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苑
英语角活动情况调查及建议
黄晓苑
根据对嘉应大学英语角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英语角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对英语角的态度和期望。认为英语角作为外语系的传统课外活动,可以成为英语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和英语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对改善英语角活动,提出了建议。
英语教学;二课活动;英语角;调查;建议
英语角是高校英语系学生课外语言实践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了解学校英语角的活动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同时与经常出席英语角活动的外籍教师和部分英语课老师进行了交流,并与英语角的学生负责人召开了一次主题座谈会。
调查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1)英语角的必要性和效果;(2)学生参与英语角活动的情况;(3)英语角存在的主要问题;(4)改革和完善英语角的建议。向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67份,收回有效问卷164份。
表1 关于英语角必要性及效果的反馈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92.89%)认同英语角存在的必要性,但只有27.41%的受调查学生认同英语角的活动效果,大部分学生觉得参加英语角活动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表2 学生参与英语角的目的、频率和准备情况
根据表2的统计情况,86.73%的学生以口语练习为参加英语角活动的主要目的,其次分别是想通过英语角来培养自信心、了解外国文化和放松心情。当前能坚持参加英语角的学生只占小部分(6.11%),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参加(75.93%),还有部分同学从未参与过英语角活动。学生参加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不能令人满意:有79.35%的学生参加活动前不做任何准备。学生因为准备不足,在交谈的时候常常出现语音不正、词汇不足、语法错误、表达不流利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关于目前英语角存在的主要问题,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0.38%的人认为是形式与主题单一,同时有50.42%的人觉得英语教师(包括外教)参与不够,有35.28%的人认为现场组织策划不严谨,23.88%的人认为对英语角的宣传力度不够。
结合访谈的情况看,当前英语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1)英语教师参与少。当前我校每周只有2名外教出席英语角,其他英语教师很少参与其中。教师是吸引学生主动靠拢英语角的重要因素,但当前英语角教师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角的吸引力。(2)现阶段英语角的主题没有跟学生的兴趣及课内学习主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自由组合讨论为主的活动形式也过于单调。(3)外教与学生互动不够,现场设备(如灯光、麦克风等)不良及组织不够严谨和流畅等因素,在学生当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4)许多学生未能及时了解英语角的最新动态,对英语角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学生基本肯定英语角有存在的必要,但许多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强,他们对英语角有比较高的期望,但当前的英语角在内容、形式和组织工作等方面有待改进。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希望对英语角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加强师生互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因此,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对有意义的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意义和目标,促进他们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和能力,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在目前缺乏英语交际环境的情况下,教师的热心参与仍然是英语角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非常希望能借助英语角增加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寻求教师的指导,增加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和口语实战的机会。因此,在英语角中,教师(无论是外教还是其他英语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引导者、鼓励者、参与者和很好的资源提供者。合理安排外籍与专业教师出席英语角活动,势必增加英语角的吸引力。
(二)成立英语角口语协会,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
除了明确教师在英语角中的定位,还应该尝试成立英语角口语协会,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口语协会可以由一批具有较好语音语调、较强口语表达能力、积极主动并善于沟通的学生组成,由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的模拟培训和指导,通过这些口语会员来激励和引导“听众型”、“害羞”型学生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加入口语协会是一种荣誉,是对自己口语水平的肯定。协会成员成功的经历和现场的主动表现,对其他学生将起到很好的鼓励和示范作用,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激励被动的学生树立自信,融入集体,积极地投入现场交流。
(三)丰富英语角活动主题和形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英语角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输入的渠道,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输出所学英语知识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英语角去使用和验证已有的语言知识,从而促进其英语学习。英语角的活动主题应当跟学生的课内学习主题结合起来,从而进行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每次的英语角活动可以安排二三个主题,划分出难易程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活动的安排,可以以海报、短信和网络通知等多种渠道,及时在全校范围内宣传英语角的活动计划。可以给每个班级安排二三名口语协会会员,帮助各班级根据所选主题进行与英语角活动相关的准备。在英语角现场,以展板的形式展现主题及相关词汇、句型和背景知识,供参与者参考。
英语角是一个综合的交流平台,当前单调的英语角活动形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活动之前,组织方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主题,确定不同的活动形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互动类的活动形式,比如演讲、辩论、模拟对话、英文歌曲学唱、经典英文电影对白模仿等等,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适当使用多媒体设备,则可以帮助英语角构建“情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推动他们积极展现个性和能力。
(四)加强对英语角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毫无疑问,学生是组织和管理英语角的主体,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英语角的重视也有利于英语角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每次英语角活动前,教师应对活动的主题和其他的相关准备提供指导。校方可以适当调拨一定的经费,对在英语角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同时,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是发扬英语角优势、改进其不足的重要措施。建议从4个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1)和参与英语角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对英语角的组织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进;(2)与口语协会会员保持密切联系,从他们的角度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及时调整活动内容;(3)与各班班干部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收集学生对英语角的反馈意见;(4)建立网上英语角社区,为学生提供又一个交流平台,同时开辟意见和建议专栏,收集来自学生的点评。
英语角作为高校外语系的传统课外活动,它可以作为英语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英语学习者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理想的英语角,应该是融引导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学校的支持、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广大学生的积极投入,相信英语角将在锻炼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水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Krashen S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5.
[3]郭士香.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谈大学校园英语角[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4]王湘玲,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6).
book=172,ebook=746
G642.46
A
1673-1999(2010)15-0172-02
黄晓苑(1974-),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嘉应大学(广东梅州514015)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和第二语言习得。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