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玲,张崇禧,蔡恩博,李小叶,李 娇,韩 雪,郑友兰
(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栽培与野生刺五加叶中黄酮及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徐春玲1,张崇禧2,蔡恩博1,李小叶1,李 娇1,韩 雪1,郑友兰1
(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环境及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对刺五加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分别以芦丁和葡萄糖作为对照品,于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黄酮的含量;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计算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5mg~0.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在0.0208mg~0.104m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结论:栽培与野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与总多糖含量差异均显著,且栽培明显高于野生。因此,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刺五加叶资源作药用,并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刺五加;总黄酮;可溶性多糖;粗多糖;总多糖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 r.etMaxim.Harm s)]的干燥根及根茎[1],茎、叶可作药用[2]。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名医别录》中记载刺五加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刺五加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人体肿瘤、衰老、心血管等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3]。刺五加中的多糖能够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下调P53的基因表达[4],且可以减少受损海马神经元细胞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并对受损的海马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
本实验测定了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采收期的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1.1 材料
样品均于2009年采自吉林临江,经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胡全德教授鉴定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植物刺五加Acanthop anax sentico su s(Rup r.etMaxim.)Harm s的叶。
1.2 仪器
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LA114型电子天平(0.0001 g常熟市百灵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101-2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锦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3 试剂
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86-9303);葡萄糖、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蒽酮-浓硫酸、乙醇等均为分析纯。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1 芦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将芦丁对照品置105℃烘箱中恒重6h,精密称取10.00mg,用8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2.1.2 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将葡萄糖置60℃烘箱中1h,再逐渐升温至10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10.40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1 黄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0.5、1.0、2.0、3.0、4.0、5.0mL,均移入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80%乙醇至5mL,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NaNO2溶液1.0mL,摇匀,静置6min;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Al(NO3)3溶液1.0mL,摇匀,静置6m in,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mL,再加80%的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m in。以80%乙醇为空白对照液,均于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0468x-0.0128(R2=0.9996),如图1。结果表明,芦丁检测质量在0.05~0.5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黄酮标准曲线
2.2.2 多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16支试管,分5组做三次平行实验,另取一组空白试液,均按表1加试剂,于620nm处测定吸光度,记录数据,见表1。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质量m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5.0817x+0.0327﹙R2=0.9996﹚,结果表明,葡萄糖检测质量在0.0208~0.104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1 标准曲线试液的制备(mL)
2.3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
2.3.1 总黄酮待测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刺五加叶样品0.5 g(恒重),每个样品都称取3份(3次平行),分别置于50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80%乙醇30 mL,浸泡一夜,密塞超声提取30 min,重复3次,合并提取液,摇匀,过滤,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再移取供试品溶液1.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80%乙醇至5 mL,并按“2.2.1”项下的方法依次加入显色剂,以80%乙醇为空白,同法配制空白对照液,待测。
2.3.2 可溶性多糖待测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刺五加叶样品0.5 g(恒重),每个样品都称取3份(3次平行),分别置于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80%乙醇30 mL,浸泡一夜,密塞超声提取30 m in,重复3次,过滤(保存滤渣),3次滤液置100 mL容量瓶中,以80%乙醇定容至刻度。再取可溶性多糖提取液5.0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8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分别取1.0 mL可溶性多糖提取液加入具塞试管中,加入蒽酮-浓硫酸试剂5.0 mL,混匀,同时另取一支具塞试管加80%乙醇1.0 mL,加入蒽酮-浓硫酸试剂5.0 mL,作为空白实验。置沸水浴中加热10 m in,冷却至室温,待测。
2.3.3 粗多糖待测液的制备
将取过可溶性多糖后的滤渣蒸干,加2%的盐酸30 mL,置沸水浴中提取l h,充分放冷,于100 mL容量瓶中滤过,重复提取2次,过滤,洗涤滤纸,以2%HC1定容至刻度,各取粗多糖提取液2.5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2%的盐酸定容至刻度,混匀,分别取1.0 mL粗多糖提取液加入具塞试管中,再加入蒽酮-浓硫酸试剂5.0 mL,混匀,同时另取一支具塞试管加入2%的盐酸1.0 mL,再加入蒽酮-浓硫酸试剂5.0 mL,混匀,作空白实验。置沸水浴中加热10 m in,冷却至室温,备用。
3.1 方法学考察
3.1.1 精密度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已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的刺五加叶粉末各约0.5 g,按样品测定操作连续测5次,测得吸光度并计算含量,R SD分别为0.34%和0.29%(n=5)。
3.1.2 稳定性实验
取已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的刺五加叶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 h测吸光度,R SD分别为1.14%和1.43%,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h内吸光度均基本稳定(n=5)。
3.1.3 重复性实验
平行5次称取已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的刺五加叶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R SD分别为1.72%和1.46%(n=5)。
3.1.4 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已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的刺五加叶样品粉末各0.5g,5份,置于磨口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芦丁标准品溶液2mL和葡萄糖标准品溶液0.5mL,按前述样品处理法提取,并按样品测定项操作,计算黄酮与多糖的含量和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2%和100.28%,R SD分别为0.223%和0.230%(n=5)。
3.2 实验结果
分别于500nm、620nm、620nm处测定待测样品中总黄酮、可溶性多糖、粗多糖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刺五加叶样品中黄酮及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3.3 结果与分析
表3 栽培与野生刺五加叶化学成分统计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T检验的双尾渐进显著性概率[Asym P.sig.(2-tailed)]的总黄酮和总多糖均小于0.05,可以认为不同生长环境中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且栽培品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品。
由于栽培品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因此,栽培刺五加叶可以替代野生资源应用,这对野生刺五加叶资源具有生态保护作用。
由表2可知,栽培与野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与总多糖含量均在5月中下旬达到较高值,此时为植物生长的成熟期,因此活性成分含量最高,而在6月中旬出现较低值,此后直至6月中旬,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至8月中旬又呈上升趋势。而总多糖含量从5月至6月中旬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直至8月中旬又呈上升趋势。因此,综合总黄酮和总多糖指标,确定刺五加叶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这不仅为刺五加叶的综合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且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43-144.
[2]王宗权,王振月,陈立超,等.刺五加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9):13-15.
[3]张旭东,马杰,张彬.刺五加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3):45-46.
[4]刁波,唐瑛,李德忠,等.刺五加多糖对H2O2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凋亡基因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09,30(1):35-36.
[5]刁波,唐瑛,李德忠,等.刺五加多糖对H2O2损伤的海马神经元表达Fas和Fasl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7):416-418.
易格斯推出新型耐扭转光缆
易格斯推出新型耐扭转光缆适用于三维运动拖链,在扭转运动的拖链中,总线系统经常会出现故障,特别是对于带屏蔽数据电缆,其屏蔽层很容易损坏或裂开。但光缆却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它们没有容易机械损坏的屏蔽层,不受电磁干扰,同时可以高速传输总线信号,长度甚至可以达到400 m。
经过严格的测试,现在德国易格斯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耐扭转光缆,适用于所有三维运动拖链,确保总线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耐扭转TPE光缆(Chainflex CF Robot-LWL)使高数据传输率成为可能,并可以直接搭配高功率动力电缆排线。这款特殊设计的光缆采用了扭转优化补偿原理,同时光缆的机械性能也非常坚固,例如在机器手臂上,甚至可以扭转+180°。
在易格斯技术中心的测试中,这款新型光缆已经安全运行了一百多万个往返循环。即使在360°扭转角度的情况下,此款光缆也一直保持着极佳的数据传输率。这款光缆带有两根光缆芯线,耐油和生物油,耐UV辐射,以及在低温也保持高的柔性。光缆芯线具有高强度,减震层紧紧包裹在GRP芯线之外。强力挤压成型外护套由不含卤素的TPE材料制成。这款光缆可用于持续高动态运动,适应于室内或室外使用,耐温范围从-20°C到+60°C。
“Chainflex CF Robot-LWL”光缆的光纤直径为50/125μm,在采用恰当的转换器后,几乎适用于所有高速总线应用。这些领域非常宽,例如用于机器人的拖链,或机器搬运。在这些应用中,视觉科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款新型光缆是工业领域图像传输应用(GigE,FireWire IEEE1394a/b和USB)的一个理想解决方案。这满足了运动质量监视器的需要,其需求正越来越多。
(吴伟)
The Com para tive Study of the Tota l Flavono id and Polysaccharides in Acan thopanax between W ild and Biom imetic Sam ples
XU Chun-ling1,ZHANG Chong-xi2,CAIEn-bo1, L IXiao-ye1,L IJiao1,HAN Xue1,ZHENG You-lan1
(1.College of Ch inese MedicinalMaterial,Jilin 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 China;2.Marine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atWeihai,Weihai264209,China)
Object:To determine the contentof totalflavonoid and polysaccharides in the leavesofacanthop anax wh ich collected in different times.Provides th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fo rmulation of acanthopanax's quality standard.Methods:The contentof totalflavonoid and polysaccharides in acanthopanax were determ ined by Colorimetry,rutin and glucose were standard p reparation,and wave length were 500nm and 620nm.Results:The mass of rutin(mg)and absorbance were linear in the range of0.05mg~0.5mg,R2=0.9996.and the mass of glucose(mg)and absorbance were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0208mg~0.104mg,R2=0.9996. Conclusions:The differences of the totalflavonoid and totalpolysacharides ofwild and biom imetic samp les are obvious when texted by ttest.and the biom imetic are higher.So itapp ly to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ofwild and biomimetic,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and app lication.
acanthopanax senticosus;total flavonoid;solubility polysaccharides;crude polysaccharides; totalpolysaccharides
book=5,ebook=221
TQ461
A
1005-1295(2010)06-0005-04
2010-08-28;
2010-10-12
国家科技部资助攻关项目(2005BA741C)
徐春玲(1985-),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郑友兰(1954-),女,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通讯地址:130118吉林长春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E-mail:zcx_11@126.com。
do i:10.3969/j.issn.1005-1295.201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