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使城市从能源的纯粹消费者逐步转变成能源的产生者,这意味着一场巨大的革命
从人类的城市史角度来看,在工业化之前人类的城市其实是绿色生态的,当时的城市实际上为农村服务的农村贸易或体现为政权的中心,但是仅300年的工业化历史就使原来的绿色城市变成了灰色的城市。尽管目前全世界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50%,但是城市却消耗着我们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排出了85%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城市本来集中了人类绝大部分梦想和杰作,但是到现在为止城市却变成了毁灭地球最强有力的武器。人类的文明发展将如何走?解铃仍须系铃人,还必须要从进化了五千年的城市入手,使其因工业化而呈灰色的城市重新变为绿色的城市。人类对自己的家园有着那么多的梦想,形成了无数的乌托邦,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深圳作为我国先试先行的先锋城市,30年前在这里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30年之后又在这块土地上重新思考中国的城市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此刻这个先行先试的城市再次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依托光明新城的实践力求来为全中国的城市发展方向开创出一条先试先行的绿色之路。这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也具有实践的意义。
在我国如何实践和推广生态城市?可将其概括为三个要素:第一,目标定位;第二,城市规划;第三,合理的实施办法。即目标、规划和实施。
以我国和新加坡合作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为例,这个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可概括为贯彻“三可”原则。一是目标的构成应具有可约束性。也就是能用这个目标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实践生态城,对社会各界有约束力,也体现道德和责任的双重含义。二是目标可分解性。指标体系不能停留在政府层面,必须把这个指标体系从城市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社区,社区分解到家庭,直至作为社会最基础细胞的家庭等都为绿色发展增添动力;同时从行业到企业也可以进行分解,能促使各种社会活动者和全体市民都参与到生态城发展中来,这样生态城市的目标才能达成。三是指标体系的可实践性。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可运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一种是展望未来的高技术,第二种是成熟、成本较低的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第三种是可以普及的、人人可以掌握的技术,技术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发挥出绿色的功能。
中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经济高效循环、区域协调融合四大目标。在这四大目标里再分层次地进行描述。如生态环境健康目标可再细分为自然环境良好、人工环境协调等,社会和谐发展细分为生活模式健康、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等,经济高效循环细分为经济发展持续、科技创新活跃、就业综合平衡等,区域协调融合细分为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等。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要把以生态城为理念的指标与现有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相衔接,包括反映生态城建设新进展新要求的发展型指标,提升传统城市规划中相关标准的提升型指标,保留传统城市规划指标精华的继承型指标。中华文化非常讲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因此要继承一些城市规划的指标精华,如城市紧凑型指标。在这些传统的指标中间不符合绿色生态标准的就要提升,然后更加重视远景,放眼全球,修订出那些远景发展指标,也就是说把继承、提升、发展的各类指标进行归纳。(见图1)
图1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目标和过程相结合,因为在我国目前有两类生态城市:一类是像天津中新生态城,是在非常荒芜的盐碱地上重新建设的卫星城。而另一类是在原来的工业区或是城区的基础上进行转型改造,在这两类功能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式的空间重构,中国大多数的生态城都属于后一类,这一类应该称之为目标管制加上过程调控,即有了一个渐进性的生态城建设目标后,还需要一系列的过程控制手段来促使目标达成。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经过定期评估及依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修正。这些原则体现了中国生态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见图2)
图2 中新生态城的目标型和过程型指标
中新生态城关键指标体系中在维持自然环境良好这一指标层选取了区内环境质量达标率和自然湿地净损失率两项指标。具体为:
* 区内环境质量达标率指区内空气、水体、噪声、饮用水水质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1等环境质量的达标率,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环保部门,指标要求为100%;
* 自然湿地净损失率指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国土和市政园林部门,指标值为0。
但另一项传统的环保指标——蓝天的天数——不具有可分解性,不可以分解到每个家庭,而不具有可分析性的指标因没有太多的价值未被选用。(见表1)
从人工环境协调指标层来看,有绿色建筑比例,本地植物指数,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具体为:
* 绿色建筑比例是为生态城设立的特色指标,是指区内绿色建筑占建筑物总数的比例(临时建筑除外),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城建部门,指标值为100%;
* 本地植物指数指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农业、市政园林部门,指标值为不小于0.7;
* 人均公共绿地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小公园等用地。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城建、市政园林部门,指标值为人均不低于12平方米。
除了本地植物指数不具有可分解性外,其它指标都具有分解性。
从生活模式健康指标层来看,有日人均生活水耗、日人均垃圾产生量、绿色出行所占比例等指标。具体为:
* 日人均生活水耗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平均耗水量,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统计部门,指标值为每人每日不超过120升;
* 日人均垃圾产生量指每人每日生活垃圾平均产生量,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市政环卫部门,指标值为每人每日不超过0.8千克;
表1 中新生态城部分关键指标的确定
* 绿色出行所占比例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出行人数的比例。绿色出行主要统计区域内人的出行选择除小汽车以外的一些污染小、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比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这里主要指在生态城区内的出行,区外的出行不列入统计范围。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统计、公安交管部门,指标值为不低于90%。
从基础设施完善指标层来看,有垃圾回收利用率、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政管网普及率、步行500米范围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无障碍设施率等指标。具体为:
* 垃圾回收利用率指回收利用垃圾占垃圾总量的百分比,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市政环卫部门,指标值为不低于60%;
* 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区内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工业及医院等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占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市政环卫部门,指标值为100%;
* 市政管网普及率包括供排水管网、再生水管网、燃气管网、宽带网、电力电缆、供热管网等的普及率,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市政、城建部门,指标值为100%;
* 步行500米范围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指区内步行可达范围内拥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占居住区总数的比例,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城建部门,指标值为100%;
* 无障碍设施率指区内公共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中,拥有达标无障碍设施的公共设施所占百分比,本项指标数据来源为城建部门,指标值为100%。
基础设施完善指标中的绿色出行所占比例对规划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记得五、六年前深圳福田区和上海浦东陆家嘴片区做规划的时候,当时中规院和其他机构的专家都为这两个区域的规划编制了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专业规划,也就是在这两个人流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但是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这两个规划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他们认为在现在汽车化的时代怎么还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呢?把这看成是一个落后的象征,结果在实施时把它取消了。很多外国旅游者到了陆家嘴,发现从区内从一个大楼到临近的大楼居然没有人行道可走,不由得感慨,难道市民从这个大楼到100米外的另一座大楼还要坐小汽车吗?这给了我们一个严重的警示,这样的规划是荒唐的规划。现在上海规划局对区内的交通系统重新做了调整,规划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绿色出行意味着人们的出行尽量不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步行和自行车道上规划和建设花更大的精力,使城市的交通绿色化,才有可能使整个城市绿色化。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机动化和城镇化重合的过程,一不小心就可能步入美国城镇化的模式,美国的城镇化蔓延就是在机动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欧盟很多城市是紧凑型的城市,是因为他们的城市化在前,机动化在后。美国是城市化机动化同时发生的国家,中国很不幸也在同时发生。所以中国要抢在人们习惯使用小汽车之前来使绿色交通重新进行普及,重新占据主要交通工具的地位,这样才能避免走上美国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基础设施完善指标层中的另一个指标垃圾回收利用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垃圾回收利用现在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把垃圾作为一种纯粹的废弃物集中处理,使人均日垃圾量达到3-5公斤或更高。另外一种处理模式是将垃圾用真空管道输送以达到集中处理的目的,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真空管道输送最早出现在瑞典,但是把垃圾在真空管道输送需要非常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且要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如果把什么垃圾都往管道里塞,这个管道肯定要堵塞。在SARS流行期间,北京市把住宅区楼道垃圾输送通道全堵死了,原因是这些垃圾通道都成为了藏污纳垢、病菌繁衍滋长之地。所以解决我国的垃圾处理问题,离不开贯彻垃圾分类减量化、重新使用、重新循环,即“3R”的原则。
中新生态城关键指标体系中还有另外五个重要的指标:
一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具有保障性质的住宅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指标值为不低于20%。尤其像深圳或其他一些沿海城市,外来人口比本地人口还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住房制度要紧跟上现实的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外来民工用房,在居住需求的刺激下小产权房就会蔓延滋长,所以应该主动考虑城市中应有能满足不同阶层住房需求的安排。
二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指标值为不低于15%。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生物能等可在自然界再生的能源。工业化之后城市成为能源消费的重点,但是生态城使城市从能源的纯粹消费者逐步转变成能源的产生者,这意味着一场巨大的革命。除目前正在使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还有电梯的下降能外,还可以在城市的新建小区里把这些能源,包括垃圾产生的沼气能组合联接起来,在小区内形成一个微电网。这个微电网首先供应小区居民所需电力,多余的反馈给大电网,小区用电高峰时再由大电网补充。电动车正在快速发展,今后家用电动车可以接入社区微电网成为微电网的稳定器和蓄电池,通过每个家庭一辆电动车的蓄电能力使微电网的能量在一天24小时得到均衡,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说一个小区或一个新城能够这样做,推而广之,城市在能源上是可以逐步达到自给的。
三是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除新鲜用水之外的非传统水源水(包括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等)在生态城用水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指标值为不低于50%。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面临缺水,而且绝大部分是水质性缺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水生态优化和修复,使宝贵的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起来,这是我国城市用水摆脱对外部远距离水源的依赖,尽量减少那种既破坏生态又浪费能源,更消耗耕地的远距离调水的方案。这样就可以形成城市、区域乃至全国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只有一条长江可以向外调水,但如果持续大规模调水,用不了多久长江也会成为一条干枯之河,到那时又从哪里长距离调水呢?所以,那些一门心思着眼于长距离调水的专家要认真反思一下。
四是每万劳动力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指每万劳动力中参加研究与发展(R&D)项目、以及R&D项目管理和直接服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按全时人员折算的人年数。这是反映从业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和从事研发活动时间的综合指标,指标值为不低于50人年。
五是就业住房平衡指数,指本地(这里指天津生态城)居民就业人口中有多少同时在本地居住,是衡量居民就近就业程度的指标,指标值为不低于50%。在天津生态城采用就业居住比,具体为本地居民本地就业人数与本地居民中的可就业人口数之比。就业居住比越高,说明就近就业比重越高,对外出交通的需求就越少。
与常规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能源结构,绿色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环保建材的使用等,可以保证规划建设实施后二氧化碳少排80%。其中45%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贡献,24%来自绿色交通的实施,5%来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按照规划建设实施的生态结构,其中的绿地,屋顶绿化和水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折算成少排碳的比率为6%。按照不同的二氧化碳少排率进行计算,根据生态城碳少排的潜力,以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值定为150吨-C/百万美元,低于加拿大同期的排放强度,与美国接近。中新生态城所建立的关键指标都处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最先进指标的行列,也是可以实现的。
图3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
英国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发源地,率先公布了国家生态城的发展战略草案征求全社会的意见。尽管英国各地对此草案反映不一,但是这个纲要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因为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如何编制,英国人的思考是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在交通方面要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在交通规划中把步行和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作为整体的重点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住宅的规划和区位设置的标准具体为:十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能够抵达公共交通的发车点和地铁口,邻里社区的服务设施应该齐全,绝对不能出现依赖小汽车的规划模式和空间布局。生态城镇的规划设计目标必须是至少能够减少50%的小汽车出行,这是一个硬性指标,对我国很多城市都是重大的挑战。
二是在土地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市内部尽可能实现混合的综合商务和居住功能。只要没有噪音、污水、空气等的污染,各种产业与居住功能应该在空间上尽可能的混合,彻底消除1977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钟摆式交通出行模式,而在服务设施上要建立可持续的社区,能够提供为居民的幸福、富裕、健康和愉快的生活有所帮助的设施。
三是在绿色基础设施方面要求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低于总面积的40%。这40%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人人可以进入的高质量绿色开放空间,当然这40%中也包括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尽可能使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将更为广阔的乡村田园连在一起,这就能实现100多年前霍华德提出的城市内“田园之梦”。绿色空间要求多功能和多样化,例如可以是社区绿地、湿地、城镇广场等;可以用于游玩和娱乐,能够提供野生憩息功能等。
四是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镇在节水方面具备更为长远的目标。特别是在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如深圳要明确循环战略,要求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会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冲击,也就是推广低冲击的开发模式(LID)。通过建筑物、小区、社区街道透水路面和雨水蓄储系统,仿照自然界使雨水“层层截流吸收”,从而不形成城市道路积水内涝。不论是地下水、地表水,在城镇建设之前和之后都不应该对已有的水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求生态城镇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 (SUDS),不应该把雨水看成废物,而应该当成可利用的水资源,洗澡水、洗衣水等都应该进行简单处理后循环利用。(见图3)
图4 以合理的工程措施应对雨洪威胁
五是在防洪风险管理方面,要求生态城镇以合理的工程措施,更重要的是以非工程的措施来应对雨洪的威胁。所有的生态城市都应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学会与雨水和洪水和谐相处。古代的城镇并没有很高的防洪坝,古人建坝的目的首先就使洪水的冲击改道,避免直接对城镇造成威胁,当洪水高于预期水位,一年大概有一两次,城市和城镇的主街道就成为洪水的通过地,市民们可利用一年二次的高水位来洗涤家具。这种人类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式现在几乎已经被遗忘了,以高高的防洪坝取而代之,数以十亿计投资建设的防洪坝把洪水挡住,而一旦洪水越过坝顶将造成城市内涝式的水灾,成为城市防洪的噩梦。所以我们应当思考在大工业式的城市模式到底有什么缺陷?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见图4)
六是在城市设计方面。无论是街道、公园、公共场所、公共空间都要进行高水平的设计。基于“为生命进行建设的规范”和“街道设计原则”,把城市的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的资源,使它得到永续发展,这种资源会不断地增值,现在的建设就会成为后代的财富,只有这样,城市的价值才会不断提升。无论是出租和出售的住房,无论是街道和社区的建筑都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不是要求标新立异、鹤立鸡群的效果,而是使建筑和城市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当倡导绿色建筑,倡导对大自然干扰程度最小的建筑,倡导那种使人们感到感观舒畅的建筑、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基因的建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使城市建设留下不朽之作。同时,要在建筑的全过程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法,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在研究了这些原则之后,需要把这些原则体现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之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才可以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规划。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度中,要推行生态文明和生态新城的规划建设,我们不用担心从上而下的影响。党中央提出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就是要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从原始文明转向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现在我们主动提出向生态文明发展,世界上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才能做到主动把发展方向调整到生态文明。所以我们现在并不缺从上而下的重视和推动,缺乏的是从下而上的积极参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曾认为:“风尚从上而下,创新从下而上”。生态文明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文明,生态文明的许多理念、行动准则、行动方案等与工业文明——这个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改变人类自身同时也改变地球的文明——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应该打破工业文明时代的惯性思维,只有自下而上的创新才能改变我们整个文明的进程。在规划生态城方案时不能只有一个纲领而没有具体的创新与丰富的实践。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如何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带来从下而上的创新浪潮就成为考验每一种低碳生态城发展之路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试金石。没有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没有企业界的主动努力,美好的生态城市规划只会是一张墙上挂挂的图纸而已,所以从下而上的创新就成为生态文明实践的重中之重。
有了好的规划还要注重实施,在这方面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先行者的经验可资借鉴。目前全球有四个公认的“生态城市”,其中之一就是德国的弗莱堡。从弗莱堡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要实施生态规划以下几方面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适用的法规体系。弗莱堡1996年制定的目标是,2010年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得到明显的控制。更重要就是使能源供应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奖励基金,用于交通和房屋建设项目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奖励。
二是领导人的意识。弗莱堡市长迪特·萨洛蒙博士指出,“绿色之都”的城标涵盖了很多理念,这些理念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冲突,完美地体现在地区环境和气候保护的政策中。与此同时要紧密结合科研和经济发展,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高品质增长和创造具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现在弗莱堡已经成为环保经济的先行者,虽然没有任何权威的命名,但弗莱堡作为“绿色之都”被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学习。这对弗莱堡本身而言是巨大的荣誉,而且能够激励他们不断开拓新思路,为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三是应该聚集一批合适的、先锋性的研究机构。没有先锋性的研究机构不可能产生先锋性的理念和先锋性的社区。比如,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是弗莱堡从事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核心机构,该机构通过分裂、派生形成上百个相关的企业、行业和各类组织,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在这种集群里各种组织具有紧密的分工和专业化特征,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自我循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自组织形态。正像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若干个重要的宏观指标,而是取决于那些不起眼的“马赛克”。弗莱堡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形成了绿色产业的“马赛克”,这些绿色的“马赛克”并不起眼,但是它产生的理念、创造的就业岗位、培养的人才、产生的可实践的技术创新方案不可忽视。目前,弗莱堡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出口转让和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已经成龙配套。
四是交流学习的机制。因为每一个先试先行的先锋城市都必须要及时了解其他先行者和同行的意见。弗莱堡从2000年首次举办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以来,该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欧洲太阳能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博览会,连续八年成果辉煌。后来该博览会升为国家级后迁出了弗莱堡,弗莱堡又举办了国际太阳能峰会和国际再生能源峰会,并把这两个峰会确定在弗莱堡持续举办下去。
除此以外,弗莱堡的吸引力在于她汇集了很多经典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以其创造性、灵活性以及政策方面的先进性吸引了全球的访问者和学习者,形成了交流学习的基地。没有这样的交流基地弗莱堡不可能汇集众多的智慧和新的知识,也不可能为“绿色之都”的先进性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五是市民参与运动。市民是生态城成功的关键,阿尔堡宪章于2004年通过,弗莱堡在2006年签署了该宪章并承担以下义务:与居民共同寻求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发展模式;将气候保护与能源、交通、贸易、农林业的发展和垃圾处理等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因果关系的意识,这种意识已在弗莱堡市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社团和领导者都带头步行上班。在德国考察期间正值夏天,有一个德国的部长西装革履地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做报告,到现场时满脸通红,汗流满面,但他很高兴骑了五公里的路程到会场。在德国还有一些市长骑着特制的高大自行车招摇过市,让人们都知道这些是骑自行车的市长。这样做了以后,市民觉得原来骑自行车也可以这么高尚和时髦,结果越来越多人开始骑自行车。而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骑自行车会被认为是“老土”,从观念上阻碍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六是绿色产业经济形态。只有20多万人口的弗莱堡,目前有1万多人从事于环保和太阳能领域,两个领域一共有1500多家企业,每年创造产值5亿多欧元,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生态城市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其中,太阳能领域有八十余家,就业人员达七百人,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两项指标均高于德国平均水平。从1986年以来,弗莱堡市政府采取自立项目、拨款资助和规划用地等形式,积极扶持太阳能利用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像巴登诺瓦能源公司等地区能源供应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设立了水源与大气保护革新基金会,用于扶植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
七是保护城市的资源。弗莱堡制定了目标明确的自然与风景规划,明确了需严格保护的区域。经过科学的规划,使这些区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并且体现人类价值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统一。自然保护措施包括扩大有价值的保护区,并将市辖区的生态群落联结成网等。在对土地和风景名胜进行规划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为未来弗莱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德国有两类城市,一类是在二战重建过程中维护已有历史建筑和城区的城市,如弗莱堡保持了中世纪以来建筑美学和规划优势等一些特质,使之成为不断增值、延绵不绝、永续发展的绿色资源。还有一类城市把原有的城市面貌进行了充分改造,现代化的大楼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后,这类城市人口流失了30%以上,成为没落的城市。上述两类城市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当时决策者和规划师们的思维。而在弗莱堡可以非常幸运地看到中世纪城市街道的布局、几百年以来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体和小街小巷。这些优美的城市开放空间对弗莱堡具有文化、历史和美学等方面的认同价值,这些能传承历史文脉的传统街区已经成为该市可持续、不断升值的绿色资源。(见图5)
八是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垃圾的分选处理在弗莱堡早已蔚然成风,经居民分选后的垃圾装入绿、黄、红、兰等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和垃圾箱中。垃圾分选处理的结果是弗莱堡市居民每人扔弃的废物量明显低于所在州和德国全国水平。(见图6)
图6 弗莱堡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九是交通规划。在弗莱堡到处可以看到专用的自行车道,这些车道穿过街区和公园,骑车环境很好。1982至1999年间,自行车交通占市内交通的比例由15%上升到28%,公交车交通占市内交通的比例从11%升至18%,这两项就占了交通出行的一半左右。而私人轿车的出行比例则从38%降至30%,这是显著的进步,而且这个过程还在继续优化之中。与德国其他城市相比,弗莱堡的私人汽车拥有比例是最低的,每千人只有400多辆,远低于德国的平均水平,这一结果得之不易。(见图7)
图7 弗莱堡的自行车交通系统
十是城市园林。以绿色和舒适惬意著称的弗莱堡拥有众多的绿化带,其总面积达500公顷,从城郊一直延伸至市中心。我国一些城市已达到出门500米可以见到公园的水平,而在弗莱堡出门100米就可以见到公园,轨道四周也是绿茵一片。几十年来弗莱堡对城市绿化带的经营管理以最大限度控制人为影响为出发点,放弃使用农药,只种植本土乔木和灌木,将割草频率从每年十二次左右降至两次。用在草地上放养牛羊代替机械式的割草机割草,形成了自然的除草机制,降低了绿地维护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样做了以后草场、绿地、生态的多样性得以明显修复。
十一是能源更新规划。在所有城市项目建设之初都必须重点考虑低能耗建筑形式和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弗莱堡很多小区主动采取被动式的建筑(Passive Building),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能耗降到非常低的程度,有的甚至达到了零排放的地步。在造价相同或造价升高率不超过10%的情况下房主须以合同形式确认采用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能源供应方式。弗莱堡新建的小区基本采用太阳能的供热和供电。冬季利用太阳能加热水能够使得使用燃气、天然气采暖的比例降到10%甚至更低。(见图8)
图8 弗莱堡的太阳能建筑
从上述十一条经验来看,德国弗莱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高效、勇于创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兼顾社会和谐发展等特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搞活经济,繁荣学术与科技,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对未来的信念,这是其他城市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如今弗莱堡这座绿色城市已经成为德国和欧洲的“环保橱窗”,成为众人赞誉与学习的榜样。
弗莱堡生态城能成功是因为能动员所有市民的主动创新意识来实践生态城规划。弗莱堡是德国绿党的发源地,这里有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该市计划兴建核电站,但该市市民主动团结起来,形成了反对核电站建设的力量,主张弗莱堡不需要核电站,应该走绿色发展之路,结果取得了成功,核电站没有在弗莱堡附近兴建,而太阳能利用在弗莱堡从此蔚然成风。这种自下而上的创造生态文明历史的模式是每一个城市都应该仿效的。我相信如果把民众的力量调动起来,加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文明所形成的文化基因和创造力的迸发,我们可以领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主动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总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首先要找准目标定位,而这个目标定位应该既基于当地的实际同时又能展望全球。二是要编制科学、理性的,并且是结合实际的、可操作的生态城市规划。三是生态城市规划编制以后应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积极因素,为实现这个规划而做出努力。城市领导与规划工作者只有做到了这三点,以大智慧来超越过去的小聪明,我们才可以说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扩展到了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只有实现了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我们才可以实现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因为对人类的未来负责,对共同的家园生存负责,将灰色城市转变为绿色城市,才可以说社会进步了;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才可以说实现了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使大自然千万年鬼斧神工所创造的奇迹在我们手里成为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不显眼的绿色产业“马赛克”,这些“马赛克”提供就业,提供创新的源泉,提供绿色的产品,提供科学发展创新的场地,从而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把我国生态城建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把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景观作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当代人传承与创造的建筑有可能成为未来不朽的、世世代代可以永续发展的街道、景观、建筑和整个城市独特的风貌。这些风貌是体现城市人工建造物与大自然融合的优美的符号,这种空间符号产生的景观效应构成了可持续的资源。同时我们在城市的更新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中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当我们为本地人创造幸福的时候,也为全人类创造了同等的幸福,为下一代预留了发展的空间。我们的生态城市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1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成碳的数值。
2 引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1876年)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