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提高综放薄顶煤回采率的技术途径

2010-09-13 08:25冯利宁
山西煤炭 2010年4期
关键词:放顶综放端头

冯利宁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河北 邯郸 056002)

复杂地质条件下提高综放薄顶煤回采率的技术途径

冯利宁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河北 邯郸 056002)

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薄顶煤回采率的影响因素之后,进行了生产工艺研究和技术革新(包括优化初采、放煤、移架工艺和增加机械辅助收煤器等),有效地提高了薄顶煤地回采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薄顶煤回采率;综放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高产、高效、低耗、安全、经济效益好的采煤技术,但是回采率偏低是综放工作面的共性问题,特别在中厚煤层的薄顶煤情况下,问题更显突出。邯郸矿业集团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中厚煤层开采技术,为提高薄顶煤回采率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邯郸矿区主采2号煤层厚度3.0~4.3m,平均3.7m,区内断层构造多,煤层裂隙发育,煤壁易片帮,且顶板破碎,围岩压力大,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难以实现。1997年邯郸矿业集团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研制了ZF2400/16/25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成功实践了4.0m以下中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在十几年的实践中,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不断地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使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由最初的84.65%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

1 邯郸矿区2号煤层赋存情况及回采工艺

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2号煤层厚度3.0~4.3 m,平均3.7 m;局部有厚度为0~1.0 m的伪顶,薄层状,泥质页岩为主;直接顶厚为3~8 m厚的粉砂岩,裂隙发育,易碎;老顶为10~20 m厚的中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中细砂岩。

顶板管理及回采工艺:工作面选用ZF2400/16/25型轻放支架,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回采工艺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机组割底煤2.1m,放顶煤1.6 m,采放比1:0.75,采放平行,一采一放。

2 综放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薄顶煤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有:初采损失、末采损失、端头损失、放煤工艺损失、浮煤损失等。

邯郸矿区2号煤层属中厚煤层,裂隙发育。巷道施工若沿底布置,巷道顶板以上仅有1m多的顶煤难以维护;为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提高掘进速度,两巷和切眼均沿顶板布置,采用锚网支护。引进综放技术的初期,为解决中厚煤层放顶煤的回采率问题,曾在回采工艺采取过一些技术措施:工作面初采期间,先沿顶板推进至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约25m)后,支架开始钻底,待支架(除上下7架)全部摸底后开始放顶煤;当工作面距停采线25 m时,支架开始爬坡摸顶;待支架摸顶后距停采线15 m时开始铺网,为回收支架做准备。在此回采工艺下,初采、末采丢失底煤,浮煤损失、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不尽合理等,使综放回采率达到84%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回采率,对回采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和技术实践。

3 中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提高途径

3.1 工作面初采时,支架自切眼开始直接钻底托顶煤

经对多个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统计,初次来压步距在20~25 m之间,来压强度不明显,结合以往初采经验和2003年在陶二矿12604面进行了支架自切眼开始钻底的试验。工作面初采时,以下俯12°~15°的坡度向下过渡,即每循环要钻底0.15 m左右,直至过渡到煤层底板。由于直接顶易垮落,其垮落膨胀后基本上全部充填了采空区,初次来压强度不明显,对支架钻底影响不大,该项改进大大缩短了支架钻底距离,减少了初采损失。

3.2 工作面沿底回收

考虑到中厚煤层顶煤薄、不利于控制顶板,最初工作面回收时,是采用距停采线25m时开始起坡摸顶,距停采线15m时铺网直至停采线。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进一步优化回收工艺:2002年自云驾岭矿12107工作面开始,工作面采用沿底回收,取消了起坡摸顶过程,并将铺网长度由15 m减少到8 m,在保证支架设备安全搬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末采损失。

3.3 优化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

经对2号煤顶板及煤层的认真分析,本区中厚煤层顶板、顶煤冒放性好,垮落角大于90°,顶煤、直接顶随支架前移按空间关系顺序堆积,但因顶煤较薄不能实现多轮放煤。为此,放煤方式选择了一刀一放,单轮间隔放煤工艺。经过现场实践:采用一刀一放地迈小步,单轮间隔顺序放煤方式的放煤效果好于单轮顺序方式。

3.4 后输送机老塘侧安装收煤器减少浮煤损失

通过研究发现,工作面机组割煤完后移支架时,破碎的顶煤随移架滑落进入后输送机;由于进入后输送机的煤量大,经常溢到后输送机两侧,溢到老塘一侧的浮煤无法回收。于是,移架后在工作面的老塘内形成了宽600mm、高400mm以上的锯齿形丢煤带,随着工作面的循环推进,丢煤带将循环产生,并永久丢弃在老塘。在顶煤仅有1.6m左右的煤层工作面,这部分浮煤占到了工作面煤层总厚度的近10%。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了后输送机收煤器,收煤器与后运输机机槽相配套(收煤器单节长1480mm,宽600mm,高度与后输送槽等高)。移架后,进入老塘的顶煤先滑落到收煤器上然后再滑落到后输送槽内,拉动后输送机后,收煤器也同时前移,后输送机移过的老塘侧空间,由原来的用煤填充变为用收煤器填充,避免了顶煤向老塘丢失。同时,在后输送机煤帮侧安装挡煤板,减少职工清理浮煤工作强度,保证清净浮煤。这样采空区基本不丢浮煤,效果非常好,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 缩短端头过渡支架

由于两巷沿顶掘进,端头支架必须沿顶板布置,而放煤支架沿底布置,工作面自然形成了端头三角形丢煤带。为保证端头支架与底层放顶煤支架形成自然过渡,起初为保证工作面两端头6~8架支架始终符合过渡段山势,避免出现台阶错架,规定工作面端头上下5架禁止放顶煤。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逐渐缩短过渡支架放顶煤距离的实验,通过采取减少上下隅角悬顶面积,加大超前备修和端头支护强度措施,端头不放煤距离缩短到2~3架,其它过渡支架进行适量放煤,降低了端头损失。

邯矿集团技术改进前后,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邯矿集团技术改进前后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统计表

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邯矿集团综放产量每年约450万t,每年可多回收煤炭46.7万t,按平均吨煤成本200元/t,煤售价在450元/t计算,年可创经济效益1166 6万元。

通过优化初采、放煤、支架回收工艺、在后运输机增加机械辅助收煤器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了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增加了职工收入,相对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促进了企业和谐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根据邯郸矿区中厚煤层及复杂地质条件的特性,不宜采用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工作面巷道需沿顶板布置,其初采损失、端头损失、末采损失具有必然相关性。采用初采支架自切眼直接钻底、沿底回收,后输送机安装收煤器及优化放煤工艺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面煤炭损失,使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由最初的84.65%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取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bstract:After the analysis 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in top-coal recovery rate in fully mechanized carving face,we studi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nd proposed a series of reforms,including optimal initial mining,coal caving,advancing support technique and assistant coal-dust collecting equipment.The recovery rate wa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and social-economical benefit was achieved.

Keywords:thin top-coal recovery rate;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

编辑:徐树文

Increasing Thin Top-coal Recovery Rate Technology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FENG Li-ning

(Handan mining group,Jizhong energy group,Handan Hebei 056002,China)

TD823.25+1

A

1672-5050(2010)04-0058-02

2009-11-20

冯利宁(1970—),男,河北宁晋人,本科,工程师,从事采矿工程及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放顶综放端头
高地压、强冲击条件下整体中置式新型端头支架应用
基于PC-Crash的公路护栏端头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煤大屯公司简易端头支架研制与应用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旋转开采理论分析与实践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旋转开采理论分析与实践
综放工作面残余空间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放支架顶梁外载及其合力作用点位置确定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装置设计改进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快速拆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