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布洛陀创世与“那文化”的传播

2010-09-11 07:55牟祥雷编辑于翔汉
中国三峡 2010年10期
关键词:先民壮族文化

文/牟祥雷 编辑/于翔汉

2004年4月21日,首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广西百色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开幕。 摄影/姜宝成/CFP

壮族:珠江流域的原住民

自古以来,壮族先民就在珠江流域生息繁衍。在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东南沿海就居住着“百越”族群。壮族,就是由古百越的一支发展形成的。

“壮”为该民族的自称。族内有布壮、布央、布侬、布岱、侬安、布偏、布岸、傣德、布江、布敏、布锐、布思、布生等众多支系。

在壮语中,“布”意为“人”。历史上曾被音译为汉字“僮”、“撞”。1965年,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建议下,改为“壮”。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壮族擅长种植水稻,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壮族传统手工艺品壮锦和束子布,享誉海内外;陶瓷工艺也颇著名。

壮族的女子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男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壮族的铜鼓文化,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壮族先民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作。迄今在壮族地区发现和收藏的铜鼓有500多面。铜鼓声音洪亮,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

作为珠江流域的原住民——壮族,则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节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方圆数百里的壮族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下午时分,忙碌了一天的村民背着柴火回家。 摄影/肖育文

“歌圩”还是娱乐和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场所。在三月三歌节上,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

壮族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东南亚许多壮泰语系的民族就一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的南方迁徙来的,泰国的专家学者为此曾多次到广西壮族地区“寻根”,由此可见壮族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敢壮山:“壮人居住的岩洞”

敬请布洛陀,敬请姆渌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到最先,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

——摘自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

敢壮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距县城18公里。

在壮语中,“敢”,意为山洞;“壮”,意为“壮人”。“敢壮山”即意为“壮人居住的岩洞”。

敢壮山南面,朝向珠江水系右江河谷最大的盆地——右江盆地,是一座形似雄狮状的巍峨山峰。敢壮山上多岩洞,山上山下都有泉水,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莽林密布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穴居的理想场所。

2002年,经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认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敢壮山成为纪念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圣地,并成为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基地。

2006年5月20日,布洛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敢壮山是布洛陀的家园,也是壮族为珠江流域最早先住民之见证。

布洛陀,又称“布碌陀”、“陆达公公”、“包老铎”。“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按壮族创世经诗《布洛陀经诗》记述,布洛陀是壮人的始祖,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文化不仅仅影响珠江流域,还波及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据考证,布洛陀可能是壮族先民中最强大的部落——鸟图腾部落的首领,因此鸟部落被壮族先民尊为始祖部落,布洛陀也被尊为神王。

桂西和云贵高原东部,是《布洛陀经诗》的流传区域。由此推断,布洛陀的“祖籍”,也应在这一带。

当然,认定古人类“祖籍”必须有考古证据的支持。目前,在广西各地,已发现100多处壮族先民旧石器遗址。其中,百色盆地发现的最多。仅在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四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就达80多处。

2000年,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百色盆地的古人类遗址的地质年代,经中美学者用氩-氩法测定距今达80.3万年,是目前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这一研究成果,为壮族远祖的根在右江盆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广西田阳县,是《布洛陀经诗》广泛流传的地区。在当地的民众中,至今还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布洛陀的故事。在这些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布洛陀的神话,说敢壮山是布洛陀的行李变的,右江是布洛陀掉落的锄头划出来的等。

剔除这些故事的神话部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布洛陀在此生活的信息:布洛陀和姆渌甲,在其居住在母娘岩,繁衍出许多子孙,这些子孙分散到各个地方生活。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的生日,这些子孙都赶回敢壮山给祖公拜寿。因为子孙人数太多,只能排队等待上山。在等待中,大家以歌询问对答,欢庆亲人相会,由此就形成了敢壮歌圩。

这些民间传说和习俗,反映出布洛陀的始祖地位和壮族先民对祖宗崇拜的民族心理。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百色、田东、德保、巴马、凤山、东兰、隆安、田林等地的十几个县群众,络绎不绝地汇聚敢壮山,朝拜布洛陀祖公神庙,形成了“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这便是因传说演绎成习俗的极有力的例证。

广西田阳,人们抬着布洛陀塑像,举着彩幡参加祭祀大典。摄影/龙涛/CFP

农凤妹、农丽英正在用竹签蘸仙人掌果汁书写《坡芽歌书》。 摄影/肖育文

朝拜的第一天,各村长老和师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吟诵布洛陀经诗,恭请祖公、母娘神灵上山入位。从这一天开始,每天都有师公轮值念经,守护布洛陀的灵位,直到农历三月初七仪式结束。

在祭祀活动中,从各地赶来的民众,挑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有家禽动物等物品,按先后次序上香祭供,感谢祖公布洛陀赐给丰收、保佑百姓平安幸福。

在每年的祭拜时,人们都要唱古老的《十拜布洛陀》歌谣,来表达对祖公的感恩和崇敬之情。歌中唱到:

布洛陀造天地,造田造地做得顺利。

样样都是祖公造,今日来拜布洛陀。

初八点香又对唱山歌,有人带路上岩洞。

点香拜祖公又拜祖母,祖公祖母来保佑我们。

种稻稻茁壮,种菜菜园青。

养猪猪长大,养狗狗守家。

养鸭鸭也好,养鸡鸡满笼。

养牛牛满栏,养马马健壮。

在香火缭绕的氛围中,人们歌唱古老的歌谣,显得格外虔诚。

每年祭祀过后,在通往祖神庙的山道上,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香火残枝。这些香火残枝新旧混杂,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山上,由此可见朝拜的香火之盛。

作为传统的祭祀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每年还要举办规模盛大的歌圩。

据传,当年布洛陀在敢壮山上,接受众子孙的拜寿,当他从姆娘岩中走出来,看到满山遍野都是自己的子子孙孙,山上山下一片欢腾,禁不住开口唱起了山歌:

乘咧哎,儿孙们,

今天好欢乐,

欢乐唱山歌,

今天我开唱,

我唱你来和,

唱得山歌流成河……

从此,每年的三月初七至初九,布洛陀的子孙后代,都要到敢壮山来朝拜祖公祖母,在这里唱山歌纪念布洛陀,且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近些年来,敢壮山歌圩更加火爆,届时来自各地的民众和游客少则三五万人,多则十余万人。每年此时,这里人山人海,山歌嘹亮,成为广西最早、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歌圩。

前来聚会的人们唱山歌、抛绣球、唱古装戏,还要舞狮、舞龙等。

在敢壮山脚下不远处,有一个名叫绣球坡的地方,参加歌墟的青年男女,都要相约到这里来抛绣球。

他们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精心制作的绣球。常见的绣球是一个圆形实心球,有拳头般大小,球心里是棉花籽或黄豆,外面是绣花丝绸布,上面还缠裹着红绿丝线。

绣球要男女两个人之间相互抛,还要对唱《绣球歌》。

男唱:抛球第一次,球像凤归巢。手不扬自起,风不吹自飘。抛球给妹妹,飞似蝶似鸟。

女唱:抛球第一次,年初一忘酒。初二心花开,拜年问哥好。抛球去问路,替妹把信捎。

男唱:抛球第二次,球走如流星。球上绣花朵,绣里层外层。里层白沙线,外层金丝绒。

女唱:抛球第二次,妹心乱纷纷。绣花妹不懂,样样是粗工。抛球也不会,借风把球送。

…… ……

青年男女彼此之间的缠绵情意,尽在这抛球和唱和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文化”:泽惠生民的稻作文明

壮族是稻作民族。“那”是壮语对于水田的称谓,“那文化”就是田文化,也就是稻作文化。

珠江庞大的水系,孕育了“那文化”。没有水也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那文化。右江、红水河、左江、柳江、龙江、贺江,这些江河分支密布,四季不息,为那文化的起源、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壮族先民掌握了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的民族之一。

壮族先民对稻谷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数万年以前。早在距今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左、右江河谷和红水河畔的壮族先民,经过千百年的驯化和培植,终于把原本生长在山川野地里的野生稻,改造成了现今的水稻。

壮族先民在劳动实践中,拦河筑坝、修筑水渠,把水引入田里,然后种植水稻。壮族先民还是制作各种劳动工具的高手。他们打磨出石斧、石铲、石镐用来翻土耕田;造出石杵、石磨棒等,用于对谷物的加工。尔后,壮族先民又使用水车、驯化耕牛,使稻作文化成为我国农业文明耀眼的一抹亮色。

壮族的“那文化”历史悠久。在壮族地区流传的《种稻谣》中唱到:

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四月插秧时,五月祭田魂,六月耘田去,七月禾怀胎,八月穗出齐,九月早开镰,十月湿谷到屋里,十一月干谷进了仓,腊月里做糍给娘吃。

在壮族的传说中,稻作的起源与始祖布洛陀密切相关。当地人认为,是布洛陀为后人创造了稻种,并教会了人们种植水稻。在《布洛陀造方唱本》中这样唱到:

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唯一一部歌曲——《坡芽歌书》。《坡芽歌书》被学术界称为壮乡爱情密码。 摄影/肖育文

造田很顺利,造地也完成;没有种子播,想来想去也没办法,只好坐在路上哭,只好去路的尽头喊,恰好遇上布洛陀,恰好遇到姆渌甲。

布洛陀就问,为什么到大路上哭?为什么到路的尽头喊?

子民就回答:我们造了田,我们造了地,没有种子播,我们出生来天下,什么也没有,吃什么养命?我们无奈就出来,到大路上哭,到路的尽头喊。

布洛陀就答,姆渌甲就说,你们莫用哭,无奈也不用喊。你们去巡走山边,你们去巡走坡岭,有一种野生稻谷,你们拿它来栽种,分种四方田,拿粪肥去秧田撒,拿火灰去苗根壅,到五月中间,你们就去田中间仔细看,你们就到墙角仔细瞧,禾苗根部得吸几个月火灰,田里的秧苗就变得禾稻。

上:广西田阳县敢壮山,来自台湾的一位少数民族姑娘在表演节目。摄影/龙涛/CFP

下:洒脱优美的壮族舞蹈 摄影/龙涛/CFP

在壮族人民的生活里,“那”的位置十分重要,“那”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壮族地区,以“那”作为地名的村庄的比比皆是。例如,在西林有那劳、那佐、那兵、那合;南丹有那地、那老、那弄;巴马有那桃、那莫、那坝、那弄;田阳有那坡、那满;百色的那毕、那棉;钦州有那丽、那彭、那思;邕宁有那马,那楼;都安有那共、那瓦、那图,等等。

那文化,不仅是在两广地区,就是在云南、贵州,甚至更远的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都有着深刻的印记。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学者提出“那文化圈”的概念。

依据是,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分布着冠以“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帮等东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那”地名分布的地理范围,东至我国广东省中部,西至缅甸和印度中部,北至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南至泰国南部、越南中部和我国海南省,从而形成了一个“那”文化圈,并认定“那”文化圈是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

创造“那”文化的是最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侗台语族群,包括我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和仡佬族;越南的岱族、依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萨姆帮的阿合人等。这些族群具有语言同源,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方式。壮族与这些民族是同源异流的关系,珠江流域是他们主要的发源地。

“那文化”是泽被四方的文明进步,其意义在于解决了人类生活中的吃饭问题。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悠久的“那文化”,不但借助珠江流域的水利资源,养育芸芸众生,也衍生出许多与“那文化”密切相关的民间习俗。

在桂西壮族地区,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包一个特大的“母粽”和若干小粽粑摆在案台上祭祖,直到元宵节再次祭祖后再撤下来,当地人称之为“撤年”。这天,全家人围坐在堂屋,剥开母粽,按照家里的长幼依次分发,每个人都恭恭敬敬接受并吃完。这就是吃“母粽”。吃完母粽后,家家还要带着粽子、香火到路口或河边,焚香肃立念辟邪诀或唱辟邪歌,边唱边抛撒粽叶,民间称之为“卖疥疮”或“送凶祸”,以祈祷一年诸事顺遂吉祥。

在壮族地区,民间建房时,还有“舂墙供糍粑”“上梁抛糍粑”的习俗。糍粑在建房中充当吉祥物的角色,这也是“那文化”和布洛陀崇拜的衍生。由此可见,“那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

猜你喜欢
先民壮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谁远谁近?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