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0-09-01 01:49军,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卡压端点针刀

骆 军,唐 峰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重庆 404000)

2006年 3月 ~2008年 12月,笔者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 8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8例,男 28例,女 20例;年龄 26~59岁,平均 37.6岁。对照组 32例,男 17例,女 15例;年龄 28~62岁,平均 38.2岁。两组发病时间最短 1天,最长 8年。有腰臀部急慢性损伤 19例,有风寒湿侵犯 30例,无明显受伤或风寒湿侵犯 31例。坐骨神经痛 23例,椎间盘突出 18例,梨状肌损伤 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为患侧臀部有疼痛或麻木感,有时可出现大腿后外侧反射痛,有或无外伤史。局部有明显压痛,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物、触痛明显。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腰 3横突端点、髂嵴点(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穿腰背筋膜点)为主要治疗点,配合阿是穴(臀上皮神经走行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处即是取穴处)为次要治疗点,常规消毒,铺洞巾,0.5%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按针刀 4步进针规程,选用一次性 I型 3号小针刀,腰 3横突端点进针以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垂直进针到达横突后,针刀向外侧移动,有落空感即到达横突端点,在此端点处行针刀剥离至 2~3刀,以松解臀上皮神经在横突端点的粘连。骼嵴点进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垂直进针到达髂嵴骨面后,向上移动,有落空感时即到达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穿腰背筋膜点在此纵疏横剥 2~3刀,以松解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入臀的粘连。其余痛点作垂直进针,达骨面后,退针 0.5c m作纵行切割疏松 2~3刀。出针刀后按压 1~2m i n,防止出血,术毕贴创可贴保护创口。针刀 1周 1次,3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取胞肓、志室、环跳、殷门、阳陵泉、阿是穴(臀上皮神经走行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处即是取穴处),穴位经常规消毒后,用 30号 1.5寸(环跳穴用 4寸)一次性针灸针刺入,在穴位局部施手法得气后,倒卧针,指尖指向疼痛处,继续小幅度提插捻转,直至使针感逐渐放散至疼痛走行线上,接 G 6805-2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能耐受为限,留针设定 25m i n,偏寒湿者酌用艾灸。每天 1次,5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痊愈:腰臀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腰及下肢活动自如。好转:疼痛、麻木等基本消失,偶有腰臀部酸胀感,腰及下肢活动基本正常。无效:腰臀及腿部疼痛、麻木等无明显改善,活动功能受限。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时间最短 1次,最长治疗 2个疗程,平均 0.9个疗程。对照组治疗最少 1个疗程,最多治疗 4个疗程,平均 1.8个疗程。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典型病例

罗某,男,56岁,2007年 4月 7日初诊。 3天前无明显损伤及其它诱因下,右腰臀突然感到酸胀疼痛,腰不能转侧俯仰,贴伤湿止痛膏及口服布洛芬效不显。疼痛牵及右腿后侧,咳嗽及变动体位则疼痛加重,寝卧不安,神疲,纳差,二便调。查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受限于 50°,4字试验阴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腰 3横突处、髂嵴中点处压痛,髂嵴中点下 3c m处可扪及条索状硬结,按之胀痛,深压则放散至大腿后外侧,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腰椎生理曲度正常,退行性病变。取腰 3横突端点、骼嵴点、阿是穴(条索状硬结处)、胞肓穴行针刀松解。治疗 1次后症状改善,治疗 2次后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6 讨 论

针刀医学将臀上皮神经其行走过程分为四段、六点、一管,四段为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六点为出孔点、横突点、入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一管为肌性纤维管[2]。因为神经走行的特殊解剖位置关系,孔道如狭窄,或固定点的软组织被牵拉、神经被卡压,则易引起水肿、渗出、瘀血,或臀肌肌束断裂、痉挛等,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发生腰腿疼痛症状[3]。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劳作姿势不当,经络筋经受损,血离脉络,气滞血瘀,复感风寒湿邪,痹阻于经络,客于筋经,气机不通,则发为本病。

针刀疗法将针刺疗法和手术松解疗法有机结合,既能发挥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又能利用刀的切割作用,对神经出口周围和腰臀部压痛点等病变软组织进行松解,有效消除或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机械性卡压和肌肉粘连,通过切割和针刺扩张小血管,使血液向创面渗灌及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血管和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血清中的致痛物质的含量,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从而促进创伤修复,解除痉挛疼痛,以到达“以松至通,通则不痛”。腰 3横突点和髂嵴点是针刀主要治疗定位点,另外配合皮神经走行过程中由卡压而形成的局部疼痛条索状物作为阿是穴治疗,若部位定位准确,刀法得当,针感常可直达疼痛放散的局部(病所),从而提高针刀疗效。

[1]毛宾尧,林圣洲.临床骨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98.

[2]吴绪平,张天民.针刀医学 [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8.297.

[3]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5.

猜你喜欢
卡压端点针刀
卡压式铜合金管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非特征端点条件下PM函数的迭代根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算子及其交换子的加权端点估计
基丁能虽匹配延拓法LMD端点效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