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茶叶标准 (一)

2010-09-09 01:32郭桂义曹璐王在群夏晓娟陈秀兰张秀清程伟
中国茶叶加工 2010年3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限量红茶

郭桂义曹璐王在群夏晓娟陈秀兰张秀清程伟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 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4000;2.光山县净居寺茶场,河南光山 465450)

我国的茶叶标准 (一)

郭桂义1曹璐2王在群2夏晓娟2陈秀兰2张秀清2程伟2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 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4000;2.光山县净居寺茶场,河南光山 465450)

我国到2009年底制定了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95项,其中茶叶基础标准9个(茶叶卫生安全标准有4个)、茶叶产品标准36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标准17个)、方法标准48个(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标准1个、理化检测方法标准30个、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方法标准17个),管理标准2个。并制定了农业、国内贸易、商检、轻工和机械等相关的茶叶行业标准90个(不含茶叶机械)。本文分析了我国茶叶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建议。

茶叶标准 基础通用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管理标准 现状 建议

我国茶叶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茶叶标准化的工作,当时主要是针对出口茶叶建立了多套商品茶实物标准样,商检部门统一对照实物标准样进行检验出口,供销系统建立了各类茶叶用于收购毛茶实物标准样。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逐步发布、实施了各类茶叶的标准。2008年3月22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促进茶叶的生产、贸易、质量检验和技术进步,更好地推动和完善茶叶标准化工作。经过各部门20余年的标准化工作,初步建立了我国的茶叶标准体系。到2009年底,制定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95项,其中,基础通用标准9个(其中茶叶卫生安全标准4个),茶叶产品标准36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标准17个),方法标准48个(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标准1个、理化检测方法标准30个、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方法标准17个),管理标准2个。已发布的茶叶行业标准有90个(不含茶叶机械),涉及的行业有农业、国内贸易、商检、轻工和机械。笔者以茶叶产品标准为主线介绍我国国家、行业茶叶标准,并简要分析我国茶叶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建议。

1 我国的茶叶基础通用标准

基础通用标准,为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基础和共性技术所制定的,或者对其他标准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标准。

1.1 我国的茶叶卫生安全标准

我国最早的茶叶卫生安全标准是1982年6月1日实施的GBn 144-1981《绿茶、红茶卫生标准》,一,感官指标,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二,理化指标,砷(mg/kg,以As计)小于或等于0.5,铅(mg/kg,以Pb计)小于或等于2,铜(mg/kg,以Cu计)小于或等于60,六六六(mg/kg)小于或等于0.4,滴滴涕(mg/kg)小于或等于0.2。此后,国家卫生部根据《绿茶、红茶卫生标准》执行情况,1988年发布了GB 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代替GBn 144-1981《绿茶、红茶卫生标准》,198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取消了重金属元素砷的检测项目。一,感官指标,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二,理化指标,铅(mg/kg,以Pb计)小于或等于2(紧压茶小于或等于3),铜(mg/kg,以Cu计)小于或等于60,六六六(mg/kg)小于或等于0.2(紧压茶小于或等于0.4),滴滴涕(mg/kg)小于或等于0.2。

随着人们对茶叶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原国家标准提出的茶叶卫生质量要求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了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并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将茶叶作为食品列入了上述两个新标准中,对茶叶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标准中,对茶叶的农药残留的检测由2种农药增加到9种农药,其中,菊酯类农药占5种,有机磷农药2种,有机氯类农药2种。对污染物提出了2项要求,铅的限量标准由2mg/kg修改为5mg/kg,与国外标准达成一致,污染物中取消了对铜的限量要求。标准中增加了稀土限量指标2mg/kg,这是我国茶叶产品中新增的一项污染物标准,也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未提出过的一个限量指标[1]。

2000~2009年颁布实施的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系列国家标准也规定了16种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茶树具有富集土壤中氟元素的能力。适量的氟有益于健康,可以增强对龋齿的抵抗力,但过量的氟会引起氟中毒(包括氟齿症)。一般红、绿茶中氟的含量较低,嫩芽中含氟量低,粗老叶中的含氟量较高[2]。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于2006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 19965-2005《砖茶含氟量》规定:砖茶(又称紧压茶或边销茶)允许最大含氟量为300mg/kg。

农业部颁布实施的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砷和氟化物限量》,规定了上述5种元素的限量指标。这是世界上茶叶第一个多项元素限量标准,对茶叶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作为饮料的茶叶允许含氟量为200mg/kg,严于国家标准。

农业部2000年组织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无公害茶生产和消费是政府主张的市场准入的最低要求,2001年发布实施了 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2004年修订为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提出7种农药残留要求,铅的限量标准为5mg/kg。此外,对有害微生物大肠菌群也进行了限量要求。NY 1500.5.10-2007、1500.15.4-2007和 1500.17.6-2007《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出3种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1500.55-2009《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出除虫脲1种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我国发布的茶叶卫生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见表1。

表1 茶叶卫生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

综合我国主要的茶叶标准,对茶叶提出了30种农药、7种元素和1种有害微生物大肠菌群的要求(见表2),在全世界茶叶生产国的标准中,属较严格的标准。

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生产是企业行为,是生产发展的更高要求。NY/T 228-2002《绿色食品茶叶》和NY 5196-2002《有机茶》分别提出13种和18种农药残留要求,有机茶要求各项农药的最大残留量为LOD。GB/T 19630.1-2005《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规定,有机产品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产品限值的5%,重金属含量也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产品的限值。

1.2 我国的其他茶叶基础通用标准

主要有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相关的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茶树种苗等国家标准,以及茶叶加工技术术语、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包装运输等行业标准(表3)。

表2 我国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中规定的茶叶中化学物和微生物限量 单位(mg/kg)

表3 其他茶叶基础国家和行业标准

2 我国的茶叶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为规范某一类产品或若干类产品(包括服务)应满足的要求,包括品种、规格、质量、等级、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以及工艺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如: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标准,以及产品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通用要求,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有关其适用性的标准。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在全国第一次商品检验会议上,制订了“全国统一输出茶叶检验暂行标准”,1955年、1962年和1981年先后作了三次修改,形成了WMB 48(1)-81《茶叶品质规格》标准,奠定了我国出口茶叶标准的基础,并针对出口茶叶建立了多套商品茶实物标准样,商检部门统一对照实物标准样进行检验出口。

同时,供销系统建立了各类茶叶用于收购的毛茶实物标准样。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由内销茶主管部门商业部茶畜局制订了GH 016-19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初制炒青绿茶》标准,1984年4月实施。接着商业部茶畜局又提出ZBB 35001-1988《炒青绿茶 鲜叶》和ZBB 35002-1988《炒青绿茶 技术条件》,1988年3月1日实施。

1984年商业部下达,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承担,制订了GB/T 9l72-1988《花茶级型坯》国家标准,于1988年7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茶叶产品国家标准(2004年10月废止)。从此,中国主要绿茶炒青和内销大宗花茶两大茶类有了正式的文字标准和实物样标准。

1987年和1988年商业部批准发布茯砖、黑砖、花砖、康砖、金尖、紧茶、沱茶等7只压制茶国家标准。1993年又制定了米砖茶和青砖茶紧压茶国家标准。至此,我国主要的紧压茶产品基本建立了国家标准,2002年修订了上述标准。2004年农业部制定发布了NY/T 779-2004《普洱茶》标准,2008年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发布实施。2009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4614-2009《紧压茶原料要求》和GB/T 24615-2009《紧压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20世纪90年代,参照历年来红碎茶四套加工标准样设置的花色和产品质量水平,结合国际市场惯例,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720-1986《红茶 定义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二、四套红碎茶国家标准,于1992年发布实施了第二套、第四套,1997年发布实施了第一套红碎茶标准。2008年该系列标准修订为 GB/T 13738.1-2008《红茶 笫1部分:红碎茶》,将红碎茶产品统一调整为大叶种红碎茶和中小叶种红碎茶两种,合并缩减了产品的花色,并制定发布实施了GB/T 13738.2-2008《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以后还将制定GB/T 13738.3《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标准。

1993年9月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1994年5月1日实施的GB/T 14456-1993《绿茶》国家标准,主要对我国绿茶的感官品质特点和主要理化指标作了规定。2008年该标准修订为 GB/T 14456.1-2008《绿茶 笫1部分:基本要求》(规定了绿茶感官品质的基本要求,但未规定产品各品名、花色、等级的感官指标,对主要理化指标作了规定)和GB/T 14456.2-2008《绿茶 笫2部分:大叶种绿茶》。

2002年开始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原产地域产品2005年开始统一称为地理标志产品),先后发布实施了GB 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GB 18665-2002《蒙山茶》等国家标准(2008年修订),2004年农业部也制定发布了部分名茶行业标准,从此,我国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优茶叶产品逐步建立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名优茶发展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之路。

乌龙茶标准,2002年发布实施了GB 18745-2002《武夷岩茶》(2006年修订),又逐渐发布实施了GB 19598-2004《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2006年修订)、GB/T 218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等国家标准。

2008年国家标准GB/T 21726-2008《黄茶》和GB/T 22291-2008《白茶》发布实施。

农业部2004年制定发布了NY/T 456-2001《茉莉花茶》标准,2008年国家标准GB/T 22292-2008《茉莉花茶》发布实施。2009年国家标准GB/ T 24690-2009《袋泡茶》发布实施。

茶叶深加工产品标准,2004年国家轻工业局制定发布了QB 2499-2000《茶饮料》标准,2008年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茶饮料》发布实施。QB 2154-1995《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产品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于1995年10月24日批准,1996年6月1日实施。

至此,我国制定了36个主要的茶叶产品国家标准,其中绿茶13个,黄茶1个,白茶2个,乌龙茶3个,红茶3个,紧压茶10个(紧压茶原料1个、黑茶6个、绿茶2个、红茶1个),黑茶普洱茶1个,花茶1个,袋泡茶1个,茶饮料1个。

表4 茶叶产品国家标准

表5 茶叶产品行业标准

1995年由农业部提出的NY/T 288-1995《绿色食品 红茶和绿茶》产品标准实施,2002年修订为NY/T 288-2002《绿色食品 茶叶》。农业部2001年发布了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2004年修订为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2002年发布了NY 5196-2002《有机茶》。上述标准主要是对茶叶卫生安全指标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我国茶叶产品国家及行业标准见表4、表5。

[1] 刘新.关注茶叶卫生标准变化 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J].中国茶叶,2005,(5):6-7.

[2] 朱永兴,Hervé Huang,杨昌云.饮茶不当对健康的危害:现象、机理及对策[J].科技通报,2005,(5):571-576.

(未完待续)

中国茶叶加工 2009,(3):19~23

2009-08-10,修改日期:2010-09-0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20071297-Q-469)、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C210006)

郭桂义(1963-),男,河南辉县人,教授,主要从事茶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限量红茶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