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育类高校开展课外体育竞赛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0-09-08 00:53张春利张庆春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竞赛课外

王 轩,张春利,张庆春

(1. 华北电力大学 体育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3; 2. 吉林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3.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部,吉林 长春 130012)

非体育类高校开展课外体育竞赛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 轩1,张春利2,张庆春3

(1. 华北电力大学 体育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3; 2. 吉林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3.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部,吉林 长春 13001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开展进行研究影响因素主要由体育竞赛主体、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客观环境4个因子构成。

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影响因素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是在普通高校校内进行的,大学生参加的,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在裁判员主持下,根据统一的规则来组织与实施的学生个人或集体间的体力、技艺、智力的比赛。目前我国部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与体育教育的普及性、健身性特点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课题将影响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作为研究立足点,并将其影响因素归类,使其有利于系统地、科学地分析研究,找到促进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吉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辽宁大学等10余所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关于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影响因素,为本课题的设计与构思提供了参考。

1.2.2 访谈法 实地访谈了30余名与本课题相关专家、学者(见表1),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性建议。

表1 专家情况一览表

1.2.3 问卷调查法

(1)信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用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测试对象为华北电力大学随机抽取非体育类的学生25人,两次测试间隔30天,信度为0.82~0.96。

效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专家通过评定一致认为该问卷可行。

(2)问卷的发放

对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部分非体育类高校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1 000份,有效问卷920份,有效率为92%。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的概念和实质特征,同时在后半段的“但书”中又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及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的形成

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并不是单独由某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始终是活动结构和个体能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大学生本身的运动能力、学习压力、大学生周围体育竞赛氛围、场地、器材情况、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情况、体育竞赛项目设置、规则、奖惩情况,还有其他不可预测的影响等等。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问卷筛选出20个影响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

2.2 影响因素的排序

将两轮专家筛选的20个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编制成问卷,发放给吉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辽宁大学等10余所非体育类高校大学生填写。根据每个因素的得分所占百分比进行排序,每个因素总得分为4 600,因素分析时采用总得分60%以上的前18个因素(见表2)。

表2 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影响因素排序

2.3 影响因素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3.1 因子的筛选 为了更科学地找出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主要因素,将排序后18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取18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矩阵后求出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见表3)根据统计学原理,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4个因子。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影响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子,分别对4个因子进行命名(见图1)。

图1 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主要因子(%)

表3 影响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子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

2.3.2 影响因子的命名与分析

(1) 体育竞赛主体因子

(2) 体育竞赛因子

体育竞赛的经费、奖惩制度、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体育竞赛规则过于强调竞技 、体育竞赛的性质、规模、体育竞赛的举办形式、时间、体育竞赛伤害度这6个影响因素在第二个主因子的载荷较大,由于这6个影响因素都与课外体育竞赛自身有关,因此将其命名为体育竞赛因子。只有体育竞赛内容、举办形式、时间、性质、规模、竞赛规则等符合大学生要求,才能吸引大学生参与兴趣,促进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开展,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3)组织管理因子

体育竞赛主管领导及部门的重视程度,体育竞赛相关制度、文件、计划的制定实施,体育竞赛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情况,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组织管理,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及敬业精神这5个影响因素在第三个主因子的载荷较大,并且都与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有关,因此将此因子命名为组织管理因子。课外体育竞赛的开展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因此要有体育竞赛主管领导及部门的足够重视和强有力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原则是科学、合理、精干,各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高校体育竞赛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也是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应有专职管理人员,还有对参与体育竞赛各方面工作的体育教师的工作、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为激励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责任感,应制定适宜的奖惩制度。高校运动委员会应定期制定课外体育竞赛相关制度、文件、计划;设立规范的日常工作制度,定期汇报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力求保持工作稳定性、持续性,避免短期行为

(4)客观环境因子

学校场地、器材状况和学校所在地域环境这两个影响因素在第四个主因子的载荷较大,将此因子命名为客观环境因子。学校的运动场地、场馆、器材是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如果高校的运动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参与比赛的需要,就谈不上组织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影响广大学生参与比赛积极性,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由于我国部分普通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如地势、气候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到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开展,因此,要根据每个学校自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应的比赛项目、比赛形式、比赛时间等,尽最大可能发展高校课外体育竞赛。

3 结 论

(1)影响我国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因素包括大学生本身的运动能力、学习成绩负担、大学生周围体育竞赛氛围、场地、器材情况、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情况,体育竞赛项目设置、规则、奖惩情况,还有其他不可预测的影响等等。

(2)非体育类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体育竞赛主体、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客观环境四个因子构成。

[1]李世生.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6) : 13.

[2]赵 波.试论我国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及构建[J] .四川体育科学, 2004, (3) : 82.

[3]刘礼国.我国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2006.

[4]尹从刚.我国大众体育竞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 10.

[5]陈 昱.淡竞技、重能力、重兴趣、重普及——论高校运动会的改革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6) : 56-59.

[6]陆 淳.大学生群众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运作实践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1) : 38.

A Study on the Inf l uencing Factors of Non-sport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 Competition

WANG Xuan1, ZHANG Chun-li2, ZHANG Qing-chun3

(1. P.E. Departmen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Hebei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 3. P.E. Department, 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 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

By adopting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 referencing, interviews on experts and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symbolic statistics, deduction,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 competition in some colleges of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factors: competition subject, th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Non-sport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 competition; Influencing factor

G811.31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4-0119-03

book=2010,ebook=292

G811.31

A

1008-2808(2010)04-0119-03

2010-07-05;

2010-07-19

王 轩(1977-),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竞赛课外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高校体育类舞蹈专业学生的体能特点及训练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