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花境植物在温州应用的适应性

2010-09-12 01:16张旭乐刘洪见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紫叶鼠尾草花境

张旭乐,林 霞,黄 建,刘洪见,周 庄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的仿自然花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一种方式。花境通常选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景观自然,突出四季变化[1]。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植物应用形式,人们对园林艺术的审美观点也由注重个体美向注重群体美和自然美的方向发展,花境无疑是满足这两方面需求的一种园林应用形式。

花境应用技术源于欧洲,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则是近十来年在大中城市才开始有局部应用。从2004年开始,温州陆续开辟小面积的花境试点,本课题组于2006年开始在温州景山公园、同人花园等处进行大面积的花境应用。温州景山公园有着良好的绿化大环境,园艺基础好,是集浏览、休闲 、科研于一体的环境优美的综合公园。我们因地制宜地在景山公园的入口处与道路大转弯等多处的林缘、树荫下、绿地中央选用花灌木、观赏草、宿根花卉等多年生花卉配置了多个类型的花境 ,使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季相分明,即精细又野而不乱,生态自然,极大的丰富了景山公园的景观面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花境在温州的应用,给原本崇尚大色块、模纹型、平面化布置花坛的传统园艺手法,注入了自然和清新气象[2],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效果。2006年开始对景山公园内引进的国内外新优花境植物品种中的50余种进行重点物候观察。经过3年的观察,这些植物在温州独特的气候环境中的表现如下。

1 生长习性

1.1 终年常绿的品种

终年常绿的品种有黄金菊、梳黄菊、熊掌木、亚菊、银石蚕、金心胡颓子、金边阔叶麦冬、地中海荚迷、菲白竹、深蓝鼠尾草、匍匐迷迭香、八宝景天、银边八仙花、伞房决明、大吴风草、大滨菊、金叶石菖蒲、地中海荚迷、紫娇花、紫叶酢浆草、旱伞草、洒金蜘蛛抱蛋等 (表1)。

1.2 秋、冬季进入半休眠 (或半常绿)状态的品种

秋、冬季进入半休眠 (或半常绿)状态的品种有花叶络石、细叶美女樱、矮蒲苇、金叶素馨、绵毛水苏、美国薄荷、匍枝亮绿忍冬、美丽月见草、千叶蓍、墨西哥鼠尾草、千鸟花、金叶牛至、血草、金山绣线菊、柽柳等。

由于2007年底温度较往年偏低,大吴风草、银边八仙花、旱伞草、洒金蜘蛛抱蛋等受冻较严重,金边玉簪尤其严重。

1.3 易倒伏、需经常修剪的品种

易倒伏、需经常修剪的品种以柳叶马鞭草为主,其次为千鸟花等。

1.4 花期长的品种

花期长的品种有黄金菊、千鸟花、紫娇花、深

蓝鼠尾草、柳叶马鞭草、伞房决明、八宝景天、大吴风草、千叶蓍等,尤其黄金菊一年中有2/3的时间是花期。

表1 引进的花境植物生长习性

1.5 不适应的品种

紫叶珊瑚钟遭严重虫害,火炬花因种植在偏阴区长势不好,这2个品种已自然消亡。

2 小结与建议

根据在温州地区的适应性,综合各因素,认为黄金菊、银石蚕、深蓝鼠尾草、匍匐迷迭香、大吴风草、银边八仙花)、金心胡颓子、旱伞草、梳黄菊、亚菊、菲白竹、金边阔叶麦冬、金叶石菖蒲、紫叶酢浆草、紫娇花、伞房决明等15个品种全年都能保持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在不同类型的花境中栽培,值得在浙南地区园林造景中应用推广,其中大吴风草、洒金蜘蛛抱蛋、紫叶酢浆草这3个品种近年在温州地区已有少量应用。

花境技术在温州地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花境植物材料的丰富,应用形式的广泛、自然和独具特色,不仅能充分体现物种多样性的优势,也符合人们对于园林的要求。但是,花境植物及其色彩配置是否合理是花境造景成败的关键,需要切实了解花境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花期、花色,使花境具有持久和优美的观赏效果,然后选择各种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搭配,这样不仅可以展示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同时也可以显示我们良好的养护管理技术和较高的园艺造景水平[3]。

[1]魏钰,张佐双,朱仁元.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胡文庆,琚淑明.徐州市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7(1):250.

[3]纪淑琴.北京地区花境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北京园林,2007(3):25-27.

猜你喜欢
紫叶鼠尾草花境
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应用策略研究
紫叶李叶片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紫叶李胶理化性质及其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花境及其设计制作
北方园林花境设计创新与植物材料选择分析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浅析园林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紫叶甘蓝花色素苷提取影响因素的研究
干旱环境下的‘紫叶’狼尾草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分析
鼠尾草酸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