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辉 贺正皖
摘 要: 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动手学字词,与遗忘作斗争;动手记笔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动手写体会,强化文章学习的感悟;动手小练笔,提升写作能力,有机地把“写”融汇于课堂中,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工具性 动手能力
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遗憾的是,对于手培育智力的作用(特别是在童年和少年早期迅猛发展的时期)研究的很少。令人费解的是,学生的双手,在语文课堂上无所事事。翻开近一年的听课笔记本,在阅读教学课中,给予学生动笔时间的课例,仅占5.5%。“语文课,课课不动笔!”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批判了语文教学的现状。这是近年来,语文学科强调“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的缘故吗?工具属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纠正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目的是解决语文教学狭隘机械的问题,而不是彻底否定语文工具性的客观存在。否则,语文教改就会走到另一条偏狭的道路上去。
一、动手学字词,与遗忘作斗争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3500个常用字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时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当然,其意义不仅如此,这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也是日后掌握知识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识字教学,但不是简单机械、大量抄写,而是让学生富有情趣地记忆书写。如“鸟”和“乌”,小朋友常错,一位教师这样教:“‘鸟须点睛,‘乌则不须点睛。因为乌鸦老时,眼睛会瞎,由小乌鸦觅食喂养,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哺,鸟类中只有乌鸦反哺,所以‘鸟须点睛,‘乌”则不。”而后即时书写,加强记忆,正确率高。事实上,像“鸟”和“乌”这样的形近字,以及音近、义近字受抑制的干扰作用尤为明显,艾宾浩斯发现的“先快后慢”遗忘规律,也提醒我们在学习时需适当增加练习,加以强化,这样才能与干扰、遗忘作斗争。
中高年级第一课时的阅读课堂,不能只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以及滔滔不绝的交流声,而应挤出时间让学生记忆生字新词。如初读《三顾茅庐》课文后,我设计了一组词串:“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意思;(2)想象这些词语描绘的场景或画面,再选择其中的词语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思维定势:要求学生掌握词语,就是会正确地默写。这导致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有了这样的思考,我就确定了“词串”的两个教学目标,踏踏实实地把好词语关:学生既大大方方、规规矩矩写,练生字新词,又提升谴词说句的能力,使词语“活起来”,夯实知识的“地基”。
二、动手记笔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今,语文老师已经很少让学生概括段意、课文主要内容了,一味地重学生感悟与体验,轻概括能力的培养,平时考试时也难得考分段、概括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的试题。可以说,老师忽视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概括能力的严重缺失——不能判断内容的主次,只会机械重复文段中的某些语句,不能使用简练的语言,更不会相机组织语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就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把长文章读短的能力。
基于这一现状,我认为,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笔记既能训练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记笔记要求简明扼要,从而能逐步提高归纳重点的能力;又能增进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因为记笔记要求用自己的话把要点记下来,经多次练习,可以具备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何概括《人类的老师》第3、4、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初读课文时,我设计下表,告诉学生不要把一切都从头到尾地记住,而只要记住主要的东西,在阅读过程中做简要笔记,把主要的知识点及其顺序等记录下来就行,再根据表格串联主要内容。因为是通读课文,学生都对其有个轮廓性认识。我引导学生各自按提纲进行读、思、划、填写等活动,经历一个完整的阅读思维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
采用列表笔记法,不仅帮助学生把知识材料有条不紊地储存,方便交流时顺畅地提取,而且培养了学生统观全文,对识记材料进行鸟瞰、梳理、归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布置记笔记任务,学生就会注意听讲。同时,教师在检查学生笔记时,不仅可以了解、引导学生,而且可以为自己赢得教学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合理调试预设环节。
三、动手写体会,强化文章学习的感悟
我们的阅读课堂更多侧重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四十分钟,由于时间的有限,得以有机会训练的往往是优秀生,其他一大部分学生只做听众。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怎样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时机,既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口头表达训练,又适当地进行书面表达的培养,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组织语言、练习表达呢?
我除了尝试抓住课文的切入点,加强随堂小练笔外,还尝试着每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写写段落的意思、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精读课文时,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让学生感悟批注。
例如我听过的苏教版《爱之链》一文的教学,细细品读完课文中重点“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的一段后,张老师并没急于让学生站起来感慨一番,而是让学生先在感动之处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一】
在“脚腕被蹭破了”、“手也蹭破了”下画了横线,写道:乔依是个有爱心的人,自己脚和手受伤了,还热心地帮助老妇人修车。
【学生二】
在“摘下了破手套”“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下画了横线,写道:我觉得乔依不怕冷,修车非常认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
【学生三】
在“沾满了油污”“脏”下做了记号,写道:看出喬依不怕脏,像修自己的车一样认真。
【学生四】
在“他没穿袜子”“破手套”下圈了点,写道:乔依是贫穷,很需要钱。
【学生五】
在“乔依让她坐进车里”下画了线,写道:乔依很会体贴人,他知道老妇人很冷。
……
在宁静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却是活跃的。个性化的解读倾注笔端时,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四、动手小练笔,提升写作能力
现行的阅读教学重理解轻运用,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运用能力,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不能在广泛的说写实践中加以运用,变成消极的“死知识”,读与写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语言的“成活率”低。有了用笔阅读思考、用笔表达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交流不再是原有水平的重复,而是实质性的发展。用笔来思考,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教学《我只看到你的眼睛》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找一找诗中哪一个词语或哪一个细节打动人,模仿写上一句或几句感言。
第一步,练习说单句:从你的眼睛中,我看到 。
加上修饰成分,如“从你的眼睛中,我看到你那慈母般的温暖……”,把句子说具体、优美。
第二步,学习最简单的排比句,排列、组合创作一首小诗:
从你的眼睛中,我看到你那慈母般的温暖;
从你的眼睛中,我看到你对我的殷切期望;
从你的眼睛中,我看到你对我焦躁心灵的抚慰;
……
学生用质朴的语言,抓住了细节,对描写对象作了简洁的勾勒。通过描写,学生不仅了解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情感的感染。由此,课堂上的说话、写话训练,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研读文本后,精心设计的语言训练活动。
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通病是“说”风太盛,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尤其是笔头练习更少。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显然,语文课就是要讲究训练的。教语文,就是贯彻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前四个字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后四个字是语文基本能力。我认为一节课写写练练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强调“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另外,讲练也要紧密结合,讲了什么马上就练什么,否则讲练脱节,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但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
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一样,孩子的大脑发育同样需要外界的刺激。手是孩子探索、认识外界的主要器官之一,通过手的动作,大脑获得大量的外部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大脑发育的养料。显然,手巧能心灵,心灵又促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