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通,李玉琴,黄金华,汪冬庚,王新杨
(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 226001)
十滴水为常用中成药,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品种,主要由大黄、樟脑、干姜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胃,祛暑的功效。主要用于由中暑引起的头昏、恶心、腹痛、肠胃不适[1]。方中大黄性苦、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的作用,在方中起主要疗效,蒽醌类衍生物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2-7]。目前,对于十滴水中单体的含量测定有少量的文献报道[7-9],但同时测定多个成分的含量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中5种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1)、大黄酸(2)、大黄素(3)、大黄酚(4)和大黄素甲醚(5)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岛津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0A型紫外检测器(日本Shimadzu公司);KQ-250VDB型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UW120D型电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0795-200605、110757-200206、110756-200110、110796-200615、110758-200610,含量均≥99.8%)。十滴水(无锡华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80302;广西广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502;广西慧宝源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602);乙腈、甲醇和磷酸为色谱纯,水为自制重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1.1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对照品 10.51、10.54、4.19、4.63和4.36 mg,分别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得各对照品贮备液。再分别精密吸取各对照品贮备液1、2、10、5、10 ml置同一蒸发皿中,蒸干后,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5 ml量瓶中,混匀,得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吸取十滴水25 ml,置60℃水浴中蒸干,残渣加10%的盐酸30 ml溶解后,用氯仿60 ml分3次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氯仿,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量瓶中,混匀后即得。
色谱柱 Shimadzu VP-ODS柱 (4.6 mm×250 mm,5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1~10 min 52%乙腈;1~25 min 82%乙腈;25~30 min 90%乙腈;30~35 min 90%乙腈。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对照品、供试品和阴性对照溶液色谱图见图1。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混合溶液 1、4、8、12、20 μl,依次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回归方程及线性范围Tab.1 Linearity range and regression equation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3%、1.06%、0.96%、0.86%和0.89%。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精密吸取十滴水(批号080302)25 ml,共 6份,按上述方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RSD分别为1.03%、1.52%、1.73%、0.97%和1.35%。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取供试品(批号:080302)溶液,分别在配制后 0、2、8、16、20、24 h进样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9%、1.37%、1.84%、1.14%和1.2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十滴水(批号:080302)25 ml,共5份,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计算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Tab.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取3个厂家的十滴水样品,按“2.1”项下方法,每个厂家平行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由外标法计算其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3)Tab.3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mples(n=3)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本品中大黄的鉴别是采用薄层色谱法,利用大黄对照药材、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未规定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含量范围。测定该方中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将更有利于制剂的质量控制,本试验采用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短,5种成分分离完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1.
[2]徐翔,郦柏平,徐慧芬.大黄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4):56-60.
[3]张村,李丽,肖永庆,等.大黄5种饮片中游离蒽醌类成分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14-1916.
[4]王勤,邸多隆,蒋生祥.大黄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概况[J].中成药,2007,29(8):1199-1121.
[5]Kuo Ching-Hua,Sun Shao-Wen.Analysis of nine rhubarb anthraquinones and bianthrones by micellar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using experimental design[J].Anal Chim Acta,2003,482:47-50.
[6]KoyamaJunko,MoritaIzumi,KobayashiNorihiro.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nthraquinones in rhubarb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ndcapillaryelectrophoresis[J].JChromatogrA,2007,1145:183-184.
[7]刘建豪,雷鹏.HPLC法测定十滴水中大黄酚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08,14(2):104-107.
[8]龚旭东,吴陈军,葛建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滴水中大黄酚的含量[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4):268-269.
[9]周国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滴水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医药导报,2005,24(10):94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