刚 江大红 陆乐
当你遵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每天饭后服用来自大洋彼岸的深海鱼油时,或许并不知道手上黄色透亮的颗粒,可能就来自河南开封。
深海鱼油,因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而被认为有调节血脂、健脑的作用,算是中国百姓心目中的“王牌”保健品了。7月中旬,我走进北京的十里河保健品批发市场,发现这里卖的深海鱼油、卵磷脂和钙片,的确是批发商眼中的“大路货”,他们都说,此类产品一直非常畅销,是卖得最好的。
在我走访的7家批发商铺中,有6家称自家鱼肝油是进口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包装上的生产地写的却是河南开封等地。这些身份“高贵”的深海鱼油,价格却便宜得惊人!一瓶被标上美国“奥其康”的深海鱼油,100粒装批发价仅8元。其他品牌的批发价也集中在十几二十元左右,而零售价却贵得吓人,高出批发价3倍甚至10倍不等。
据了解,我国鱼油的年销量在1亿瓶左右(1 0 0粒/瓶),年增长率为30%。前不久公布的《2009年膳食营养补充剂热门品类调查》显示,在所有保健品中,鱼油类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维生素C。然而,业内资深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会长王大宏却披露说:“每当我看到有人花几百元购买所谓的进口高档货时,都觉得消费者太无辜了。国内的深海鱼油大多数都有问题:质量不合格、产品不规范,甚至造假都普遍存在!”
“要想知道它的问题有多严重,不妨先了解一下其两大原料来源。”王大宏说,在国外,一种是从定向捕捞的深海鱼,如鳕鱼、三文鱼等油脂中提取而来,其DHA加EPA含量一般为30%,称为天然鱼油。另一种则是不分种类的杂鱼,体形大的被分拣出来送到市场销售,而剩下的则被送到饲料厂加工成鱼粉,再将附产的杂油做成工业鱼油。一般来讲,天然鱼油安全可靠,但价格更贵;工业鱼油价格较便宜,生产过程中却可能引入甲醛、重金属等污染物,安全性较差。
王大宏说,国内深海鱼油的造假问题十分严重,明明是化工生产的却说成是天然的,明明是杂鱼却说成是鳕鱼。市场上很多自称深海鱼油的原料有可能连鱼都不是。在国内,鱼油的原料分为食用级、饲料级、工业级三个级别,有些没有道德底线的生产商为了获取暴利,用饲料级、工业级原料代替,加工成软胶囊当成食品出售。
鱼油颗粒外面的软胶囊质量也是千差万别,最好的是从牛骨、牛皮中提取的,稍差的是从猪皮、鸡皮中提取,最差的就是一些制作皮夹克时剩下的边角料。“像8元100粒的鱼油,就肯定是假的,原料很可能是加腥味的劣质色拉油,胶囊则很可能是废皮胶或回收胶。”王大宏说。
“很多号称国外进口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国内生产的,打上个标签摇身一变就成了外来货。”号称产品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健康集团”的某保健品批发商称,100粒装批发价22元,产品是美国原装进口的,且有国家相关批文。而在国家药监局的保健食品查询系统中,却没有查到相关信息。
那么正宗的深海鱼油到底出自哪里?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会想到阿拉斯加。那里临近北冰洋,比较寒冷,产自那里的深海鱼DHA和EPA含量较高。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国人眼中的鱼油故乡—阿拉斯加,却难觅鱼油踪影。该地的鱼油产量还不到全球的1%。王大宏一语道破天机:这其实是从1998年开始,商家打出的营销概念。
在阿拉斯加渔业发展办公室官方网站上,深海鱼及其他海产的出口是其经济主力,鱼油只属于副产品。在1999年前,所产的鱼油主要用于人类消费。到2000年后,鱼油更多地用于渔业养殖—添加到三文鱼的饲料中。
几年前,我就曾远赴阿拉斯加采访。在偌大一个安克雷奇市,居然找不到鱼油,而且当地人几乎都没听说过深海鱼油。我在政府国际贸易市场开发局看到,门厅里的货架上排满了各种出口产品的样品,其中不少是鱼制品,熏马哈鱼干、鱼松、鱼子酱……仔细看了几遍,仍然没有“阿拉斯加深海鱼油”。
当被问到鱼油时,该局负责研究的日裔专家塚田隆一立即说:“我们从未查证过中国市场上的那些‘阿拉斯加深海鱼油’,是否全是由从阿拉斯加捕捉的鱼提炼而出的。”据塚田讲,阿拉斯加出口的鱼油大多是散装的,并标明未经任何加工。这种鱼油可以制作饲料的添加剂或做其他工业用途,并不是制作胶囊的主要原料。在阿拉斯加海鲜市场协会的企业名录上,列有9家公司生产鱼油。但这些公司大多不是阿拉斯加本地的公司,有的在西雅图,有的在加州。几位主管出口的官员也猜测,中国市场上的保健鱼油有一部分可能是在美国其他州,或是在中国国内加工的。
不仅鱼油难觅踪影,“深海鱼油”的概念也不被美国人承认。鱼油在美国属于很大众化的保健品。在全国连锁店健安喜(GNC)的网站上,一瓶180粒胶囊的三文鱼鱼油,售价14美元,还常常有买一赠一的促销。在美国的沃尔玛、好事多等大超市也可以看到,鱼油根据来源有不少细分产品,比如取自鱼体的鱼油、三文鱼油、鳕鱼肝油等,从来不统称为“深海鱼油”。在健安喜等几个鱼油大品牌里,也没有一款自称“深海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