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琴 顾国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蚕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农业,目前我国有 26个省(市、区)约 1 000多个县(市)的 1 000多万农户从事蚕业生产[1]。历史上蚕业对我国出口创汇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而且至今仍然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蚕业又是农业中的高风险产业,其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其它农业更加突出,结果导致蚕茧产量和价格的频繁波动,加剧了蚕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我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我国蚕业所面临的风险,分析高风险的根源,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对于稳定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减缓蚕茧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稳定蚕业生产,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蚕业风险是指蚕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遭受的导致经济损失的不确定事件。我们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将蚕业所面临的风险划分为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
1.1.1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蚕业生产中所发生的风险,主要是由自然、技术、生态、体制等因素所导致的蚕业生产不确定性。主要有 3种,一是干旱、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桑园毁坏,桑叶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二是由于养蚕技术不规范、消毒不彻底和使用劣质蚕种,而导致蚕病暴发所产生的损失;三是由于工业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和农业使用农药导致桑叶污染和桑蚕中毒所产生的损失等。20世纪 60—70年代我国蚕病的损失率高达30%,到了 90年代,蚕病的损失率依然为 10%左右,特定时间、特定地区的损失率仍在 20%以上[2]。
自然风险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往往发生在生产决策之后、产品收获之前。因而,当农民决定栽种桑园的面积和养蚕的数量后,如果发生干旱、水灾、疾病、中毒,就有可能使桑叶、蚕茧大大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由于自然风险的存在,蚕茧产量和质量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
1.1.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产品市场上供求变化,不得不面对的价格不确定性。当蚕茧市场供过于求时,蚕茧价格大幅下降,不仅给蚕农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蚕农刨掉桑树改种其它作物;当蚕茧价格上涨时,农民就会增加桑园面积和养蚕数量,结果又会导致蚕茧供过于求,茧价再次下跌。1996年和 2008年我国都曾出现过全国性的毁桑挖桑现象,导致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大幅度减少。
市场风险往往发生在生产结束、产品收获上市时,主要体现为蚕茧价格的频繁波动。农民只有将收获的蚕茧在市场上销售时,才能知道蚕茧价格;可此时已经不可能再调整生产、改变产量和品质;而蚕茧的鲜活性决定了农民只能随行就市,不得不承受蚕茧收获时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收益不确定性。
蚕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很多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比如,自然灾害导致蚕茧产量下降,茧价上涨,蚕农就会增加桑园面积和养蚕数量,进而使蚕茧产量增加,最终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蚕茧价格下降,蚕农收益减少。反过来,蚕茧价格下降,蚕农就会疏于桑园管理,甚至挖桑改种其它作物,导致桑园面积下降,蚕茧产量减少。
曹利群等[3]通过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等于指标变动的标准差除以均值)来评价农业各产业的风险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然风险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蚕业是个例外,其所承受的自然风险明显大于稻谷、棉花和茶叶等,并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农产品市场化后,各种农产品的市场风险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其中蚕茧的市场风险又大大高于其它农产品。因此,蚕业是个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高的农业产业。
蚕业成为高风险产业,表面上是由自然、技术、生态、体制、国内外市场环境及投机等因素所致,而根源却在于蚕业的生产特征、产品特征、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
从生产特征来看,蚕业生产密切依存于自然条件,受动植物生物特性的严格约束,再加上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特征,决定了蚕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自然风险。
2.1.1 蚕茧生产密切依存于自然条件 本质上,蚕茧生产是一个通过加速和改善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取得社会所需产品的经济活动。因此,蚕茧的生产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多种约束。自然条件变化的难以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直接构成蚕茧生产的自然风险;同时,自然条件的差异又决定了蚕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蚕茧产量和质量、蚕业发展速度与水平的差异。
2.1.2 蚕茧生产受动植物生物特性的严格约束家蚕和桑树的生物学规律决定了蚕茧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鲜活性及标准的难以一致性,致使产茧量经常无计划地相对于需求而变化,生产时间滞后。
2.1.3 蚕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业蚕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大蚕期的采桑、给桑及上蔟期间劳动力需求量很大。另外,桑叶是蚕的食料,因而桑园的面积决定了可能的最大蚕茧产量。从长期看,要增加蚕茧供给,就必须增加桑树种植面积。
从产品特征来看,蚕茧既是蚕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又是丝绸工业的唯一原料。蚕茧的产品特征决定了蚕茧价格易受市场供求影响而波动。
2.2.1 鲜茧的鲜活性 鲜茧是一种鲜活产品,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烘干,以保全茧质。普通农户受蚕茧数量有限、烘茧设备投入大等因素限制,不可能购置烘茧设备自行烘干后待价销售,而必须将收获的鲜茧迅速就近出售,因而只能随行就市。
2.2.2 干茧的投机性 干茧是一种能包装、运输、贮存,并适宜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范围内交易的原料性产品,容易引发投机。全国每年的鲜茧产量仅 50万 ~70万 t,按照国家规定的中准级鲜茧的烘折标准(即烘折 260)计算,即使全部烘干,也只有 17万 ~27万 t干茧,以每吨干茧价格 5万元计算,买下全国 1/2的干茧,仅需要 42.5亿 ~67.5亿元。因而,拥有仓库和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往往在预期茧价上涨时,有极强的动机囤积干茧,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牟取暴利。2010年春季干茧价格曾经被炒至 9.0万元 /t,按照 3.5 t干茧制成 1 t生丝的毛折率计算,则生产 1 t生丝的干茧成本就达 31.5万元,与生丝的市场价 29.0万元 /t相比,存在 2.5万元的倒挂价差。显然,干茧价格的暴涨并没有让蚕农获利,反而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省嘉兴等地出现了茧价上涨,农民砍桑的现象。
2.2.3 蚕茧的原料性 蚕业生产的农产品是蚕茧,但蚕茧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丝绸工业的最初原料。整个茧丝绸产业是一个包括了种桑养蚕、鲜茧收烘、干茧流通、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和外贸出口在内的很长的产业链。最终消费的丝绸产品的供求变化不仅导致丝绸产品的价格变化,而且会向前环环传递,反过来引起蚕茧价格的变化。
2.2.4 蚕茧供求弹性的特殊性 蚕茧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蚕茧的供给弹性,并与大多数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相似,即短期供给价格弹性较小,而长期供给价格弹性较大;由于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蚕茧的短期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而长期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蚕茧供求弹性的特殊性决定了短期蚕茧价格波动较小,而长期蚕茧价格波动则越来越大,呈发散趋势。
从技术特征来看,蚕业生产的自然属性、资产的专用性及实用技术进步的缓慢,决定了蚕业生产至今还不能机械化和工厂化规模经营,小农生产不得不比其它农业面对更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
2.3.1 蚕业生产的自然属性 蚕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家蚕和桑树,两者都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并且依赖于一定的土壤、阳光、热、水分、养分等外界环境。受自然规律的限制,种桑养蚕只能根据桑树和家蚕的生理或生态的客观要求,适时适量地投入劳动和生产资料。一旦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与污染,桑树和家蚕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2.3.2 蚕业资产的专用性 桑园、桑树、蚕房、蚕种、养蚕用具、蚕药等蚕业生产资料和养蚕技术都是专用的,每一项资产都需要投入土地、资金或时间等资源,但这些投入除了用于种桑养蚕,很难转作其它用途,以致机会成本近乎于零。即使桑园可以改种其它作物,但砍倒的桑树失去原有的价值。越是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产业,理应获得更加稳定的回报,否则,一旦损坏资产,产业的恢复就会比较缓慢。
2.3.3 规模经营的困难性 技术进步能够使一个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产业转变为一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从而有可能改变生产方式,由传统分散的小农生产走向以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工厂生产为标志的规模经营。随着蚕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改变桑、蚕的自然过程,使桑、蚕的品种、成熟期、蚕茧数量与品质更加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但到目前为止,蚕茧生产仍然依赖于家蚕和桑树的自然规律及气候条件,很难像其它种植业和养殖业一样规模经营。而且,全国大多数地区户均仅有 667 m2左右桑园,即使是蚕桑比较发达的浙江省,2008年户均桑园也仅有1 240 m2,养蚕 3.17盒、产茧 135.57 kg。我国蚕业生产至今仍然是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这种生产方式必然遭遇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如果产品价格不能更快地上升,那么就会导致地区性蚕业衰退和转移。
从市场特征看,蚕茧价格受到市场结构、蚕桑产业链、国内外市场环境、投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4.1 蚕业市场的蛛网模型特征 蚕业生产的周期性及蚕茧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决定了蚕茧市场具有蛛网模型特征,茧价呈现周期性波动。尽管由于我国蚕茧价格和流通的区域管制,一些地区的蚕茧价格是由买方垄断者制定的,但是,就全国、全世界而言,蚕茧市场依然是个受供求变化而价格频繁波动的市场,市场机制在茧价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蚕茧产品的供求弹性又决定了蚕茧产量与价格的波动,长期呈现发散性蛛网特征。
2.4.2 蚕桑生产的产业链特征 蚕茧是农产品,但又是丝绸工业的唯一原料。这就决定了蚕茧价格不仅取决于蚕茧市场的供求,也受到生丝及其最终丝绸产品市场供求的影响。丝绸消费产品市场的波动会引起生丝价格的波动,而生丝价格的波动又会进一步导致蚕茧价格的波动。
2.4.3 茧丝绸产业的外向型特征 因为,茧丝绸产业在我国是个典型的外向型产业,我国 80%的丝绸产品用于出口,所以国内的茧丝价格必然受国际市场的茧丝价格波动的影响。这就导致国内蚕茧价格的决定因素更具复杂性,作为产业链上的原料供给者——蚕农更难以准确预测每个时期的蚕茧价格。
2.4.4 蚕茧市场的主体特征 养蚕农户既是蚕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又是市场交换的基本单位。在蚕茧的交易过程中,居于卖方的蚕农往往不具备讨价还价的能力,处于弱势地位。结果,蚕业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所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主要由蚕农来承担,而不是由整个产业链的各环节来均衡分担。
从历年桑蚕茧的产量和价格来看(图 1-2),蚕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叠加使得蚕业生产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图 1表明,改革开放后至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蚕茧产量持续增加,但是,1994年蚕茧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 67.40万 t后,由于1995年蚕茧实际收购价格下跌,导致 1996年的蚕茧产量减少 38.54%。之后,蚕茧产量呈现波动型缓慢增长。在 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推动下,2007年全国蚕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9.27万 t;然而,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茧丝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茧丝价格下降,蚕茧产量下降到66.13万 t,比 2007年减产近 16.58%。2009年蚕茧产量继续下降到 55.89万 t,比 2008年下降15.48%。全国除广西、云南略有增产外,其它 15个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图1 中国历年桑蚕茧产量波动趋势(1980—2009)
图2 中国历年桑蚕茧价格波动趋势(1980—2009)
图 2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茧价格在总体上升的前提下,波动越来越频繁,并呈现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的趋势。1994年蚕茧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的16.43元/kg后,到 2009年的短短 15年中,蚕茧价格经历了 1996、1999、2002、2008年 4次大跌 。相对于前期最高价格,这 4次价格的跌幅分别为28.8%、20.8%、36.2%和 23.1%。然而,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从可比收购价看,我国蚕茧的实际收购价格基本不变,有的年份还呈现出下降的情况[4]。这一方面说明,名义上蚕茧价格频繁波动,使蚕农种桑养蚕的市场风险加大;另一方面,由于蚕茧的实际价格基本没有上涨,蚕农的实际收益并没有增加。
蚕业风险加剧了我国蚕茧产量与价格的波动,从而加大了蚕农种桑养蚕的收益不稳定。根据农业部对广西的宜州和象州、浙江的海宁、江苏的海安 4个县(市)蚕桑生产成本核算调查,进入 21世纪以来,蚕桑生产除 2003年效益出现负增长外,到 2006年都是正增长,而且 2006年每 667 m2桑园纯收入多在1 000元以上,其中蚕桑生产水平较高的海安县高达 2 116元。但是,2007年以来受茧丝供过于求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蚕茧收烘企业大幅度降价收购,使种桑养蚕收不抵支,种桑养蚕的效益出现负增长。2008年 4个县(市)蚕桑生产每 667 m2桑园亏损都在 300元以上,其中象州市每 667 m2桑园亏损 1 199元(表1)。
表1 全国 4个蚕桑生产大县(市)桑蚕茧生产情况
由于绝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因此投资原则之一便是“高风险高回报”。蚕农也是风险厌恶者,即使他们能够承受种桑养蚕的高风险,那也必须以高回报加以补偿。然而表1说明,蚕业的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没有给蚕农稳定的高回报,相反,由于蚕茧产量与价格的频繁波动,农民种桑养蚕的收益也大幅变动,而且经常性地出现普遍亏损的现象。
短期中,蚕业风险带来的损失不会让大多数蚕农做出退出蚕桑生产选择其它产业的决策。主观上,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蚕茧和其它的农产品一样,只要生产和经营,就必然要面对相应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承受产量和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收益不稳定。客观上,农民将有限的土地和资金一旦投入种桑养蚕,往往不可能再选择其它种养业;蚕业生产的资产专用性又决定了其改变选择的潜在损失;农民的自身技能也限制了其短期中改变生产的决策。
但在长期中,蚕业风险的反复出现,蚕茧价格的反复涨跌,大多数农民会认识到蚕业所存在的高风险,尤其是风险与回报的不对称,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理性选择。在比较各产业的风险、收益及其稳定性之后,农民最终有可能选择退出蚕桑生产,进入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种养业,或者直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短期中即使少数蚕农退出蚕桑生产,不会对一个地区的蚕桑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中众多分散的蚕农的退出决策集合,就会引起一个地区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不仅种桑养蚕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而且蚕业生产环境恶化,“三废”排放、农药使用导致的中毒事件发生的频率上升,蚕业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更为惨痛。与此同时,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工资相对较高并且较稳定。结果,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农业中比较收益较高的产业转移,更多的则是直接转向了第二、第三产业。
从历史和区域角度来看,蚕业生产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蚕业转移的必然规律,经济发达地区的蚕业逐渐萎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蚕业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成为蚕业主产区。但是,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起飞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同样会遭遇蚕业转移与衰退的问题。迄今为止,由于没有蚕桑生产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蚕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基本遵循这样的规律[5-6]。
从有利于蚕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各级政府部门仅仅宣传种桑养蚕的优势和好处是片面的。只宣传优势与好处,容易造成蚕农的盲从,反而加剧蚕业生产的起伏;所以,在宣传种桑养蚕优势与好处的同时,也应广泛宣传蚕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这不是抵毁蚕桑发展,而是有利于蚕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蚕农、企业和政府只有充分认识蚕业的风险,才能积极寻求有效化解风险的对策。
4.2.1 自然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由于产生自然风险的原因很多,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一是针对自然条件,可以通过前期深入考察来确定某地区是否适合种桑养蚕,科学选择合适的桑品种和蚕品种进行种养;二是针对自然灾害,可以通过气象预报、预警机制来加以防范;三是针对桑树病虫害和蚕病害,既要加快抗病性强的桑、蚕品种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又要通过实用技术和省力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桑园管理、蚕室管理,合理安排蚕期和蚕业布局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四是针对蚕种市场混乱导致的劣质蚕种买卖问题,既要严格控制蚕种的检验与流通,从源头上保证蚕种质量,又要通过蚕种补贴等手段引导农民购买优质蚕种;五是对于“三废”排放、农药中毒事件所导致的生态风险,则只能通过事后补偿和区域转移来化解,可以利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蚕业生产转移至生态环境较好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实现我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 市场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由于市场风险产生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投机等因素,其根源在于蚕业的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防范和化解:一是利用蚕桑、茧丝绸网站,加强产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有及时、准确的把握,从而提早进行生产调整,避免价格波动产生的经济损失;二是推行蚕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或通过订单方式,来化解茧价波动给农户造成的直接损失;三是通过蚕业合作组织,强化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强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四是改革和完善蚕种、蚕茧价格与流通体制及茧丝绸经营体制,基于茧、丝、绸的垂直一体化性质,统一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调控,加大政府对蚕业的支持力度。
没有规模经营,蚕业的劳动、土地密集型特征及风险特征必然导致蚕业转移与衰退,即使有强大的蚕业合作组织,也无法避免产业衰退与转移的命运,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从长远来看,化解蚕业风险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尤其是要加快研发和应用新的抗病虫害的桑、蚕品种,推广省力化管桑养蚕技术,实现蚕业规模化经营,降低蚕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实现我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1]向仲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蚕业新的发展[J].中国蚕业,2009,30(2):4-6.
[2]万玉新,蒋守宁.从风险意识谈蚕桑生产基地建设[J].广西蚕业,2000,37(1):48-50.
[3]曹利群,许莹,赵敏华.入世,风险化解与蚕丝业组织变革[J].丝绸,2001,(9):1-3,6.
[4]李建琴.中国转型时期农产品价格管制研究——以蚕茧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3.
[5]顾国达.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J].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6]胡智文,徐孟奎,闵思佳,等.我国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探讨[J].蚕业科学,2001,27(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