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敏
今年年初,在中央党校,偶然认识该校青年教师齐惠,有幸得其赠书——《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春节前后,抽空月余,将其览毕,感想颇多。首先,文如其人。通过读书,我进一步认识了作者。她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且精益求精,从而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她作文立意,不落俗套,该书共有六章,在每一章的前面,均有明朝名人的诗词作为前导,画龙点睛,极富文采;她思想纯洁,品德高尚,在南开毕业三年之后将博士论文修改出版,仍对其导师与师母的恩情念念不忘,必有一报之,知恩而感者高贵,不禁令人对其肃然起敬!其次,展卷有益。通过读书,我获得了不少历史知识。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为今用,必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何谓致仕?致仕在职官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在没读《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以前心中茫然,一概不知。现在,我明白了。所谓致仕,即“致其事于君而告老”,交还官职,退休养老。致仕,在职官制度进、管、出三个环节中位居最后一个环节,并对前面两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条江河而言,出口不畅,势必引发中下游江河泛滥,即使修建分洪工程也还是要有一定的损失;对一个人而言,消化不良、肛肠有病、出口不畅,势必影响新陈代谢,而新陳代谢一旦停止,死亡就要来临;对一部国家机器而言,出口不畅,势必影响流速,“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不流、流得慢、该退不退,就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最终导致国将不国的悲剧!看起来,官员致仕,出口畅开,其意义是何等的重大啊!
致仕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如何?考核制度,在职官得失、荣辱与进退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读了《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我明白了明朝的致仕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性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因其有破有立,破的是世袭制与终身制,立的是任期制与退休制。这种在职官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使贵族特权、等级封闭在社会各群体交流互动中的障碍得以克服,从而给人们追求等级变换带来希望,同时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动力。这是君主在皇权至上的前提之下,统驭群臣的明智之举!明朝对职官的考核制度比较完善也比较复杂,如果将其化为简约,则有所谓的“三等八法”:考核的三个等级——称职、平常、不称。在九年考满之后,称职者升迁、平常者平调、不称者黜免或令致仕。考核的八项内容——贪(即赃私显著,罪迹昭彰)、酷(即为政严酷,所用非刑)、浮躁(即举止轻浮,躁进妄动)、不及(即才力有限,难以胜任)、老(即年过七十,体容衰老)、病(即体弱多病,难理政事)、罢(即疲软无力,优柔寡断)、不谨(即行为不端,言语张狂)。针对不同的情形,处理办法也有不同:贪者为民;酷者为民;浮躁者降一级酌调;不及者降一级酌调;年老者致仕;有病者致仕;罢者冠带闲住;不谨者冠带闲住。根据“三等八法”的考核,来决定职官的得失、荣辱与进退是比较公平的,同时对好官是一种激励,对坏官是一种制约,对不好不坏的庸官则是一种鞭策。因此,明朝这个考核制,在监督职官、防止吏治腐败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致仕制度的内容如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本身比较复杂也比较完善。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人之所需心理学理论,在明朝官场的致仕中,或明或暗,或直或迂,或长或短,或大或小,都有程度不同、效果各异的反映!尽管明朝之致仕制度比较复杂,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致仕条件。在年龄上,文官(京官70、外官65)、武官60致仕,特旨不限;身体患病,久治不愈,难以工作者,也可提前致仕。第二,致仕待遇。由常制与特恩两部分组成:常制待遇有十二项——①半俸;②岁米;③免徭役;④升等;⑤冠带;⑥给诰敕;⑦年节存问;⑧驰驿还乡;⑨遣使存问;⑩岁拨月廪人夫;?輥?輯?訛赐物;?輥?輰?訛官其子孙。特恩待遇有五项——①驰驿还乡;②遣使存问;③岁拨月廪人夫;④赐物;⑤官其子孙。常制不常,君主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和经济财政的状况,时有修订;特恩奇特,君权至上,不受限制。第三,致仕后的管理。明朝对致仕官员的管理比较严格,具体规定有十项:①致仕官员,一般都必须回其原籍,否则必须得到特准;②回到原籍之后,要将朝廷所发致仕诰敕向本地州县官出示,并登录在案;③所居住所及年龄,由礼房注册,在朝廷慰问高年,或州县官年节存问致仕官时,提供名单;④致仕官在家乡的表现,州县官在每季报府的循环簿上要填注;⑤慰问致仕官的礼品和其回赠礼品,要登记在簿书上;⑥致仕官与州县官平时交往和书信,也要登在薄;⑦致仕官可以参加地方的各种礼仪、祭祀、宣讲活动,也可以向地方官提供个人意见;⑧州县官对致仕官有监督之责;⑨巡抚、巡按对志行优良和恶迹昭著的致仕官,有举荐弹劾的责任;⑩对地位特殊情况特殊的大官,即使在致仕之后也要受到朝廷的严密监控。
齐惠在《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第六章小结中说:“虽然数易其稿,总不能令自己满意。不能令自己满意,就更不能令读者满意,这正是本书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改进之处。”数易其稿,还不能使自己满意,这说明作者的标准很高。其实,我认为,读者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中国古人有言:“满招损,谦受益。”齐惠深明此理,她是何等谦虚、何等聪明啊!在此,我想向其提出一个建议,能否将《借鉴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退休制度》作为今后她研究的课题。毛主席曾经说过:事情总是由“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则往往不注意。齐惠之齐,乃“见贤思齐”之齐,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当下她人微言轻,但其现处风华正茂之时,如能见机而作,抓住一个真理,所向披靡,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则又有何难?!
(作者单位:汝州市委宣传部)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