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瑞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 100007)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
胡文瑞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 100007)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低碳、洁净、绿色、低污染的特性,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是常规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阐述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进展,指出了国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基础、发展条件、开发理论认识、开发技术体系和开发对策,以及中国天然气开发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中国;新能源;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
新能源主要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目前正在开发利用或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新能源是理想社会的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新能源的发展将成为一个国家再次成功的象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属于新能源的一部分.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低碳、洁净、绿色、低污染的特性,开发技术趋于成熟,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范围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是常规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目前的经济基数条件下,转变认识,研发低成本配套技术,推进开发利用,是一项重大战略选择.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指尚未充分认识、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进行开发的一类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气(致密砂岩气、火山岩气、碳酸盐岩气)、煤层气(瓦斯)、页(泥)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水溶气、无机气及盆地中心气、浅层生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埋藏、赋存状态与常规天然气资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的差别在于资源的“低品位”.
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这是由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过程性概念”,特别是当技术成熟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可转化为“常规资源”开发.在以下“4种情况”下任意一种均可实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向“常规资源”的转换:(1)主体开发技术达到常规程度;(2)开发方式具备规模化、集约化特性;(3)油价稳定在60~80美元;(4)“后石油时代”,石油资源量开采的减少.
如果说煤炭是高碳,石油是中碳,那么非常规天然气是最现实的低碳资源.其特性:(1)分子结构简单,80%~99%是甲烷气体;(2)热值高,每立方米甲烷气体的热值为50 200kJ;(3)低碳,减少了高碳排放的机会;(4)低污染或无污染.因此,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是利用低碳资源的最佳选择.
美国学者罗伯特[1]指出,“人类将首先进入天然气时代”.全球天然气时代仅仅处在萌芽时期,开发利用类似“香水”.石油已进入了后石油时代.全球能源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将转变为更清洁、更环保、分子结构更简单的天然气时代.
固体燃料(木柴、煤炭)延绵几千年,液体燃料(石油)使人类过渡到“现代社会”,天然气燃料(包括氢气)将把人类带进“能源气体”时代.有可能首次将人类文明过渡到未来数千年完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人类记载,天然气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公元前11世纪-711年,西周时期的《易经》).天然气在地球上已自然冒了800多年.有煤炭的地方就有天然气,有石油的地方也有天然气,而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有煤炭和石油.天然气比煤炭和石油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近10a,全球找到37个大气田,是找到大油田的3倍多.目前发现和估计的天然气储量是石油的5倍多(美国国会听证资料).研究证明,天然气不一定完全是生物起源,也可能是无机生成,可以再生.在预见的将来,天然气将供应全球80%的能源(美国国会资料).宇宙物质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地球里面的水和石油全部抽出来,与气体比只是一个液滴.而巨大的地球(固体)里被气(天然气)充满.地球外被氢气环绕,氢气在空气中占90%,在水中和石油中占70%.
(1)全球变暖,环境污染,主要是CO2排放造成,而排放的主体是煤炭和石油,其主角又是发电厂和汽车.(2)煤炭的开发利用,在全球就技术而言,基本停留在19世纪水平.其污染给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使社会、环境和经济成本上升.估计其影响,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大衰退.(3)全球石油储量自然递减,需求连续10a增长,从而导致价格不断上升,加剧了地缘政治的冲突,促使经济收缩,造成社会不稳定.(4)能源对经济的影响不是中性的.中国重新“和平崛起”的关键和成败取决于新能源的有效替代和转换.
据权威估算,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4.56倍.目前,全球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迅速上升到3 242亿m3/a(据中国首次非常规油气资源国际研讨会资料).非常规天然气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能源新力量.全球非常规天然气总资源量约为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1.65倍,其中天然气水合物所占比例最大(2 0 1 0年休斯顿研讨会资料).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中国、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56.3×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主要分布在北美、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和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实现煤层气的商业化开发.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1012m3,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气的总和.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以及拉美等地区.页岩气特点(2010年休斯顿研讨会资料):(1)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海相地层;(2)沉积厚度大,一般约为300~500m,单层厚度大于50m;(3)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在2%以上,成熟度为1.4%~3.0%;(4)开采寿命长,一般为30~50a,有些可达80~100a.
美国是目前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2008年页岩气总产量600亿m3,预计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2 800亿m3.致密气是指渗透率小于0.3μm2的天然气资源,包括致密砂岩气、火山岩气、碳酸盐岩气.全球致密气资源量约为209.72×1012m3.目前,世界上技术可开采的致密气储量约为(10.5~24.0)×1012m3.全球已发现有致密气的盆地70个,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致密气开发最成功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2008年,美国年产量为1 757亿m3,约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30%.2009年,中国年产量约为150亿m3.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类似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固体瓦斯”、“气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据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研究结果,全球陆地总资源为2.83×1015m3,海洋为8.5×1016m3,相当于已探明化石燃料总含碳量的两倍多,资源巨大,储采比至少是1 000a.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单位体积的水合物分解至少可释放160个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常规天然气的2~5倍,是煤碳的10倍.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在研究利用问题.
表1 世界主要国家煤层气资源储量
图1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油气资源的比例
2006年以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主要方式是小公司决策.之后,国际各大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兰、康菲、BP等)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合作等方式介入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并已经成为开发的主角.2009年,美国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达到6 240亿m3,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其主要贡献是非常规天然气,其年产量已达到2 917亿m3.美国是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领军国家.近7a来,中国天然气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其中非常规天然气占很大比例.2009年全国天然气年产量已达830亿m3,与2002年比较,增长了2.76倍.
以美国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经过近30a的不断探索,形成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技术体系.中国在致密气开发走在世界前列.其关键主体技术包括:(1)非常规天然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2)致密砂岩气藏精细描述技术;(3)非常规天然气地震勘探开发技术;(4)丛式井、水平井、羽状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5)多井、多层压裂改造增产工艺技术.
可见,致密气开发成功的关键:低成本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管理体系.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包含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达280.6×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1倍(见图2).目前,中国的致密砂岩气已经进入规模开发阶段,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起步;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也正逐步展开.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的地质特点:(1)南北中广泛分布;(2)深中浅层系复合;(3)海陆相沉积兼有;(4)储层物性复杂;(5)一般与常规油气共生共存.
图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对比(单位:1012m3)
中国致密气远景资源量约为12.0×1012m3,占天然气总资源量(56.0×1012m3)的1/5以上[2].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塔里木及准噶尔等10余个盆地,其中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最为丰富(见图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总资源量约为10× 1012m3,探明约为3×1012m3.其中,苏里格2.2×1012m3(基本探明),大牛地气田3 522亿m3,榆林气田1 807.5亿m3(致密气占50%),乌审旗气田1 012亿m3,神木气田940亿m3,米脂气田358.48亿m3.目前,这些气田正在扩大勘探.
2009年,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总产量为133.82亿m3(不包括榆林27亿m3的常规砂岩气).其中:苏里格气田80亿m3,大牛地气田19.6亿m3,榆林气田54.59亿m3(致密气约占50%),乌审旗气田1.6亿m3,米脂气田5.02亿m3.另外,神木气田目前正在试采开发阶段,即将投入正式开发.
表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与产量统计(2009年)
图3 中国致密气资源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气田.2009年,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基本探明储量2.2 ×1012m3.2010年,储量将达到2.7×1012m3,是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天然气气田.2009年,苏里格气田天然气产量达到80亿m3,2010年产量将突破100亿m3,规划到2015年建成249亿m3的生产能力,就单个气田而言也将是最大的气田.苏里格大气田是京津地区天然气供应的主力气源,可以稳定供气30~50a,甚至更长时间.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大.最新评价结果显示,川西侏罗系与上三叠统天然气资源量为(1.8~2.5)×1012m3,探明储量约为2 200亿m3,仅占资源量的10%左右.2009年,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产量约为20亿m3.
中国埋深小于2 000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 1012m3(见表3).1 500m内可采资源量达10.9×1012m3[3].煤层气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沁水、二连、海拉尔、豫西、徐怀、宁武一带;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一带;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塔里木、三塘湖、准噶尔、吐哈一带;南方主要分布在川南黔北、滇东黔西一带(见图4).截至2009年,全国地面煤层气钻井总数达3 972口(探井675口,开发井3 297口),其中羽状水平井85口,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和山西沁水盆地;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为1 852.4亿m3,资源探明率为5.0‰;煤层气地面产能达到25亿m3/a,产量为10亿m3/a.初步形成了高阶煤低成本开发技术体系,包括煤层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羽状水平井技术、排水采气技术、低压集输工艺技术等.
2010年,煤层气规划产量100亿m3,其中地面开发50亿m3、井下抽采50亿m3;2020年产量300亿m3;2030年产量500亿m3.
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30亿t,井下瓦斯抽采量达到61.7亿m3,全国煤矿灾害死亡人数共计2 631人,其中因瓦斯灾害死亡750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987人,首次降到1以下(见表4);瓦斯利用率还很低.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煤层气开发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表3 中国各地区煤层气资源量统计
图4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表4 中国煤炭产量与百万吨煤死亡率对比结果
页岩气资源广泛分布于海相、陆上海相沉积盆地,在全国范围内各地质历史时期都存在页岩气资源(见图5).中国海相地层沉积面积达300万km2,其中陆上海相沉积达280万km2.根据中国石油2006年的研究,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为100×1012m3.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和准噶尔等盆地的边缘斜坡部位具有很好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前景[4].近期有利地区页岩气资源量约为30×1012m3(见表5).
全国在多个含油气盆地发现页岩气资源.凡是有天然气生成的盆地,理论上讲都应该存在页岩气.严格意义上讲,是页岩中生成后未运移出去和残留于页岩层的天然气.中国页岩气成藏与基本地质特点为:(1)分布约占国土面积的1/4;(2)储层厚度大,单层厚度为20~500m(100~850m);(3)成熟度高,一般大于1.0%;(4)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质量分数一般大于2%.
“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基本形成了共识.中国石油旗下的西南油气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和煤层气公司,已投身页岩气的勘探评价,并与壳牌、康菲、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及试采开发.目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天然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在重庆市綦江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2009年11月,中国石油与壳牌合作开发的中国首个页岩气合作项目即《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项目》在成都启动.2010年,在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云贵地区开辟两个页岩气开发试采示范区.
图5 中国主要盆地页岩气分布
表5 中国页岩气有利区资源分布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青藏高原、东北冻土带,其中以南海海域资源潜力最大.据国土资源部专家初步估算,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700亿t油当量;“在我国南海至少有450亿t油当量”[5].实际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只有几年,仅投入很少的工作,但在台湾东南和西南近海海底、西沙海槽、青藏高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显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良好前景.天然气水合物是我国天然气的后备超级资源库,将对我国未来能源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目前还看不到开发利用的前景.
中国水溶气广泛分布于中、新生代地层中.预测全国水溶气资源量约为45×1012m3[6],其中东部远景资源量为19×1012m3.四川、松辽、渤海湾、琼东南、鄂尔多斯等盆地具有勘探水溶气的较好前景.中国松辽、渤海湾、苏北、东海、珠江口、莺歌海等盆地,共发现28个无机成因的CO2气田,其中万金塔、黄桥等气田已开发,并已取得效果.同时,在松辽盆地的三肇凹陷、渤海盆地的黄骅凹陷151气藏及东海天外天构造,也发现了无机成因的甲烷天然气.但是这些资源都还没有真正的投入开发.
自1907年以来,中国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勘探开发认识、技术和经验,完全可以创新、复制应用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上.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中国石油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模式、管理经验及成功对策,为非常规天然气发展创造了条件.加之,借鉴国际石油公司先进的技术,同时合作开发积累的认识、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石油在某些领域已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如致密气开发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已经趋于成熟:(1)与常规天然气虽有差异,但在成藏、开采机理上基本相似;(2)与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技术接近,可以移植、复制并改造;(3)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常规天然气管道、销售网络基础设施;(4)国家大力支持,已出台并将继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5)国外已形成了多项低成本技术,可借鉴.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在勘探、地质、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认识.(1)致密气(砂岩、火山岩、碳酸盐岩)理论认识.超高建设型大型河流三角洲、低速变形流动、3个重新认识、二元攻关理论、超浅层侵入相火山岩、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多期聚散成藏理论.(2)煤层气开采机理及理论认识.排采“双驼峰”曲线理论、物理吸附说、面积降压平稳排采认识、等温吸附模型、低煤阶煤层气分形吸附模型、“五段两点法”管理.(3)页岩气形成机理及理论认识.泥岩裂缝孔渗形成概念、泥页岩裂缝性成藏认识、游离方式赋存说、海相优于陆相的认识、生物和热成因认识.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初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有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1)煤层地球物理识别技术;(2)煤层钻完井技术;(3)羽状多分枝钻井技术;(4)排水采气技术;(5)水平井钻井技术;(6)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7)排水采气技术低压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等.
中国致密(低渗透)天然气开发探索形成了一套致密砂岩气田有效开发主体技术、特色技术和适用的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有:(1)高精度二维地震技术;(2)富集区优选、井位优选技术;(3)快速钻井及小井眼钻井技术;(4)适度规模压裂技术;(5)井下节流技术;(6)排水采气技术;(7)分压合采技术;(8)地面不加热、低压集气、混相计量技术.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开发模式或示范区,其核心是低成本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1)苏里格模式(致密气):低成本、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市场化;(2)苏南合作模式(致密气):低成本、程序化、效率;(3)沁水模式(煤层气):低成本、数字化、经济有效、规模开发;(4)韩城模式(煤层气):低成本、成组水平井、丛式井、节能;(5)云贵示范区(页岩气):低成本技术、管理示范;(6)川南示范区(页岩气):低成本技术、经验示范.
总体而言,对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国还在谋划和起步阶段.根据国际成功的经验和中国近些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实现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长远开发大计,主要对策[7]:(1)制定国家发展规划战略;(2)国家层面主要是制定扶持政策;(3)小公司决策方式是一条重要途径;(4)大公司以小公司决策方式开发低品位资源也是一种方式,优势互补;(5)低成本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管理体系是唯一选择;(6)关键技术攻关必不可少;(7)颠覆传统规则,制定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新规则;(8)完全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受区域经济条件、资源供应、管网建设、天然气消费、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目前看,中国天然气发展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1)天然气在人类生活中是个奢侈品,天然气是富人的标志.全球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年占比例很小.中国经济状况还达不到广泛使用的条件.(2)新能源是个相对概念,在中国天然气属于新能源,而在北美、欧洲就不是新能源.既然是新能源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可能发现几个大气田就能广泛覆盖消费.(3)天然气规模化消费的基础条件是管网的高覆盖,美国天然气管网50万km2,覆盖到了乡村,中国只有3万km2.预计到2020年前,中国将共铺设约5万km2的天然气管道[8].因此,中国要达到美国的条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仅靠几个公司解决不了广泛覆盖,而且资源也有限.(4)天然气消费的调峰是一大难题,如北京冬季日用气是5 000万m3,而夏季只有300万m3,巨大峰谷差依赖巨大的储气库,大港约30亿m3储气库,远远解决不了调峰问题,况且储气库就不可能盈利,至少目前不可能盈利,而美国有400余座大中型储气库保证消费.(5)中国气价混乱,上海天然气消费有5种价格,西气东输有三种价格在一条管道运行,土库曼气2.0元多,塔里木0.6元,长庆0.8元,国内气远远低于国际气价.管道输送基本上是微利,类似慈善事业.国内老百姓对天然气寄托厚望,而且价格越低越好,认为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最好是免费消费.(6)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在中国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低碳能源在中国还是一个理想状态.据权威机构预测,2050年全球能源80%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只占10%左右.中国情况更不能例外.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能在短时期改变.(7)中国天然气消费国际化是个大趋势,中土线((300+100)亿m3)、中缅线(100亿m3)、中俄三条线、伊朗—巴基斯坦—中国线(筹划中).LNG规划和建设,在沿海分布有9座LNG接收站,约3 000多万吨,相当于天然气400亿m3,主要是中国海油(约2 000万t)、中国石油(约900万t)、中国石化(约300万t)承担.上述能源供应结构政治、经济风险极大.
2020年,我国天然气发展规划目标:预测产量将达到1 800~2 200亿m3,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3%将上升到8%~12%,届时,中国将进入天然气生产大国行列,非常规天然气将是重要的贡献者.以苏里格大型气田为代表的致密砂岩气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沁水、渭北、三交等煤层气田已进入规模建设期.四川、云贵等南方地区的页岩气开发已开始示范性起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众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成为角逐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主角.
(1)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4.56倍.目前,产量迅速上升到3 242亿m3/a.非常规天然气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能源新力量.国际各大油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合作等方式介入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并已经成为开发的主角,逐渐形成了非常规天然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气藏精细描述、钻井和增产工艺等技术组成的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工艺技术.
(2)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包含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达280.6×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1倍.中国的致密砂岩气已经进入规模开发阶段,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起步;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也正逐步展开.
(3)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已经趋于成熟.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地质、开发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认识,初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有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探索形成了一套致密砂岩气田有效开发主体技术、特色技术和适用的配套技术体系.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开发模式或示范区,其核心是低成本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管理体系.但受区域经济条件、资源供应、管网建设、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
总体而言,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还处在谋划和起步阶段.国际成功的经验和中国近些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都为实现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长远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虽然是个难题,也有较长的过程.但是,已经成为主战场,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1] RobertI,Daniel Y.America's natural gas revolution-A'shale gale'of unconventional and abundantU.S.gas is transforming the energy market[N].The Wall StreetJournal,2009-11-2.
[2] 王金琪.中国大型致密砂岩气含气区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0,20(1):10-16.
[3] 刘成林,范柏江,葛岩,等.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前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5):26-29.
[4]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4,24(7):15-18.
[5] 张洪涛,张海启,祝有海.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中国地质,2007,34(6):17-19.
[6] 关德师,牛嘉玉,郭丽娜,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120.
[7] 胡文瑞.非常规天然气的非常策[J].中国石油石化,2010,7:28.
[8] 胡见义.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天然气工业,2006,26(7):1-3.
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China/2010,34(5):9-16
HU Wen-rui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Beijing100007,China)
Characterized by low-carbon,cleanness,greenness and less pollution,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new energy resource in today’s world.Being abundantin their reserves and the developmenttechnique being available day by day,they are the mostpractical substitutes for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world’s energy makeup.China is rich in 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with enormous developmentpotential.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and in the world and in China,points outthe resource basis,the conditions,the theoretical perception,the technology and the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of 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China,reveal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ir development,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of the resources in China.
China;new energy;no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resources;development;utilization
book=9,ebook=262
TE02
A
1000-1891(2010)05-0009-08
2010-08-22
胡文瑞(1950-),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和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