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英(南平市图书馆,福建 南平 353000)
在公共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经查询百度网、维普网、中国知网等,2001年至 2008年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章只有7篇。
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是进入21世纪才开始研究探讨的一个重点课题。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的重点不明确,这些文章阅读了以后,使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明确的,即:在党的领导下和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便利条件以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传播与信息服务,使公众读者、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普遍受益,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共同进步作出独特贡献。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从广义上说有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科学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狭义的社会责任有:服务大局、均等服务、青少年文化安全、信息资源服务、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公共图书馆,深知研究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研究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目的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公共图书馆实践,除此之外,不切合实际的“清谈理论”,不能指导公共图书馆应用于服务社会的实践。
(1)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是先进文化的“积聚地”,政治性就体现在对人们教化的作用上,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作用。社会公益的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具体实践目标就是“一切为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要尽职完成公众、政府部门的服务期望和任务,包括:对社会公众利益负责,对宪法和法律负责,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组织、服务、规划、政策和标准负责。概括起来,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其行为要向公众利益负责,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作为法定代表人要对其行为向法律负责任,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机构要向社会公众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和领导负责。
(2)经济责任。公共事业管理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文献信息服务为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改善社会公众生活质量为主的非营利机构,其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付,使用的是国家转移支付的税收资金,承担的是公共部门委托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责任。但是根据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国家财政以及地方财政难以实行均等投入政策,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在有效的资金内,发挥最大的经济效能。其经济责任主要包括:①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就是依据图书馆预算,从财务角度对图书馆的业务活动、设备添置与维修以及人事工作等进行的管理与监督,是用经济方法管理图书馆的重要内容。②对图书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效果的监督。即对图书馆贯彻执行各项经济计划和预算收支任务的进度和效果的监督。③对预算收支计划完成的情况及遵纪守法的监督。④改善预算资金的组织管理,提高预算水平。⑤控制图书馆活动消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读者的消费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涉及公共文化权利,资金必须给予普遍保障,只有明确经济责任才能以较少的消耗费用取得较大的服务效益。
(3)可持续发展责任。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责任是指图书馆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图书馆事业的综合发展方式和具体活动方式。重点是:第一,可持续发展财政保障机制。在图书馆经费的来源和使用上,一般是根据国民总收入,确定图书馆一定的投资比例,或者根据人口数量确定图书馆事业的总投资。图书馆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它的总量直接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投入。第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机制。对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是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列入当地政府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盘子”,政府给予确认,国家图书机构给予宏观指导。确立宏观指导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的。第三,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共享机制。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保障体系,依靠强力的行政权力保障收集信息资源。实行信息共享工程,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制和共享机制。加强馆际协作和协调,加快网络条件下文献信息的收集,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把单个馆藏信息纳入到地区、省际、全国网络信息资源中,进而加快联合开发全国信息资源,建立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第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机制。加强图书馆人才“入口”的监督制度,强化对图书馆进人的监督;坚持以“能力为主”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坚持在岗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全面更新馆员的知识。
(4)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图书馆法是国家为协调社会需求与图书馆的关系,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国家权力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定和认可的、调整国家在发展图书馆事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图书馆法作法律保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法律手段是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它规定国家、社会对图书馆发展的责任,确保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图书馆职业道德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图书馆员的伦理规范,它是图书馆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须履行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运用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1)服务大局。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①要实在服务大局上,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展开图书馆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加油鼓劲,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文化条件。图书馆服务大局,既要体现政治性,又要体现公益性、大众性;既要发挥其在承传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开展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功效,又要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服务的手段和形式可以采取提供情报信息,特别是提供具有价值较高的决策内参信息,为领导及时掌握政治经济形势,掌握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决策提供信息。②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实在阵地建设上,确保思想意识、图书舆论主导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③要实在百姓满意上。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让上级满意,更要让公众满意,要以公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公共图书馆工作好坏的标准。
(2)均等服务。公共图书馆均等服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无论经济社会地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区别,都能就近获得知识、信息、文化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服务。当前要克服二元社会结构“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重城市、轻农村,重表像、轻实质”的问题,要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用社会经济文化的权利。第一,确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使公众免费享受公共图书馆设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公共文化服务。第二,要有均等服务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其一,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缩小地区、城乡、贫富文化差距。其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法制化、规范化加以保障;在年度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应督促各级政府逐年增加对图书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比例,切实保障图书文化建设资金落到实处。第三,逐步建立服务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第四,牢固树立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与服务实践。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宗旨和主线,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青少年文化安全。抵御不良文化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是全社会的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情感丰富且身心还未健全,辨别能力、控制能力、抵抗能力都比较薄弱,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受到不良文化信息的污染,腐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会给他们造成一生的灾难性影响。西方敌对势力深知依靠武力难以实现其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企图,他们凭借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强大优势,极力把西方价值观念变成其他国家的行为模式,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会,更加重视利用市场力量来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十分重视高科技在文化、传播媒体领域中的运用,强化文化产品输出,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实施渗透式的文化侵略,动摇未成年人的思想根基。对此,公共图书馆要树立忧患意识,以维护青少年文化安全为己任,坚持不懈地向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优秀文化资源。
(4)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最丰富的储备场所,文献中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情报,被人们称为“第二资源”“无形的财富”。科学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信息资源则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之中,不断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传递情报信息的形式主要有主动传递和被动传递两种。主动传递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主动地进行信息情报的服务,提供读者未知的情报资料。如宣传到馆新书,编写新书通报,推荐新书目录等。主动传递要求工作人员熟悉文献信息内容,及时准确地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被动传递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已知的文献资料。被动传递的主要工具是图书馆读者目录。读者通过查阅目录,获取馆藏文献信息后,通过借阅实现情报信息的被动传递。图书馆保藏的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只有被人们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它本身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对于开发馆藏信息,图书馆馆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当好文献信息的开发者。
(5)社会教育。公共图书馆被誉为“社会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校”。相对学校而言,图书馆教育面广,形式自由,信息情报丰富,是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图书馆实施社会教育的职能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在表现形式上,图书馆主要是向读者提供和推荐一切知识和信息,其教育的形式是读者自己教育自己,图书馆以降低拒借率为己任,尽可能地收藏知识信息,来提高读者的到馆率。经常向读者宣传利用图书馆的有关知识,让读者认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工具,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其次,在表现内容上,图书馆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从馆藏文献的内容看,它包罗政治、经济、科技等所有社会文献,最大限度地适应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并且帮助读者更新知识、增加知识的积累。
(6)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乃是引以为豪的立国优势。中国之所以能历尽劫难,立国五千年之久,正缘于根基深厚、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文明。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国际大上,与会的75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探讨了21世纪科学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他们在《巴黎宣言》中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并非他们心血来潮,而是西方发展高科技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道德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探求人类新的文化模式。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也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2]北宋时期,闽北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被称为“延平四贤”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一批儒学名流承前启后,上承河洛之学,在闽北的武夷山、建阳、延平等地穷首皓经,齐声倡儒,尤其是大理学家朱熹,对闽学的形成业绩更为卓著。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集道、释、儒之大成,创立了以“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闽北因此有“海滨邹鲁”“道南理窟”之称。对这一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大力加以爱护和弘扬,集中力量,把闽北有史以来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了集中整理,编制了《南平市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南平市古籍文献联合目录》,防止了优秀文化遗产的流失,丰富了馆藏资料,极大方便了读者查找地方文献资料。
(7)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工作。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第5条中指出:“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对艺术、科学成就与创新的鉴赏力”;第8条指出:“支持口述传统文化”,因此,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是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文化自觉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积极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社会职能中。做到:第一,积极参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认定和抢救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第二,保存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的档案,包括为申遗而准备并在申报过程中不断补充的、用于介绍该项目基本情况的材料,用来记录申报过程的材料,用于宣传保护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材料。第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能只保护它的物质载体,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特性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方式。一方面,用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物质化”,也就是说收集并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信息。另一方面,因为它的这种活态性、民间性的特征,进行对传承人的立档保护。[3,4]
地方文献是记录有关于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其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地方文献都无所不包。进入现代科技社会,地方文献不仅有方志、专著、期刊、碑帖、谱牒、墨迹等类型,而且还有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新的类型。地方文献载体不单单是书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方文献也增加了缩微品、录音、录像、数据库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记载在相关的地方文献中,因而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方文献数字化是国家文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源泉。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南平市图书馆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征订、现购、缴送、索取、复制、交换、捐赠、代集征收,截至目前,共征集、整理8000余种22300册地方文献,极大丰富了馆藏品种。我们还做好委托开发地方文献数字化软件系统,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逐步实现地方文献网络化建设,做到资源共享,使读者及时获得地方文献信息。[5]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7-10-25).http://www.bjyouth.gov.cn./ldjh/zyld/161403.shtml.
[2]胡锦涛.文化工作者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EB/OL].(2010-07-23).http://xxx.xinhuaet.com.
[3]李长春.文化建设必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J].求是,2010(12):3-13.
[4]李长春.保护发展文化遗产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N]. 人民日报,2010-06-12(1).
[5]宋显彪.试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