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北高级中学( 214045 ) 李树民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在地理学习中能够重视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四种要素整合的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之一。传统教学观一直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需要和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或没有发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用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各种状态和表现看作是重要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多样化、人性化人才的培养,是促使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教育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学生资源十分丰富: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包括学生伴随教学过程而生成的各种状态所产生的资源,如学习准备状态、学习反应状态、学习过程中和结束后的发展变化状态和学习效果等;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来看,包括听讲、记录、思考、提出与回答问题、讨论、实验与演示、练习、判断与评价等;从学生自身的素质条件来看,包括学生个体的认知、技能、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各种状态与表现都有可能进入教学活动,成为生动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学习准备状态中的资源是指在教师正式开始教学以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认知、兴趣、积极性等资源。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地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为地理素质教育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在地理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提供新奇的、生动形象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直接兴趣和好奇心。直接兴趣,是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其维持的时间较短,在引发学生直接兴趣的基础上,发展为对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地理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求知欲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使兴趣转变为志趣。兴趣的稳定与持久,是地理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习反应状态是指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由于与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学过程中其他作用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相应状态,这些状态可以通过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情绪、情感,一是以情趣激发情感。地理教学内容的情趣,是激发情感的重要条件。如通过案例“玛雅文明的消失”,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是以情境激发情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美好的事物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三是以行动激发情感。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和推动学生情感的发展。如在城市学生可利用案例“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关注当地工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及节能减排的实例;农村学生可利用“生物循环与自然环境”等,通过教师引导,关注当地环境变化。
人的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引起的,客观物质世界通过形象进入学生的意识。学生在学习具体教材时,其认知活动必须建立在对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即由感觉形成知觉和表象,然后才能获得正确的概念。而学生个人经验来源于生活,是个体自我体验的总结,与领域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相比显得零散和经验性,但它被个体赋予了情感,更具创造性。学习只有不断接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才能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新的教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才能习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陶冶。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地理课程的资源。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神奇和奥秘;参加社会实践,得到的经验和启示……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如果我们能善于捕捉、挖掘这些学生所熟悉的资源,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们尤其要重视学生的需求,以生活为中介,带学生进入地理世界,让地理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从而实现地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季节变化规律”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在无锡不同高度的楼间距应取多远的距离才能保证北面一幢楼底层阳光充足呢?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在一年中如何调整?
再如学习神奇无比的力量——地转偏向力时,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是否存在力及如何偏转的问题心存疑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视频展示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又熟视无睹的案例,如在洗手池里蓄满水,当拔出塞子,需要把水放掉时,水是垂直下泄还是旋转流下?若旋转流下,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流动呢?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南岸港口比北岸多?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为什么逆时针跑?用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作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体,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个体的差异性表现在方方面面:从外在到内在,从行为到心理,从知识能力到情感品质等等。教育需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利用伴随教学过程而出现的学生差异,变差异为资源,可以使教学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课堂上教师根据需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会涌现出表现学生差异的个体资源,这类资源通常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得到利用,而在小组汇报或展示时又会有集体资源出现。例如在长江三角洲某城市规划中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三个地区供选择,让学生对比三个地区主要区位因素的优劣。如图:
教学中我习惯性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利用课件作总结汇报,小组其他成员还可以补充。有些学生精彩的课件,其高超的多媒体制作手段及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在学生中形成强烈的反响。学生不仅说出了教材上提出的措施,还说出了不少教材中没提到的措施,这样不仅让学生的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展示,而且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创造力,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广,形式越来越多样,教师仅凭自身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合理开发利用学生资源,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努力当好学生积极探索的“点火”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