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红,张艳荣,王大为*,刘婷婷,张 波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工艺的优化研究
陈 红,张艳荣,王大为*,刘婷婷,张 波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采用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mL/g)、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pH5.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12%。
玉米须;多糖;提取;微波;纤维素酶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developing an optimal procedure for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n silk hydrolyzed with a commercial cellulase preparation under microwave assistance. The optimal values of crucial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for improved polysaccharides yield were determined by one-factor-at-a-time and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methods as follows: microwave powder 500 W for 2 min treatment, water/material ratio 30:1 (mL/g), enzyme dosage 1.5%, pH 5.0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50 ℃ for a hydrolysis duration of 40 min. Under such conditions, a maximum polysaccharides yield of up to 8.12% was obtained.
Key words:corn silk;polysaccharides;extraction;microwave;cellulase
玉米须是禾本科作物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其味甘,性微温,有利尿、平肝、利胆、抗肿瘤等功效[1-2],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黄疸、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3-4],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玉米须有显著的利尿效果和降血糖作用[5-7]。玉米须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获得,是有待全面开发利用的药用资源,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前景[8]。
玉米须多糖是多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和木糖所组成[9],玉米须多糖无毒安全,具有降血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10-11]。传统的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是热水浸提法,该法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成本高、提取率低[10]。微波技术是近几年来用于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快速、高效、安全、有效成分提取率高、节能等特点[12]。目前国内外对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较少,尚未见有关微波协同纤维素酶提取玉米须多糖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利用此方法对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玉米须资源提供参考。
成熟期玉米须,采自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实习基地。
纤维素酶(15000U/g)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东风生化技术公司;浓硫酸、苯酚、无水乙醇、三氯乙酸(TCA)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葡萄糖标准品 Sigma公司。
HH-SIS数显恒温水浴锅 常州市国立试验设备研究所;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GZX-9240MBE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PHS-Ⅲ型精密pH计 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LJX-Ⅱ型离心沉淀机 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
1.3.1 提取工艺
1.3.2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干燥至质量恒定的葡萄糖100mg,定容至100mL,得浓度为1mg/mL的葡萄糖贮备溶液。再准确移取10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0.1mg/mL的葡萄糖使用液。
1.3.3 苯酚溶液的制备
取苯酚100g,加0.1g铝片和0.05g碳酸氢钠蒸馏,收集182℃馏分。称取馏出液15g,加蒸馏水定容至300mL溶解,混匀并转移至棕色瓶中,即得5%苯酚溶液,置4℃冰箱备用。
1.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采用苯酚-硫酸法[13]。取上述0.1mg/mL的葡萄糖使用液0.2、0.4、0.6、0.8、1.0、1.2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水使最终体积为2mL,同时吸取2mL水于25mL比色管中作空白对照,分别加入1mL 5%苯酚溶液,再加入5.0mL浓硫酸,迅速摇匀。室温静置20min,以使其充分显色,然后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X,mg)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009X-0.0063,R2=0.9991。
1.3.5 多糖提取率计算
精确称取20mg自制玉米须粗多糖,用少量50℃水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吸0.5mL多糖液加1.5mL的蒸馏水,再加入5%苯酚溶液1.0mL及浓硫酸5.0mL;室温静置20min后于波长490nm处测吸光度。将所测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得多糖相当于葡萄糖含量C(mg)。
式中:C为多糖液测定A值从回归方程求得的多糖相当于葡萄糖的含量/mg;D为稀释倍数;F为玉米须多糖相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其值为2.365;m0为玉米须干质量/mg。
1.3.6 单因素试验设计
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液料比、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体系pH值7个因素对玉米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选择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2.1.1 微波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mL/g)、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微波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微波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microwave power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1可知,微波功率小于500W时,多糖的提取率随着功率的增大而提高,但功率超过700W提取率显著下降。故微波功率选取500W为宜。原因是功率太小,则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摩擦热使胞内水分汽化而实现微波破壁,故提取率相对较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物系吸收微波能增多,玉米须细胞内部温度上升较快,温度越高,对玉米须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就越大,有利于物料有效成分浸出。但如果功率过高,因瞬间加热作用会使被处理成分发生变性,对提取介质的渗入造成较大的阻碍,导致有效成分提取率下降。
2.1.2 微波处理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液料比30:1、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微波处理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microwave treatment time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2可知,处理时间小于2min时,多糖提取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微波处理时间为2min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而后又有所下降。故微波处理时间以2min为宜。
2.1.3 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water/material ratio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3可知,液料比小于30:1时,多糖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大而增加,当液料比为30:1时,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因为适当的液料比可以提高多糖的溶出率,液料比过小,溶剂量太少,会使物料黏度大,扩散速度慢,阻碍多糖的进一步溶出,难以保证原料中的多糖大量转移到提取液中,提取不完全,故多糖提取率较低;当液料比超过30:1,多糖提取率有下降趋势。故液料比以30:1为宜。
2.1.4 纤维素酶用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纤维素酶用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纤维素酶用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cellulase dosage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4可知,纤维素酶用量在0.5%~1.5%时,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多糖提取率提高显著,故纤维素酶用量以1.5%~2%为宜。
2.1.5 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5可知,酶解温度在30~50℃时,随着温度升高,提取率不断增大,在50℃达到最大值。当酶解温度大于50℃时,提取率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故酶解温度以50℃为宜。
2.1.6 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不同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6。
图6 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6 Effect of hydrolysis time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6可知,酶解时间低于30min时,多糖提取率提高比较显著,30~40min之间提取率的增加不明显,40min之后提取率有略微下降趋势。故酶解时间以30~40min为宜。
2.1.7 酶解体系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条件下,不同酶解体系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7。
图7 酶解体系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Fig.7 Effect of pH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图7可知,当pH值为5.0时,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最大,pH值增大或减小,提取率均开始下降。这可能是因为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提取率降低,pH值为5.0时酶活性达到最大。故酶解体系pH值以5.0为宜。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in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表2 正交试验结果表Table 2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matrix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of polysaccharides yield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确定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酶解体系pH5.0条件下,以玉米须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的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微波功率、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因素及水平设计见表1。结果及分析见表2。
由表2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对玉米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强弱顺序为C>B>A>D,最佳工艺条件为A1B2C2D2,即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用量1.5%、微波功率500W、酶解时间40min。
表3 两种方法比较结果Table 3 Comparisons between hot water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assisted cellulase hydrolysis of corn silk in optimal conditions and polysaccharides yield
由表3可知,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相比,微波协同酶法可显著提高玉米须多糖的提取率。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微波加热将导致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分汽化产生的压力将使细胞膜和细胞壁急剧破裂,形成微小的孔洞,持续的迅速加热,会使细胞急剧收缩,表面出现裂纹。细胞膜和细胞壁上孔洞和裂纹的存在使细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产物;玉米须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所以纤维素可能是制约多糖最大限度溶出的主要物质。纤维素酶能特异性降解纤维素,破坏细胞壁,使细胞内多糖最大限度地溶出[14-17]。
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玉米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min、液料比30:1、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min、酶解体系pH5.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12%。
[1] 刘娟, 张晶. 超声波法提取玉米须多糖的工艺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25(5): 707-709.
[2] 马虹. 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14(1): 28.
[3] 周鸿立, 张艳, 金海甲, 等. 玉米须多糖药理作用及提取纯化研究进展[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9, 26(1): 23-26.
[4] 魏静娜, 林强. 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 2007,30(1): 92-94.
[5] 吴征镒. 新华本草纲要[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525.
[6] 李伟, 陈颖莉, 杨铭, 等. 玉米须降血糖的实验研究[J]. 中草药, 1995,26(6): 305-306.
[7] 汤鲁宏, 丁霄霖, 尤丽芬, 等. 玉米须生物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玉米须多糖及其免疫增强作用[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5(4): 319-324.
[8] 王英平, 李向高. 玉米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2004(2): 42-46.
[9] 李波, 崔震昆, 赵永春. 玉米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化学组成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学刊, 2008(5): 34-36.
[10] 应奇才, 华启洪, 蔡玲斐, 等. 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6, 27(4): 233-234.
[11] 郑鸿雁, 闵伟红, 昌友权, 等. 玉米须多糖调节免疫功能研究[J]. 食品科学, 2004, 25(10): 291-293.
[12] 张艳荣, 单玉玲, 刘婷婷, 等. 微波萃取技术在姬松茸多糖提取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06, 27(12): 267-270.
[13] 董群, 郑丽伊, 方积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6, 31(9): 550-552.
[14] 姜绍通, 邵平, 赵妍嫣. 小麦胚芽VE的微波萃取工艺和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2): 25-28.
[15] 吴春, 张艳. 纤维素酶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27(10): 258-261.
[16] CHOUDHARI S M, ANANTHANARAYAN L. Enzyme aided extraction of lycopene from tomato tissues[J]. Food Chemistry, 2007, 102(1):77-81.
[17] 徐建国, 王向东, 胡青平, 等. 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的新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27(11): 315-318.
Microwave-assisted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orn Silk fo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CHEN Hong,ZHANG Yan-rong,WANG Da-wei*,LIU Ting-ting,ZHANG Bo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TS242.9
A
1002-6630(2010)10-0042-05
2009-08-0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7B07)
陈红(1976—),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E-mail:chenhong216@yahoo.com.cn
*通信作者:王大为(1960—),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E-mail:xcpyf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