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史学研究现状分析

2010-09-02 07:59:28董明
关键词:基金项目史学社会科学

董明

安徽省史学研究现状分析

董明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史学类项目的统计情况,分析安徽省史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些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就促进安徽省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史学研究;安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级别层次高、经费资助额度大及评审条件严格而备受学者关注。因此,在衡量某个地区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时,通常以主持多少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重要依据。本文以安徽省2000-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统计情况为研究视角,探讨目前安徽省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课题立项情况分析

在2000-2009年10年间,安徽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学方面的课题共19项(见表1)。2000年和2001年均为0项,实际上是8年中承担了19项。其中,一般项目14项,青年项目5项;中国历史18项、世界历史1项;高校承担了17项,占项目总数的89%。

表1 安徽省承担的史学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一)立项课题特点分析

首先,项目选题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在19个项目中,9项是与安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紧密联系的,占项目总数的47%。在这9项课题中,有5项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徽州历史文化资源的,如徽州人口、徽州鱼鳞图册、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孝文化等;另外4项则是探讨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自然灾害等问题。这些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安徽省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开展,也对发展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使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安徽省2000-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体现了交叉学科的优势。例如,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研究(1840-1949)”,既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学常识;项目“战国简帛释例”在古汉语和古文字学知识方面要求很高;项目“走出朝堂:西方天文学与晚清社会”要具有天文学的知识作为基础;项目“晚清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学研究”要具备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新闻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可见,当前交叉学科发展迅速,特色和优势都很明显。

其三,研究力量分布方面,高校依然是史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所在。在19项课题中,高校承担了17项,占总数的89%。高校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聚集点,研究力量相对集中,从事科研的时间充足。同时,高校教师也面临着职称评定的压力,需要一定层次级别的项目为支撑。因此,高校在科研课题立项上远远超过其他单位和部门。

其四,项目主持人科研水平高,前期研究成果丰富。通过对各项目主持人学术经历的梳理和查询获悉,各项目主持人基本上都有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学术经历,在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出版过本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前期研究成果丰富,具备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各项条件。其中,部分研究人员还获得过2次以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

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情况看,目前安徽省史学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一般普通高校学术研究力量薄弱。在立项的19项课题中,重点高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各承担8项和6项,分别占总数的42%和3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他一般普通高校和单位各承担1项,各占总数的5%。

第二,青年群体研究水平不高。在立项的19个课题中,一般项目14项,青年项目5项,表明安徽省目前史学研究领域青年群体学术研究整体水平不高,需进一步加强。

第三,研究领域狭窄,与其他兄弟省份研究水平差距拉大。从学科专业分布来看,安徽省在10年中承担中国历史类的项目18项,而世界历史类的项目仅1项。华东六省一市立项的情况,排名次序上安徽省处于倒数第2位(见表2)。

表22000 -2009年华东六省一市史学类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此外,多数项目选题依然停留在纯学术研究层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关联度不大,应用前景小。

二、讨论及建议

通过安徽省2000-2009年度历史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史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而这些问题在其他地区同样也存在着,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史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现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史学研究,正确应对史学危机

史学危机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调整历史院系名称和招生专业以求得生存,许多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向热门紧俏专业靠拢。以历史研究方向为主的部分科研机构和院所也在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这不是积极应对史学危机,适应市场经济大潮,而是在逃避现实,躲开问题,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调整院系名称和增设几个“副业”,这只是打擦边球[1]。党和政府要充分重视历史学科建设,重视史学研究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精简史学队伍和压缩教学、科研机构时,要十分慎重、精细地把文化体制改革、史学学科改革与保护史学教学科研者的积极性完整地统一起来,做到精简队伍、调整规模是为了精化队伍、优化结构,建立保护重点系、所、刊制度,采取重要措施保证重要的史学学术著作的出版。

(二)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

历史学是时代的产物,它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为现实服务,否则,必然遭到时代的遗弃。史学工作者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新观念,轻装上阵,不应该局限于象牙塔式的营垒,应该积极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应用性研究。史学研究工作者要积极从事由应用意义的课题研究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不应该惧怕史学成果的商品化,应由单一的纯学术性的研究转向适应改革发展的多维模式,把史学研究成果变成一种知识形态的商品[2]。史学研究课题要求具有现代化,要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研究与当代社会改革的专题研究结合起来,把现实需要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历史学科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新的突破。

(三)史学科研与历史教学应该积极互动

史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史学研究水平,为现实服务。许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课题都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领悟总结出来的。史学研究成果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许多素材,一些高水平的专著都可直接应用于教学。如果史学研究仅停留在纯学术层次,不把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科研成果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和现实社会都没有多大的价值和作用。

(四)充实史学研究队伍,加强史学研究力量

目前,我国历史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人员数量、能力素质、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严重阻碍历史学科的前进和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宣传力度,招收新生力量,为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尽快培养出一支新老结合的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史学教研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各有所长的历史学科人才群落,为历史学科教学和科研提供人才基础,从而加强史学研究力量。

(五)扩大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

当前,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全球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中西史学交流也日益深化,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同时摆在学者们面前,要求史学工作者必须去应对新的研究课题和解决新的现实问题。因此,史学工作者要扩大研究领域,在探讨国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同时,更要加大对国外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力度,为我国史学研究和当今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都与史学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鼓励史学研究中的学科交叉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控制论、系统论、现代数学、统计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开展史学研究,“计量历史学”、“数学历史学”、“跨学科历史学”、“边缘历史学”等纷纷崛起,西方国家历史研究成就斐然。在任何学科中,只要有数量、关系、运动结构,都可以成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学科完全可以引入数学研究方法,使之向定量化、精确化方向发展,增强其科学性。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史学研究也应积极投身其中,把信息化应用引入历史学研究领域[3]。只有广泛引进现代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及手段、国内外现代新兴的各种研究方法,才能使历史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日益精确化和科学化[4]。

三、结语

历史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竭的智慧源泉。胡锦涛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因此,面对史学危机,我们应该从容应对,积极探索,加强改进。只有这样,史学才能够真正走出危机,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1]何跃.论高校历史学科的现状与出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6).

[2]张艳国.历史学科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3(2).

[3]王旭东.历史研究信息化应用模式刍议[J].史学理论研究,2006(1).

[4]刘传德.借鉴国外历史教育经验的思考[J].史学史研究,1998(4).

book=135,ebook=633

K06

A

1673-1999(2010)15-0135-03

董明(1977-),男,安徽定远人,硕士,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41)科研处讲师,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

2010-04-23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史学社会科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二)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