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

2010-09-13 07:23汪艳丽刘如秀刘志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复脉窦房结心衰

汪艳丽,刘如秀,刘志明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共纳入病例62例。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本研究中有2例脱落(病人自行退出研究),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实际60例完成临床观察,进入统计分析数据集。病因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均为冠心病23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心力衰竭定性诊断标准 参照1971年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1]。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静脉压增高>1.57 kPa(16 cmH2O);循环时间>25 s;第三心音奔马律。次要标准:踝部水肿;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肝大;胸腔积液;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心动过速;主要或次要标准治疗5 d内体重减轻>4.5 kg。同时存在2个主项或1个主项加2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衰。只有在不能用其他疾病状况解释时,次要标准方可以接受。

1.2.2 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2]。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西医诊断标准,心功能Ⅲ级~Ⅳ级的CHF患者;年龄18岁~75岁;符合心力衰竭中医辨证阳虚血瘀证者;停服影响心功能的中药2周以上;签署进入该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利尿剂:呋塞米20 mg~80 mg,螺内酯20 mg~80 m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钠片10 mg、卡托普利片 12.5 mg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40 mg~120 mg;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25 mg,卡维地洛片5 mg;强心剂:地高辛片0.125 mg;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40 mg,疗程为3周。

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通阳活血方(颗粒剂型,主要成分为炮附子、干姜、黄芪、丹参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制剂室提供,每袋9 g,每次1袋,每日2次,疗程3周,并随访至少3个月。

1.5 观察指标 于试验前后记录患者NYHA分级及Lee心衰积分情况。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心功能分级 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1.6.2 Lee氏心衰积分法 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5%以上者;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在50%~75%者;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不足50%者;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数据正态分布者采用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两组在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2.2 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Lee氏心衰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 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比较

2.3 Lee氏心衰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Lee氏心衰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Lee氏心衰总积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Lee氏心衰总积分比较(±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30 8.67±1.97 0.60±1.001)2) 8.07±1.79对照组 30 8.03±1.60 1.33±1.661) 6.70±2.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明确心衰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多种方法。最常用最基础的仍是NYHA心功能分级[2],虽然此分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观察者间变异的影响,但其实用性和简便性的优点仍使此方法广泛沿用至今。此外,Lee心衰积分法也不失为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指标[3]。心衰的治疗西医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患者住院率上,更加显示了它的优势[4]。所以寻求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制剂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阳活血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刘志明从医数十年总结的经验方,原方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属阳虚血瘀型患者的有效方剂,主要作用为通阳活血、温经复脉,药物组成为炮附子、干姜、黄芪、丹参等。“药有个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方中取附子辛热之性,温补心肾之阳,通行血脉;辅以干姜,以温通全身阳气;益以黄芪、丹参,益气活血通脉,化瘀而不伤正。诸药相伍,通补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通阳活血,温经复脉之效,以达标本同治。

大量前期研究证明了该方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部分实验也证实了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基础研究方面,刘如秀等[5,6]在对强心复脉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该药能显著提高家兔的心率,改善家兔心肌缺血的情况。临床研究方面,刘如秀等[7,8]在多次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该方能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提高心排出量,进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刘金凤等[9]的临床观察发现,该方能明显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率,并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综上所述,通阳活血方虽然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血瘀证患者,但同样可以改善阳虚血瘀证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并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且证明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内涵。

[1]Mckee PA,Castell WP,McNamara PM,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T he Framingham study[J].N Engl J Med,1971,285(26):1441-1446.

[2]The criteria Committee of New Yo rk Heart Association.1994 revisions to classification of fuctional capacity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s of the heart[J].Circulation,1994,90(1):644-645.

[3]Lee DC,Johnson RA,John B,et al.Heart failure in outpatients[J].N Engl J Med,1982,12(306):699-705.

[4]汪艳丽,刘如秀,刘金凤,等.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325-328.

[5]刘如秀,房玉涛,万素君,等.强心复脉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42-43.

[6]刘如秀,万素君,方业明,等.强心复脉颗粒对兔窦房结急性缺血损伤心电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28-29.

[7]刘如秀,刘志明,冯玲.强心复脉合剂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11-12.

[8]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通阳复脉、益气活血中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63-464.

[9]刘金凤,刘如秀,刘志明.中西药对照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4):15-17.

猜你喜欢
复脉窦房结心衰
从“复脉辈”初探中医理论之阴阳观*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电磁效应对心肌细胞搏动行为的影响
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性心律失常:一枚硬币的两面?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