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婷婷,胡瑞芝
(1山西大同大学农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我国耕地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戎婷婷1,胡瑞芝2*
(1山西大同大学农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通过调查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的情况,对我国耕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耕地数量方面,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主要途径和态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耕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进而又提出一些解决耕地减少的措施;耕地质量方面,指出其存在总体耕地质量差、污染严重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耕地 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
耕地关系国计民生,一直是每个国家和政府最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政府更是历来把耕地问题作为重重之首.早在1994年,美国世界研究观察所所长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刊登一文并惊呼: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1],文中强调中国人口众多,但是耕地资源有限,随着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耕地被占用,因此粮食安全成为问题.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导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冲击世界经济.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大量耕地被作为非农建设用地,而且耕地质量总体产量低,高产田面积少,耕地退化严重,受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等影响的耕地面积日趋增大.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耕地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这一系列的耕地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1.1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耕地数量有限
我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而著称.而事实是这样的,我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而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2].目前1.217 16×108hm2的耕地中,高产稳产田面积不足10%,而盐碱地、沼泽地、高寒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及沿海滩涂等低产田有0.15× 108hm2[3].人均占有的耕地中,25%的土地在海拔3.3 km以上的高寒地,有19%难于利用或基本上不能利用的土地,决定了耕地数量十分有限.
据资料显示,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0.18 hm2,到1979年的0.10 hm2,到2006年的0.09 hm2,已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217 16×108hm2,又比上一年度减少1.933 33×104hm2.这已经是耕地面积第12年持续下降.与1996年的1.306 67×108hm2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8.350 67×106hm2,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表示,中国目前耕地面积超过6.666 67×106hm2的省份只有五个,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大省.
图1 1998-2008年耕地总量变化情况
1.2 耕地在不断减少造成耕地资源紧缺
从1998~2008年间耕地面积的情况来看(图1),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耕地数量呈现剧烈减少趋势[4].根据2000~2004年中国耕地减少调查情况显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00-2004年中国耕地减少的来源构成
从图2农业用地减少去向可以看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是生态退耕.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结果导致耕地减少,面积占耕地减少去向总量的近2/3(64.99%).其中,转化为林地的比例为54.68%,转化为牧草地的比例为10.31%[5].
其次,农业结构调整.21世纪,中国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园林业,造成耕地减少,所占比例为20.22%,其中耕地转化为园地的比例为12.55%.
第三,非农建设.从图3可清楚地看出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变化态势:
图3 1996-2004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情况
1996~2004 年以来,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净增加249.9×104hm2,增加了8.6%,在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致使耕地日益减少的过程中,占用耕地累计189.14×104hm2,占全国耕地减少总量(全国耕地减少总量为1 216.58×104hm2)的15.55%.就建设用地内部各地类占用耕地情况而言,独立工矿占用耕地数量最多,比例最大.1996~2004年独立工矿占用耕地总面积66.49×104hm2,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量的35.15%.其次,城镇扩展占用耕地问题较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致使城镇用地扩展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和耕地的减少.
第四,灾毁方面.灾毁耕地也造成耕地减少,数量占耕地减少去向合计的2.97%.由于人为滥砍盗伐,破坏森林,草原过载,导致我国大量水土流失.根据调查:山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9.1%,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地区面积及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为4 340× 104hm2[6,7].
1.3 针对耕地数量提出的几点建议
1.3.1 增加耕地的数量
首先要注重开发.积极慎重垦荒,要积极开垦闲散土地.要在重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证,逐步积极慎重开发,配套灌排程和基础设施,做到垦殖一片、经营一片、巩固一片.对农民在荒山野坡上开荒种地,也要统筹规划、严格管理,防止水土流失,破坏耕地.其次要进行复垦,积极改造、利用矿山塌陷、砖瓦窑等废弃地,复垦造田,使人为原因造成的荒废的土地重新被利用.还有就是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耕地数量.
1.3.2 减少耕地的人为损失
减少耕地的人为损失要注意三点,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耕地抛荒.近几年不少地区,特别是城镇近郊区,由于各种原因弃农经商,使大片良田抛荒.第二,对于已经开垦的土地要配套合理的基础设施,培肥土壤,合理耕作,使其转为长期可耕地.还有就是制定严格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提倡上山顺坡建房建厂,挖潜改造旧城,尽量减少占用耕地,禁止私自将耕地作为他用.对于圈占两年以上不用而造成荒芜的,不仅要无偿收回,而且要处以罚款.
1.3.3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耕地的自然损失
第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政府行为.当地政府应组织、监督、协调有关行业、部门搞好治沙工作,并从政策上、投人上向治沙倾斜.第二,严格控制“三废”工业的排污量.关闭一些排污不合格的小型企业,尽量将这些工厂建在远离工地的地方,减少耕地受酸雨等危害造成的退化.第三,禁止乱砍乱伐的行为,禁止过度放牧.
2.1 耕地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总体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
在中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耕地比例相对较高.根据不同的高中低产指标,中国共有高产耕地2 621.8×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1.54%;中产耕地4 532.7×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7.24%;低产耕地5 017.1×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1.22%.中低产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8.46%[8].就中低产田来看,中产田(0.15~0.3 t)的播种面积最大,占统计播种面积的56.5%,其产量(占52.4%)和县份(占56%)也都占一半以上,而低产田(0.15吨以下)占20.5%.图4为我国2003年耕地情况的构成:
图4 2003年我国耕地构成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耕地质量情况很不乐观:正常耕地只占到21%,而由于缺水造成的旱地、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盐碱地、风沙侵蚀造成的风沙耕地以及其他障碍因素等造成的质量状况差的耕地占到耕地总量的79%,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耕地产出水平.
2.1.2 人为因素造成的耕地质量退化
首要的是水肥管理不当造成有效氮磷钾缺乏和土壤盐渍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9%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在全国各地,虽水平不一,但情况普遍.据岐山县测定资料,1936年土壤全氮为 0.104%,1958年为0.085%,1979年为0.066%[3],说明了在不注意培肥地力的开发情况下,大约每隔20年,全氮将减少20%左右.同时,耕地次生盐碱化在不断加重:如内蒙古在进入90年代,中度盐碱化耕地的比例增加到19.93%,重度盐碱化耕地则增加到10.56%.东北黑土层在变薄,40%左右的耕地黑土层只有20~30 cm,壤有机质开始大幅度减少,目前仍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下降[9].
其次,耕地污染严重.值得提出的先是工业“三废”污染.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我国“三废”污染农田面积约1 000×104hm2,迅速发展的工业增加了大量“三废”排泄,导致工矿企业周围许多土地污染,农田变坏[10].
图5 我国2001年土壤污染物含量超标情况
从图5可以清楚看出各种土壤污染物的超标情况.目前25%地表水体不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江苏省1987~1989年平均每年向环境排放氟化物4.6×104t,占废气污染物的33.13%.全省仅氟化物对蚕桑的危害,1987年经济损失达亿元.河南省年排氟量高达3×104 t,巩义市因氟污染每年平均减少粮食10 500多t,水果900 t[3].
第三,化肥农药污染.我国农药污染农田约为0.127×108-0.160×108hm2.根据农业部调查,农田土壤耕层中“六六六”总体残留水平为0.72 mg/kg,DDT为0.42 mg/kg,在少数地区大量难以分解且残留严重的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含量逐年上升,如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福建省最高达0.89 mg/kg,北京最高达1.lmg/kg,河南省土壤中DDT含量最高达1.51mg/kg.农田普遍污染,粮食中有机氯检出率为100%,小麦中六六六含量超标率为95%[3].
第四,酸雨污染.工业废气和尘埃的大量排放使许多地区产生酸.在年降雨平均PH值达4.12的重庆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土壤已明显酸化.广东省因酸雨影响使土壤中碱性物质大大流失而更趋酸化[3],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
最后,沙化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截止2008年初,我国沙漠化总面积2.636 2×108hm2,而且其边缘的土地草场继续沙化.在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区、牧区及旱农区,年复一年的耕翻使土地受到风蚀沙漠化,仅风蚀耕地平均每年增加3.84×104hm2.由于沙化,旱地有机质下降20%~30%,每年受沙害的公路百余处,长达200多千米,用于清沙修路的费用达100万元以上[3].
2.2 应对措施
2.2.1 实施“沃土工程”
以恢复与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为中心,改良中、低产田,提高耕地整体生产能力.贯彻“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地力建设方针,从建立大农业的生产观点出发,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良与利用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2.2.2 施用有机肥
大力发展有机肥料生产,增加有机物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具体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扩大秸秆还田比重;抓好草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搞好城市粪便、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工厂化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优质肥料;同时要搞好散粪和野生蒿草的利用,积造大量优质农家肥;还要注意搞好绿肥作物的生产和利用.
2.2.3 政府牵头,全社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加强防治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地资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让广大干部、农民充分认识和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黑土地的重要性.把遏制水土流失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建立国家投入,地方配套的防治投资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为遏制水土流失出力献策.
[1]Brown Lester.WhoWill Feed China?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M].New York:WW Norton for theWorld-watch Institute, 1995.
[2]李元.生存与发展-中国保护耕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7:2-50.
[3]徐振兴,彭坷珊.中国土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J].生态经济,1993,5(4):18-22.
[4]尹力军,郝瑞彬.中国耕地资源流失态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8,11(1):1-4.
[5]邵晓梅,谢俊奇.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7,1(29):36-40.
[6]李友军,付国占.保护性耕作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
[7]李丹.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8]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0-21.
[9]卢艳霞.强化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N].农民日报,2004-02-04(7).
[10]Galloway JN.Acidification of theworld:Nature and anthropogenic[J].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2001,130:17-24.
Investigation and Thingking on the Issues of the Arable Land in China
RONG Ting-ting1,HU Rui-zhi2
(1.School of Agriculture,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 cienc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128)
By investigating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rable land in china,the thesis analysed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arable land.On one hand,it reflec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loss of Chinese arable land resources and brought forward the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in-depth.Then it put forward somemeasures to address the decline in arable land.On the other hand,it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of arable land,such as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overall land,pollutions and so on.Finally,the thesis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able land;the quantity of the arable land;the quality of arable land
F301.21
A
〔编辑 李海〕
1674-0874(2010)04-0093-04
20010-02-26
戎婷婷(1981-),女,山西朔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土地管理与土壤资源利用.*胡瑞芝,女,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