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舟竞放逐滨水——来自哈尔滨水务战线的华美乐章

2010-09-07 06:36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12期
关键词:水城北国水务

千舟竞放逐滨水
——来自哈尔滨水务战线的华美乐章

几经调查论证,2007年,哈尔滨市水务局确立了“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打造沿江产业带,发展水产业、水经济、水生态”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向。

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将如何利用开发水资源纳入整体规划,确立了“以水定城,打造北国水城,实现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战略构想,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勾勒出一幅恢宏的发展蓝图。

市委、市政府站在大发展、快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要求全市各行业结合自身实际,超越自我、打破常规、创新体制,高起点站位、大手笔谋划、加速度发展,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当好龙头、做出表率,吹响了哈尔滨滨水城市建设的号角。

承载着1 000万人民的重托,肩负着维系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水务战线如何将现有水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成为哈尔滨水务系统面临的当务之急。

“以水定城”,搭建大水务发展框架,实现涉水事务的可持续发展

“以水定城”既是哈尔滨市水利发展的目标,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哈尔滨境内水资源丰富,流经哈尔滨段的松花江,是国内不多见的平原性河流,呼兰河、阿什河等百余条中小河流又为其提供了天然优势;而另一方面,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松花江水体污染严重等不利因素影响,哈尔滨成为资源型与污染型缺水并存的城市之一。

市水务局局长赵登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围绕“水”做文章,一座亲水城市,在生态、景观、产业、经济上潜力无限。结合哈尔滨的实际,在具体实施中将紧扣“水”之主题,通过体制创新,资产优化,突出水文化、注重水生态、体现亲水性,趋利避害将水经济、水产业、水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得,从而求得水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怎样挖掘开发水资源,使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最优化,哈尔滨水务人殚精竭虑。通过无数次的调研,一个以松花江为中轴,打造沿江产业带,全面实施“以水定城”战略的规划设想日臻清晰。

“以水定城”具体说来就是在松花江北岸规划建设“北国水城”和长达110公里的超级景观防洪堤坊。在江中,以“一江、两带、三区、五岛、十滩”为布局,构筑集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为一体的和谐河流,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实现“中兴”的生态支撑。在江南岸,对何家沟、信义沟、马家沟和阿什河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清水河流、生态水岸和规模性绿色廊道,形成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环境新格局。

打造沿江产业带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对全线211平方公里的滩涂实行退耕还湿,保证江道生态环境得以充分休养生息。通过生态与人文水利工程建设,采取人工辅助修复生物、植物链条,辟建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平台,打造以湿地景观为主基调的锦江秀岸,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生态效益;二是让松花江的水资源给哈尔滨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主要通过水利措施整合水土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发掘沿江特色生态旅游,形成水利产业群,提高综合性收入,弥补退耕还湿的成本,将生态效益衍生成经济效益。

作为全国第二个副省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自今年2月开始,市水务局对松花江哈尔滨段及城区“三沟”、阿什河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综合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彻底治理水面污染,改善水质功能,恢复断裂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自然生态城市河流,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实现了保护性开采利用。农村新增灌溉面积15.65万亩,起到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的作用。其投入产出效益比例、水生态环境改善等项指标,均是其他方案无法比拟的。

通过清滩、造岛和加固滩岸、改良土壤、引水入滩、恢复植被等技术手段,使业已衰退和萎缩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形成岛中有水、水中有岛、丰水过流、枯水成池、和谐有序、有利于动植物繁衍生息和人们亲近自然的水边环境,成为沿江一处靓丽的生态景观。市民感叹,现在的城市水清了、岸美了。经过保护性修复的金河湾、水上公园等地成为市民休闲的理想去处,人水和谐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实施“北跃”战略,建设“都市田园”风光,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典范

按照市委提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北跃”的承接地和战略前沿,市水务战线的职工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态度和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精神理念只争朝夕。

北国水城的建设不仅能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精神家园,同时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家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放眼全局“以水定城”,发展水产业、水经济,保护水生态,搭建大水务的发展框架,实现涉水事务的可持续发展。“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战略构想,在国内尚属首次。

初春,尽管料峭的春寒让紫丁香的花期一再推迟,但辽阔的松北大地上却早已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图景:林立的塔吊、穿梭的车辆、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北国水城的建设如火如荼!这里,打造的是哈尔滨的未来之城。

据介绍,“北国水城”的水面率将达12%。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松花江以北、呼兰河以西、肇兰新河以南、肇东界以东约5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水面率达到12%,构建一座“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崭新北国水城。其中,松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江北,总面积为11 000公顷,呼兰河口湿地也正处于恢复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建成后的“北国水城”,将呈现“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都市田园”风光,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典范。

“尽可能用最自然的手段恢复自然生态”。按照这一理念,“北国水城”重点项目金河湾在开发建设中,尽可能不使用砖瓦、钢筋、水泥。通过向植被完全遭破坏的5个取土大坑中注入江水、引进水草、荷花等水生植物,5个春色盎然的人工“瑶池”脱颖而出,沟渠相连;在荒滩上铺满细细的江沙,造出一片金色沙滩;在过去被江水冲刷侵蚀严重的江岸边,以碎石成阵铺就护岸,不仅环保,还恢复了自然江岸的风貌;滩岛中的路径要么是原木搭建、要么是石头铺就……

万绿丛中千紫绽放,碧湖翠岗在水一方。如今的金河湾以一岛、二滩、三岗、四园、五池、六洲面目示人,成为河谷森林、疏林草地、绿洲、沙滩、湖泊小溪、湿地风光,以及水生、陆生奇花异草色彩美景不断变幻的亲水空间,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典范。

截至目前,“北国水城”建设已完成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银水湾支渠、长盈渠利民示范段等已近竣工,完成工程投资10.8亿元。万宝、东方红段超级堤防暨景观大道工程将于年底启动。预计总投资达106.5亿元的松北灌排体系及水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于2012年全部竣工。回眸这段夜以继日的时光,哈尔滨市水务局水务投资公司总经理苏衍坤深有感触:“时间不够用啊,为了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作息时间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从‘早九晚五’变成了‘早五晚九’。”身体虽累,却充满工作的成就感。

以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为载体,建好战斗堡垒,为各项战略目标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发展方向确定后人是决定性因素。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只有建立起一支素质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才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年来,哈尔滨市水务局以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文明单位建设为统领,以现代水利建设为主线,以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体系,抓班子带队伍,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比、赶、超”的发展氛围和空间。

刚刚成立不久的磨盘山水库管理处,以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为契机,将职工思想统一到人人争先,人人创优的建设上来,并结合不同身份职工的实际,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团员模范岗”和“职工职责岗”,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使每个职工都能干有榜样、学有样板。管理处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打造一流的班子、建造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营造一流的氛围、塑造一流的形象,在这里既是口号,更是全体职工的前进方向。

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通过开展岗位明星、效率明星、服务明星、质量明星评选,文明处室、文明“窗口”、文明个人评比,以及职工岗位练兵等项活动,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向新阶段。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2009年,水资办主任纪取文被授予全省“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水政监察局明确水政监察“四为”服务宗旨,即“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水务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创建水行政文明执法窗口,提出“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工作透明,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到水事案件,12小时内受理,30个工作日内结案。按照“边建设,边执法”的原则,做到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与水行政执法两不误。同时还采取了以促进学习为目的的“周小考,月大考,季评比”的学习考核办法,并及时张榜公布成绩,对考试成绩后三名提出警示。

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生存,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为惠及民生探索新路

在哈尔滨市委中心组学习的会场,博士后出身的哈尔滨市水务局局长赵登峰站在讲台上鲜明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加入WTO后对哈尔滨水务管理体制的思考》。言简意赅地点出哈尔滨市水务管理不相适应的方方面面,清晰地勾勒出了水务领域发展的趋势。明确指出破解哈尔滨水务管理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理顺政府、企业和服务对象三者关系。

理论来自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盘活水务存量资产,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社会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模式,市水务局大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8年成立国内第一家水务投资公司,搭建了哈尔滨市水利项目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标明确清晰:三年内,承担2个大型水利工程,盘活50%以上国有优良水务资产;五年内,公司注册资本增加一倍,扩展为集团公司,争取成功上市。以运行水务资产为核心,全面承担水务工程建设,发展绿色生态农副产业链条。同时,涉足多种行业的水利产业带,实行跨省市经营,为快速筹集水利建设发展资金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29亿元。今年经过多方努力,向国家农业开发银行争取水务建设项目贷款85亿元,承担了“北国水城”和110公里超级堤防及友谊路延伸至群力大桥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河道采砂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成立采砂协会,规范采砂行为,遏制了私采、滥采现象。采砂管理费从“强制征收”变成了“主动上缴”,收缴率提高了3倍。目前已收缴采砂管理费近300万元。

——对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拆分重组,组建了国内第一家水务科学研究院,实现了事企分开,为加强水务科学研究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扫清了体制性障碍。

——按照国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探索城乡统筹、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执法体系,成为水利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水利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并于2009年正式组建了水政监察局,进一步加大了水政监察执法力度。

——对全市138家水管单位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了基层水管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生存困难的问题,为水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完成27个灌区水价改革,占全市灌区总数的38.6%,理顺了农业用水价格,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区服务水平,促进了灌区可持续发展。

……

一连串漂亮的“组合拳”为服务民生提供了保障,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惠及百姓。龙凤山等五大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了灌区灌溉保证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根据三年来连续发生严重旱情的实际情况,市本级累计投入抗旱引导资金1.2亿元,吸引各类抗旱资金8.56亿元,新打抗旱水源井4.6万眼,确保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饮水安全工程826处,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59.3%;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

翻开哈尔滨未来发展画卷,一个崭新的“松花江时代”呈现面前,以水为纲,以水定城,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全方位发展模式跃然纸上。

松花江,这条滋养着龙江大地的母亲河,正以包容开放的胸襟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静静地地倾听着她的儿女演奏出的华美乐章!

猜你喜欢
水城北国水务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水城扬州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北国红豆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