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华,张权芳,何旭华,赵卫国,俞乐青
(1.浙江省富阳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富阳 311400;2.富阳市农技推广中心 土肥站,浙江 富阳 311400;3.富阳市渔山乡农技站,浙江 富阳 311419;4.富阳市万市镇农技站,浙江 富阳 311406)
甬优15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引入富阳市渔山乡作单季晚稻种植,连片机插示范9.3 hm2,获得平均产量 9.315 t·hm-2,攻关田产量10.890 t·hm-2的高产水平。现将甬优15在富阳的试种表现及机插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2007年甬优15参加浙江省杂交中籼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776 t·hm-2,列第1位,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6.9%,同年参加浙江省杂交粳稻联合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9.630 t·hm-2,也列第1位,比对照秀水09增产18.7%。2009年在富阳市渔山乡试种,9.3 hm2机插示范方平均产量为9.315 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18.7%,其中机插攻关田0.088 hm2经实割测产验收,产量达10.890 t·hm-2。
甬优15在富阳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表现株型紧凑,分蘖较强,植株偏高,穗大粒粗。机械化插秧株高133.7 cm,有效穗 204万·hm-2,穗长28.4 cm,每穗总粒284.6粒,每穗实粒213.8粒,结实率75.14%,千粒重 27.1 g。直播株高139.2 cm,有效穗 216.2万·hm-2,每穗总粒280.8粒,每穗实粒200.7粒,结实率71.5%,千粒重27.0 g(表1)。
表1 甬优15机插、直播栽培方式的分蘖动态与穗粒结构比较
甬优15在富阳市5月25日播种,6月13日机插,9月2日始穗,9月8日齐穗,10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52 d,比对照秀水63短3 d。
由表1可知,甬优15机插栽培与直播栽培相比,落田苗减少 0.94万·hm-2,最高苗减少 47万·hm-2,有效穗减少12.247万·hm-2,成穗率高4.28个百分点,每穗总粒数增加3.8粒,每穗实粒数增加13.1粒,结实率提高3.64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1 g,产量增加0.083 t·hm-2。机插栽培的起发较快,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植株高度低于直播,有利于发挥甬优15穗大粒多优势,获得高产。
甬优15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稻曲病轻。生长清秀,成熟期耐寒性较杂交粳稻弱,叶片有轻度早衰现象。甬优15机插栽培,带土移栽,叶龄小,密度低,根系活力强,通风透光性好,抗倒性较强。
甬优15稻米出糙率82%,整精米率69%,垩白粒率20%,透明度1级,米质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
甬优15植株偏高,在肥水足的条件下直播易倒伏,适宜机械化插秧栽培,高产关键是培育好健壮秧苗,秧苗力求达到整齐一致,清秀无病,盘根好,秧龄18~20 d,苗高15~18 cm,叶龄3.0~3.5叶。
秧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作秧田,采用秧田本土作底土的盘式育秧技术,大田用种量15 kg·hm-2,秧本比 1∶100。
确定播期。示范结果表明,甬优15在富阳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秧栽培,播种期以5月20-25日为宜。控制播种量。甬优15在富阳作单季晚稻秧栽培。
机插秧大田要求耕耙精细,田面平整,上糊下实,插秧时不陷机不壅泥。待秧苗3.0~3.5叶时机插,插种密度30 cm×24 cm,落田苗 26.76万·hm-2左右。
甬优15植株较高,施肥采取前重、中稳、后补,稳氮增磷钾方式。全生育期化肥总施用量折N 225 kg·hm-2、 P2O575 kg·hm-2、 k2O 170 kg·hm-2。在化肥种类上增加复合肥用量,减少尿素用量。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为6∶3∶1。钾肥分蘖肥∶穗肥为6∶4。磷肥基肥∶分蘖肥∶穗肥为8∶1∶1。
薄水插秧,浅水促蘖,结合治虫防病及施肥各阶段间歇灌水露田,促进分蘖早发。在全田苗数达到穗数苗80%时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搁田采取多次轻搁。群体进入孕穗期开始复水,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收割前6~7 d断水。
建立村级植保专业队,对全田全生育期实施统防统治。前期防好稻蓟马,中后期重点抓好稻纵卷叶螟、稻虱的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纹枯病、稻曲病。栽前5~6 d用丁草胺封杀杂草,栽后3~5 d再防治杂草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