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华,侯宜军,赵华溱,翁文俊,巢轶丽,吴 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仪征,211900)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中鳞癌占90%以上,手术是食管癌重要治疗方法之一,5年生存率15%~24%[1],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复发、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数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术后放疗能降低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2-3]。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靶区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作者分析16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临床病理改变,为术后放疗照射范围提供参考。
选择2006年3月~201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首程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160例入组。其中男性113例,女性47例,年龄38~80岁,病变位于胸上、中、下段分别为30例、88例、42例,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癌,肿瘤浸润深度 :T115例、T236例、T364例、T445例。
均采取左胸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或弓下吻合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学诊断。
胸部淋巴结包括:气管旁、肺门、隆突下、食管旁、下肺静脉旁,腹部淋巴结包括:贲门周围、胃大小弯、胃左动脉旁。
胸上段癌上行转移多见,胸中段除局部转移外,可上行转移、下行转移,亦可双向转移,而胸下段癌主要以食管旁、贲门旁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为主。各段食管癌转移的方向不同(P<0.05),见表1。
表1 160例胸段食管鳞癌部位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1.3%,T1期淋巴结转移阳性3例、T2期17例,T1、T2期淋巴结转移率39.2%;T3期阳性43例 、T4期35例 ,T3、T4期淋巴结转移率71.6%,明显高于T1、T2期(P<0.01),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手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单纯手术效果较差,术后失败主要原因是复发和转移,黄国俊等[4]报道术后2年内死于复发和转移者占77.4%,5、10年生存者仍有40%、24.2%的患者死于复发和转移。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理论依据:能杀灭残留肿瘤细胞,根除微转移灶,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存在问题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极为复杂,播散广泛,了解其转移规律和转移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和适应证选择有一定帮助。肖泽芬等[5]认为应根据不同病变段淋巴结转移规律、手术淋巴结清扫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制定合理的术后放疗范围。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有局部、跳跃、上行、下行和双向等多种方式,胸上段食管癌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膈淋巴结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以腹部、中下纵膈淋巴结转移多见。术后放疗是降低食管癌局部和(或)区域转移复发的重要方法,但照射范围目前争议仍较大,部分学者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术后放疗采用较大范围照射。乔学英等[6]认为术后预防照射适当缩小照射野未降低生存率。由于胸上、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播散范围广泛,笔者建议胸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采用全纵膈、食管瘤床、及贲门、胃左区大野照射,且上纵膈为重点照射区域;而胸下段食管癌除大野照射外,可考虑适当缩小照射范围,似乎可不预防双锁骨上。本组资料显示食管鳞癌浸润的不同深度其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期越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就越多,建议食管鳞癌浸润至深肌层应考虑术后预防性放疗。
[1]Enzinger PC,MayerRJ.Esophageal cancer[J].N Engl J M ed,2003,349:2241.
[2]肖泽芬,杨宗贻,梁军,等.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临床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08.
[3]梅泽如,项其昌,吴维继,等.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前瞻性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6:188.
[4]黄国俊,汪良骏,张大为,等.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结果[J].中华外科杂志,1987,25:449.
[5]肖泽芬,周宗枚,吕纪马,等.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术后放疗范围的探讨[J].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08,17:427.
[6]乔学英,周道安,蔺强,等.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范围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