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与思考

2010-09-05 06:04陈迎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温州科技大学生

陈迎红

(温州医学院 团委,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与思考

陈迎红

(温州医学院 团委,浙江 温州 325035)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查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1]。随着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客观认识其发展态势及不足,谋求相应对策,对于进一步推动温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调查以温州7所高校师生为调查样本,发放教师抽样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90%;发放学生抽样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5份,回收率87%。现将调查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 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态势良好

1.1 师生关注度高调查显示,高校师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93%的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必要。在谈及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目的时,有25%的学生认为可以加强专业学习,有27%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个人特长,有65%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可见,各校师生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在逐步增强,为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群体支持。

1.2 组织活动形式多样表1表明各高校通过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各校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

1.3 政府与学校支持力度逐年增加近年来,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浙江省政府2006年启动“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2008年启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2009年起每年计划提供900万元资助1800个大学生科研项目。温州高校也加大投入,以温州医学院为例,自2005年出台《温州医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投入资金从最初的10余万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00多万元。校级资助项目数从每年70~80项增加到每年100项并逐步增设学院级课题。学校各级实验室均不同程度参与本专科生的科研训练。学校管理机构与队伍进一步完善,增设学生科研管理委员会和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教务处、科技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统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下发了《中共温州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效落实了保障制度和奖励措施。

表1各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

1.4 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明显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为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引导和吸引了超过10万名的在温高校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竞赛,参赛学校逐届增加,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截至2009年,温州高校共有50余件作品获浙江省“挑战杯”竞赛特等及一、二、三等奖,多项作品获全国“挑战杯”竞赛奖项,高校屡获省“最佳进步奖”、“优秀组织奖”等。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奖项300余项。200余项学生科研项目获省市级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

2 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不足

2.1 学生实际参与率偏低调查显示,各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只占15%,在06、07、08级学生中的所占比率分别是35%、13%、2%。这表明,本专科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比例总体偏低。在针对“为什么没有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原因”调查中我们发现,20%的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缺少时间”,13%的学生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无法参与”,20%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26%的学生认为“对活动缺乏了解”,可见,虽然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但自身主动参与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2.2 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性有待提高,调查显示,43%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51%的教师认为“学生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有待提高,43%的教师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市场观念不足,只有18.4%的学生表示高度重视对科研成果的转化。

2.3 学生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如表2所示,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鉴定和获奖。追求论文数量、鉴定评价和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越来越束缚高校组织者的手脚,其结果是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

表2大学生如何看待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形式及去向

2.4 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调查显示,40%和20%的学生最青睐的奖励方式是学分奖励和精神奖励,但目前温州高校采取的激励机制仍以经济奖励为主,除温州大学和浙江公贸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创业学分外,几所高校仍未真正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体系。教师的激励方面,有49%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比较模糊,75%的教师对本校已出台的激励制度表示“一般”,甚至有10%的教师表示“不满意”。以上表明,各高校激励政策的宣讲、落实等工作仍未做到位。

2.5 活动的保障措施不到位指导老师缺乏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一大瓶颈,调查显示,53%的教师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指导老师”,同时对管理队伍和指导老师的培训也不够。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缺乏,主要表现在各高校投入的资金与实验设备均缺乏明确制度保障,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未专项化,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偏少,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实验设施数量极其有限等。

3 进一步推动温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与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是根本要真正树立以创新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社会、教育部门、教师要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形成良好氛围,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宽容。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学校氛围,培育崇尚科研的舆论环境,在校园中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形成鼓励、支持创新,人人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

3.2 提高教师教育素质是关键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对教师进行征对性的训练与培训,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把创新思维的训练引入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加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份量,真正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中。

3.3 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是途径要建立科学合理、点面结合的训练体系。面上,通过举办学术论坛、课堂选修、开放式实验、科技类协会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和科研技能的初步培训,为下阶段正式参加项目研究与竞赛打下坚实基础。点上,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体参与度。点面结合真正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推广和重点培养并重的效果。

要建立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工作体系。学校负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确定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制度;全校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批准审查等。学院(系、部)负责决定本单位科技创新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相应规章制度、运行机制、活动机制和奖励机制的制定等。学生负责活动方案的落实和对学校、院(系、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三方各司其职,形成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工作机制。

要建立指标合理、内容全面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善于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方法并付诸实践。对学生的评价应包含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人格、技能、知识、实践等状态变量做出客观分析与价值判断的微观教育评价,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要建立资源丰富、配备及时的保障体系。落实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开放实验室、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图书馆及网络中心,制定相关制度等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推进学生科技活动有着非常积极作用,可以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2]。

[1]魏岚.浅论高校如何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局面[J].理论界,2008(6):181-182.

[2]王世山.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7):48-51.

(本文编辑:吴健敏)

book=3,ebook=1

G64

A

1000-2138(2010)02-0212-02

2009-09-22

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08R 40G2091000)。

陈迎红(1975-),女,浙江苍南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温州科技大学生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大学生之歌
难忘九二温州行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