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岳丹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系,福建龙岩 364021)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其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中美两大建筑集团为例。
中建总公司是我国建筑企业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企业规模、技术力量,还是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由于中建总公司的劳动力投入非常大(是福陆丹尼尔的9倍),造成人均营业额仅是福陆丹尼尔的1/20,技术装备率则是对方的1/87,人均利润更是有120倍的差距!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其突出原因就是机械化施工水平和施工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低,这已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瓶颈问题。
表1 中、美两家大型建筑企业某年部分统计数据比较[1]
通过以上技术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中外建筑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如下[2]。
国外建筑企业具有较多“精一门、通两门、懂三门”的一专多能人才,人才使用机制合理,工资待遇高,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而我们的建筑企业人才则是“大的不强、小的不专”。
国外的企业有“合理索赔、合理避税、调整价格”等多种盈利手段。而我们的企业盈利途径单一,“压价、垫资、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压级压价、索要回扣、垫资接工程”被业内人士称作“架在建筑施工企业脖子上的三把刀”。大批建筑企业资金极度紧张,再生产难以为继。
国外的企业之间是通过合同协议来调节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善。而我们是多个主管部门都可用行政权力介入建筑业,使之成为一仆多主。建筑工程款拖欠严重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业主、施工单位、分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和劳务队伍之间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债务链。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加紧各项工程建设,建筑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大批高、难、精的项目彰显出建筑业的总体实力,但建筑市场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内在机制不顺,缺乏竞争活力与动力,经营行为重大决策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目标考核及责任追究不能实施到位。企业技术进步能力不足,技术素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参与国际竞争缺乏应有的优势。代表行业先进技术水准的大型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社会负担重,经济效益滑坡,走向市场步履艰难。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和强大技术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偏少,企业管理水平较低。[3]
缺乏国际经营承包经验,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严重缺乏。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一些从业人员因循守旧,已显现出对新经济状态的诸多不适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受地区封锁、行政垄断的影响,难以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全国统一、开放、体系完备、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难以形成。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投资巨大,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而且风险损失严重,我们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能力。
招投标行为不规范。企业为了生存,违心地接受垫资、压价、保证金等苛刻条件承接任务。政府投资的项目,造价站按定额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政府财政部门首先要狠砍一刀降幅10%;招投标时企业再根据最低价中标的规定自己再砍一刀,造成实际中标工程价低于工程定额预算价达20%~30%。中标后业主又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签订合同,随意增加阴阳合同和霸王条款。企业迫于无奈,为了不亏本,中标的工程势必偷工减料,造成质量安全隐患,缩短了建筑物使用寿命,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
垫资施工的工程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普遍要求垫资施工,许多工程一般都要完成基础地下室工程后,从上部工程施工起才按月进度支付当月工程款的85%,或是不按合同进度规定拨付工程款;有的工程竣工后还预留15%,超过了预留5%质量保修金的规定,变相拖欠工程款,给施工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竣工工程决策难业主故意拖延竣工工程的决算审计,造成一年建成的工程三年审计不完的不正常现象,不少业主以此来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
清欠还款协议落实难。许多企业在政府协调下签订的还款协议迟迟得不到落实,企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的交通、教育建设项目拖欠资金数额较大,还款无期。
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依然要走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是否拥有必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当前业务不太饱满的情况下,应考虑人才储备计划,招贤纳士,等待机会。相对于以前业务单一的施工企业而言,开发前期策划、设计、项目管理及实施等人才将是要重点考虑的,一是业务扩展或转型的需要,二是为适应今后总承包企业资质改革做好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制度建设也是迎接机遇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的业务、新的投资方向,原有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可避免地会显现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又能管控的制度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的支持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等,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来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建立并完善全国统一、开放、体系完备、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应努力从施工承包向勘察、设计、施工承包的工程总承包转变。招投标方面,应摒弃不合理的最低价中标法,综合考虑承包商的技术等级、企业信誉、工程质量等因素,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方法,选择最适合承接该工程的企业。发包方应提高自身信用程度,及时支付工程款。建立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改变一仆多主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最能灵敏地反映经济的繁荣和萧条,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建筑企业应吸取外国建筑企业的先进经验,正视自身不足,积极地改进和发展。面对已经到来的国际化竞争,我们建筑业应改革企业制度、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市场、推进建筑科技进步,以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张巍,赵彬.中外国际承包商的差距与发展对策[J].建筑经济,2007(17):14.
2 李进峰.中小建筑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5(1):8.
3 曹兆劲.中国建筑企业现状与发展分析[J].广东科技,2006(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