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建兰 沈 峰 王苏红 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宝鸡 721013)
三七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之一。始载于 1590年《本草纲目》草部第 12卷,又名山漆、金不换。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1]。太白山中草药久负盛名,特别是太白三七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是近年来太白山三七资源开发缓慢,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我们需要对太白三七有效成分含量做以测定,使我们对太白山中草药的质量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太白山中草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从三七根粉中可得到多种单体皂苷成分,其含总皂苷约 8%[4]。主要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Rb1、Re、Rg1、Rg2。并含有少量的 Rd、Re、Rh及七叶胆苷。另含有三七皂苷 (Notoginsenoside)R1、R2、R3、R4、R6等,这些皂苷均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其中除R4属 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外,其余均属 20(S)-原人参三醇型皂苷[7]。从三七根的水溶性部分可得到止血有效成分田七氨酸(Dencichine),又名三七素,作为一种特殊氨基酸[2]。此外还含有黄酮苷,三七多糖及挥发油等成分。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材料:太白三七的干燥根、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 Rg1(标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试剂:甲醇 (色谱纯 )、乙腈 (色谱纯 )、乙醇、乙酸酐、硫酸、氯仿、五氯化锑、三氯醋酸、乙酰氯、硫酸铵等均为分析纯。
仪器: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Agilent公司)、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 FZ102型、真空干燥箱 DZF-6020型、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旋转蒸发仪 R1002、高速离心机。
1.2 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将太白三七的干燥根粉碎成细粉,过 100目筛;精确称取 10.00g三七粉末置于 250mL圆底烧瓶内,加入 8倍量于三七粉末的70%甲醇溶液,搅拌均匀;移入 75℃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 2次,每次 1.5 h。抽滤,合并滤液,即得太白三七的红褐色粗提液。将三七粗提液控温 50℃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再加入少量水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 1/5;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滴加适量的浓硫酸调pH=1出现白色无定形粉末沉淀,倾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即得三七总皂苷的白色无定形粉末粗品。
1.3 HPLC法测定太白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1.3.1 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BDSC18色谱柱(4.6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 (80:20);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 (25℃ );检测波长:202nm
1.3.2 溶液的制备:①供试品溶液:取上述 2.2所得三七总皂苷粗提液 1.00mL,转移至 50 mL容量瓶中,加 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对照品三七皂苷 R1和人参皂苷 Rg1、Re、Rb1适量,加入甲醇溶液制成每 1.00 ml分别含 0.10,0.40,0.15,0.50 mg的混合溶液,即得。
按以上色谱条件得到标品及太白三七药材的色谱分离图,如图 1所示。
图1 对照品(A)太白三七药材(B)色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3,6,9,12,15 μL,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 Y的常用对数为纵坐标,以进样量 X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 Rb1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2.2 测定结果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太白三七中三七皂苷 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分别为 0.583%、2.287%、0.618%、0.849%,太白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为 4.337%。
2.3 结论 2.3.1太白三七中的总皂苷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从太白三七的根中可分离鉴定出 12种单体皂苷,而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1、Rb1、Re又是总皂苷的主要组成,因此选取这些成分作为太白三七的质量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反映太白三七的内在质量。
2.3.2 太白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为 4.337%,测定结果表明太白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较高[3],太白三七药材的质量较好。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测定太白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对其他药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陈 英,郑 虎,徐文芳,等.三七总皂苷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J].广西医学,1998,20(6):1109-1110.
[2]赵 平,王丽红,姜永志,等.云南植物研究 [J].1993,15(4):409.
[3]谢 茵,邢桂琴,刘秀芬.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J],2006,37(6):6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