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帝国

2010-09-10 05:16王冉
中国新时代 2010年2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高盛投行

文·王冉

记得十五六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六点钟就从酒店出门,打车来到位于香港中环的花旗广场。大厦里空无一人。走出电梯,我发现我要去的公司大门紧闭。于是我虽然穿着西服,也顾不了那么多,干脆就在走廊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大约四十分钟后,随着电梯的一声脆响,一位头发斑白的长者出现在我面前。他主动和我握手,问:“你是新来的?”简单寒暄后,他用卡刷了一下,门自动打开。那是我来高盛上班的第一天,那位长者就是当时高盛亚洲的董事长Moses Tsang,那也是我关于高盛最早的一段记忆。

大约半年前,我召集易凯资本的全体同事做了一次特殊的“内部培训”。其实所谓“培训”,就是讲了一晚上关于高盛的“段子”。这些故事绝大多数并不来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来自于这本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那是我给同事们做过的最重要的一次“培训”。

后来,我又在新浪博客上专门推荐过这本书。推荐的方式也很简单,仍然是把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意思并且对我自己有启发的故事讲出来。因为我始终认为,故事本身的力量和魅力会远远大于任何对它们的归纳与总结。

今天,如果我要再去问我的同事们是否还能记住那天晚上我讲的那些故事,恐怕绝大多数人只能回忆起一两个、顶多两三个来。不过没关系,因为中信出版社的中文译本出来后,我会让公司的全体同事人手一册。以前我一直觉得滥用职权把任何一本书变成“人手一册”都很“事儿”,很“做作”,但这一次我愿意这么“事儿”它一次。

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们这个日趋浮躁的行业里的每一个人带来一点点沉淀,哪怕只有一点点。

就我个人而言,读完此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譬如(下面提到的故事只有读完此书的读者才能明白):

故事1:“我们来买单,把好客户变成更好的客户”

沉淀: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嘴皮一动随便说说,能否把它融化在自己的血液和基因里,决定了一家服务性公司是否有机会走向伟大。

故事2:“晚上打车去买第二天的《纽约时报》”

沉淀:很多时候,平庸和卓越的差距就是那么一点点,魔鬼全在细节中。

故事3:“当然是去斯坦福了”

沉淀:正像高盛的“14条原则”说的那样,投资银行最重要的资产是自己的声誉,而声誉是靠每个同事在那些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挑战面前用他们的行动一点一点、一分一分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一个投行的CEO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只有一个:人。

就在我写此文时,高盛又一次成了媒体瞩目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高盛在无数人遭遇财富缩水、很多人丢掉工作、那场差一点摧毁了全球经济的华尔街风暴刚刚接近平息的时候,竟然在2009年前9个月预提了167亿美元作为公司员工2009年的待发奖金。

无论是否有金融风暴,恐怕高盛会一直生活在风口浪尖。不过,他们对此似乎已经习惯。虽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布巨额奖金的消息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我们也别忘了,正是高盛独特的基因与力量,让他们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暴之后反而越来越坚不可摧,越来越鹤立鸡群。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并且很可能在未来20年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实体,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水涨船高地成为全球最主流的资本市场,对此我毫不怀疑。

但是,中国证券市场成为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能自动顺势产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投资银行,更不用说马上在中国再造一个高盛。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管方面的原因:中国投行在最为重要的本土资本市场一直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在金融技术与金融产品上得到高度市场化的历练;他们太多的精力没有花在研究企业、产品、市场和机构投资人身上,而是花在了北京西城那条著名的金融街。只有在中国现行的IPO审批制和轨道制被彻底打破之后,中国的投资银行才有可能在博弈供需关系的市场风雨中长大成人。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但是,直到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们这些中国投资银行业的从业者们仍然可以继续向高盛这个并不完美的老师学习。这也正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从字面上读懂这本书很容易,但是真正读懂高盛的故事并且在中国今天的环境中把这些故事的指向用一种近乎迂腐和执拗的方式付诸行动,则需要超于寻常的定力和坚如磐石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高盛投行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全球宽松正式终结!高盛:中国经济接近“甜蜜点”
高盛权力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何创新构建可持续国际影响力
浅析投资银行的内涵及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