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键评价指标为导向的牛群持续改良管理与信息化

2010-08-30 06:06傅国武
中国乳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奶量受胎率牧场

■ 傅国武

1 什么是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

1.1 基本定义

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简称DHCIM(Dairy Her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anagement),就是对某一奶牛群的行为特征、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进行持续地记录和分析,通过对产奶牛个体全面的数据测定,结合奶牛群的基础资料分析,了解现有奶牛群和个体牛的发育和遗传进展,从而对奶牛群体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找出该群体在育种和生产管理上存在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在奶牛群总体数量和产奶质量上稳步提升的同时,推动牧场管理的持续改进,最终实现牧场效益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增长。奶牛群的持续改良,通常意味着从测定、采集到汇总、分析,再到决策、执行、检查、反馈和改进这一完整管理过程的循环。它以牧场关键评价指标为导向,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围绕标杆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寻找指标变化所指向的显性或隐性问题,结合PDCA循环管理法实现根本上的管理改进。

牧场关键评价指标主要由奶牛繁殖率测定、行为测定和奶牛群质量改良工具(DHI)三大部分的数据及其计算结果构成,其标杆值通常根据奶牛生理周期性特点制定,具有非常明确的指标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牧场所采用。

1.2 核心思想

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主要包括牧场的环境管理(场址与布局,建筑与设施)、奶牛群管理、饲养管理、繁殖管理、育种管理、疫病管理以及奶牛品种和饲料上的汰劣选优等。主要的管理依据在于持续、真实、全面记录的DHI数据、繁殖率测定数据和行为测定数据。由于各个分析和记录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正确分析和应用各个测定、记录项目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对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同一项目前后数据对比的变化,就能深刻揭示牧场管理在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与牛只、奶牛群和相关的管理方法对应起来,就能找出牧场当前所存在的真实问题及产生问题的真实原因,进而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症下药,通过管理方法将操作层面的对策提升为制度层面的标准和规范,也就能根本性和长期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稳产、增产、高产。

1.3 有关概念

1.3.1 DHI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通常译作“奶牛群改良计划”,是对某一奶牛群的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进行持续地记录和分析,通过DHI分析报告结果的应用和生产技术措施的改进,达到奶牛群质量改良的一种工具。DHI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国外已有30余年的历史,该项技术于1992年由天津奶牛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引进,陕西西安地区于1994年在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的实施中引进。自从该项目实施以来,DHI在国内各大规模牧场和奶业生产发展较快的省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使用DHI牛奶测定和记录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群的经济效益,是每个牧场经营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DHI要求记录的主要基础数据有以下6项。(1)序号(Seqence Number),牛只牛奶样品的测试顺序号。(2)牛号(Identification),按照中国奶业协会规定的全国统一的牛只注册号码,对每个牧场和奶牛小区而言,就是标识清楚当年新生牛只的出生年代和顺序号码。(3)分娩日期(Calving Date),对当前胎次而言,提供准确的分娩日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便于计算机DHI分析提供相应的数据。(4)胎次(Lactation Number),当前泌乳状态所处的胎次。(5)奶牛群测定奶量HTM(Herd Test Milk),以千克为单位测定牛只日产奶量。(6)繁殖状况ReproStat(Reproductive Status),牧场必须按月提供的配种报表和妊娠报表,它是进行繁殖状况分析的依据。

DHI实验分析与生成数据主要有以下15项。(1)乳脂率(F%)(Butter Fat),从测定日呈送的奶样中分析出的乳脂的百分比。(2)乳蛋白率(P%)(Protein),从测定日呈送的奶样中分析出的乳蛋白的百分比。(3)脂蛋比F/P(Fat/Protein),乳脂与乳蛋白的比例,这是该牛在测定日的牛奶中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4)体细胞数SCC(Somatic Cell Count),是每毫升样品中的该牛体细胞数的记录。(5)泌乳天数DIM(Dairy in Milk),这是DHI记录系统基于分娩日期自动生成的数据。(6)校正奶量HTACM(Herd Test Adjusted Corrected Milk),这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以泌乳天数和乳脂率校正产奶量得出。将实际产量校正到产奶天数为150天,乳脂率为3.5%,同等条件下,提供了不同泌乳阶段的牛只之间的比较。(7)前奶量Prev.M(Previous Herd Test Milk),是指以千克为单位的上一个测定日该牛的产奶量。(8)牛奶损失MLoss(Milk Loss),是基于该牛的产奶量和体细胞计数由计算机产生的数据。(9)线性体细胞损失LSCC(Linear Somatic Cell Count),这是基于体细胞计数由计算机产生的数据,用于确定奶量的损失。(10)前次体细胞计数PreSCC(Previous Somatic Cell Count),由计算机记录的上次样品中的体细胞数。(11)累计奶量LTDM(Lactation To Date Milk),是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由计算机产生的数据,用以估计该牛只本胎次产奶的累积总量,单位为千克。(12)累计乳脂量LTDF(Lactation To Date Fat),是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由计算机产生的数据,用以估计该牛只本胎次生产的脂肪总量,单位为千克。(13)累计蛋白量LTDP(Lactation To Date Protein),是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由计算机产生的数据,用以估计该牛只本胎次生产的蛋白总量,单位为千克。(14)峰值奶量PeakM(Peak Milk),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最高日产奶量,是以该牛本胎次与前几次产奶量比较得出的。(15)峰值日PeakD(Peak Days),表示产奶峰值发生在产后多少天。

1.3.2 PDCA循环管理法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分以下4个阶段8个步骤(1)P阶段 :①分析现状;②找出问题的原因;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④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⑤拟订措施计划;(2)D阶段: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3)C阶段: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4)A阶段: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

PDCA循环的特点如下。①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②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某个人的力量,而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③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2次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的车轮滚滚向前。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

2 实现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的主要方法

2.1 依据DHI指标评价指导持续改良管理(DHCIM)

2.1.1 根据DHI奶量分析进行奶牛分群决策

在DHI奶量分析报告中,奶牛群测定奶量(HTM)是牧场管理中进行奶牛群分群管理和制定配方的依据。依照奶牛群测定奶量(HTM)的高低划分或调整奶牛群并给出相应的饲养配方。按照奶牛群测定奶量(HTM)进行奶牛群分群或个体区别饲养管理,既满足了各群或奶牛个体的营养需要,又符合科学经济的原则,便于高产奶牛发挥应有的生产性能。

2.1.2 有针对性地提升峰值奶量

峰值奶量(PeakM)和峰值日(PeakD)的记录和提示将帮助牧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围绕峰值奶量的提升开展目标管理。所有牧场管理的目标是增产,峰值奶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峰值奶量是胎次潜在奶量的指示性指标,峰值奶量推动着胎产的提高,峰值奶量与营养日粮的有效性和产犊时的体况有关。峰值奶量提高1kg相当于胎次奶量一胎牛提高400kg,二胎牛提高270kg,三胎牛提高256kg。理想产乳高峰日应为产后45~60天,但奶牛采食高峰到达日时间较晚,约为产后90天,因此,为了提高峰值奶量应从干乳期甚至上胎泌乳中后期就加强饲养管理。如果60天内达到产乳高峰,但持续力较差,达到高峰后又很快下降,说明产后日粮配合有问题。如果达到产乳高峰很晚,说明干奶牛饲养不当或分娩时体况太差。如果头胎牛峰值乳量不理想,则应分析初配年龄、体重体高是否适时,上代公母选配是否妥当以及饲养管理是否合理并采取相应措施等。

2.1.3 根据305天产奶量开展奶牛选优工作

在DHI奶量分析报告中,305天产奶量(305M)和累计奶量(LTDM)直观地提供了牛只产奶量生产性能的优劣。对于奶量较高的牛只进行持续地关注,使它们获得良好的饲养和管理,保证优者更优;而对于奶量很低的牛只也对它们进行持续地关注,结合测定日奶量和妊娠状况,做出淘汰离群或暂不配种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选优汰劣。

2.1.4 根据奶量指导选种选配

在DHI奶量分析报告中,305天产奶量(305M)和累计奶量(LTDM)给出了牛只生产性能高低的尺度,对于高产性能的牛只选择育种值更高的种公牛进行选配,中等产奶性能的牛只选用较高育种值的种公牛进行选配,使奶牛的选种选配有了直观、相对可靠的依据,从而使奶牛育种工作变得深入浅出。DHI网络可在国内外开展选种、育种,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通过DHI资料,可很快查出所用种公牛的有关资料,并计算出其后裔测定的育种值。从而对选配方案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盲目引种,缩短改良进程。

2.1.5 根据乳成分分析优化饲养管理,提升奶牛的营养状况

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可以指示营养状况。乳脂率低可能是瘤胃功能不佳,代谢紊乱,饲料组成或物理形式等有问题的指示性指标;如果产后100天内蛋白率很低,可能是干奶牛日粮差,产犊时膘情差,泌乳早期碳水化合物缺乏,蛋白含量低,日粮中可溶性蛋白或非蛋白氮含量高,可消化蛋白和不可消化蛋白比例不平衡,配方中包含了高水平的瘤胃活性脂肪(至少多0.5~0.75kg)。正常情况下,低乳脂率可分为2类:一类特征是牛只的体重增加,过量采食精料(大于体重的2.5%),乳脂率小于2.8%,乳蛋白率高于乳脂率,主要原因是瘤胃功能不正常,解决办法是降低精料采食,避免在泌乳早期给予太多的精料,提高粗纤维水平或物理形式,添加缓冲剂,纠正蛋白质的缺乏,避免饲喂发酵不正常的青贮,增加饲喂次数。另一类特征是牛瘦,干物质的采食量低,乳脂率为2.5%~3.2%,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基本正常,产奶峰值低,泌乳天数大于120天。经常性的原因是能量不足,饲料配方不平衡,解决办法是平衡日粮,增加干物质的采食量,提供高质量的饲草和高能量的精料。另外,正常情况下,乳脂与乳蛋白的比率即脂蛋比介于1.12~1.30,高产奶牛的比值偏小,高脂低蛋白可能是日粮中添加了脂肪或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足,而低比例值则相反,蛋白质大于脂肪,可能是由于日粮中有太多的谷物精料,或者日粮中缺乏纤维素,需要对饲料的选择进行必要的调整。

2.1.6 体细胞数(SCC)的高低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可指导疫病管理

奶牛群平均SCC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牧场的整体乳房健康程度,平均体细胞数越高,说明牧场奶牛的整体乳房健康程度越差;相反,则说明奶牛乳房健康程度越好。分析DHI报告SCC的数值,如果本次体细胞数和前次体细胞数都比较高,超过了500万CFU/mL,可能预示着是传染性乳腺炎,是由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引起的,一般在挤奶时传染;如果SCC数值忽高忽低,则预示着是环境性乳腺炎,一般与挤奶机具卫生和奶牛生活环境有关。另外,依据DHI报告SCC的数值,还应对SCC特别高的牛只进行临床预防和治疗。

2.1.7 根据泌乳天数(DIM)指导繁殖管理

DIM与牧场的繁殖状况紧密相关,如果奶牛群为全年均衡产犊,那么DIM应该在150~170天,也就是说产犊间隔在360~400天。如果DIM高于正常值,表明奶牛群繁殖存在问题,应从受胎率和始配天数2个方面查找问题:①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奶牛群营养水平的高低,发情鉴定的准确性,配种技术水平的高低等;②泌乳性乏情、营养性乏情、衰老性乏情以及繁殖疾病导致的乏情是制约奶牛始配天数的主要因素。

2.2 依据奶牛繁殖率测定指导持续改良管理(DHCIM)

2.2.1 群体指标

(1)受胎率

受胎率包括第一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3个指标。

第一情期受胎率是指奶牛第一情期后,妊娠奶牛占参加配种奶牛的百分比。第一情期受胎率反映奶牛产后、后备牛第一次配种的受胎情况。一般后备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应为70%左右。

情期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牛的头数占总的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情期受胎率反映奶牛群配种受孕率的高低,正常奶牛群情期受胎率应为55%左右。

总受胎率是指一年内妊娠奶牛头数占配种奶牛头数的百分比,奶牛群的总受胎率应在90%以上。

除配种精液质量和配种技术之外,奶牛受胎率还受膘情、配种季节、胎次、配种时间和产后期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①膘情,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根据调查统计,母牛五成膘发情率占19.6%,六成膘发情率为40.8%,七成膘以上为92%。②配种季节,奶牛在春秋季节配种的受胎率一般高于夏冬两季。③胎次,奶牛每经过一个胎次,就增加一次患病机率,特别是与繁殖相关的疾病如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等,降低了繁殖功能,因此随着胎次的升高,受胎率呈递减趋势,应密切关注奶牛前3个胎次的表现进行选优汰劣,将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各方面表现优良的母牛从奶牛群中挑选出来,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这些性能优良的高胎母牛占泌乳牛群的比例,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提高经济效益。④产后配种时间,奶牛的繁殖生理研究表明,奶牛产后40天子宫复旧,产后60天内,90%的奶牛出现产后发情。由于产后90天正值泌乳高峰期,促乳素大量分泌影响奶牛产后发情和受胎,所以应特别重视和加强产后90天以前的配种工作,提高受胎率,达到一年一犊。受胎率偏低的情况下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排查,如果是由于母牛膘情较差则应加强营养管理;如果是由于季节因素产生波动则应在受胎率相对较低的季节补饲胡萝卜等。有的母牛由于某种因素,第一个发情期没有配准,这也是正常现象。一定要将输过精的母牛登记好卡片,按时进行妊娠诊断,发现未妊娠母牛,查明原因,及时复配,只有这样受胎率才能提高。

(2)产犊率

产犊率是指一个年度奶牛群里出生牛犊的头数占上年度未成年母牛总数的比例。产犊率反映了当年成年母牛的繁殖能力。如果这一指标过低则应排查原因,加强相关繁殖管理。

(3)犊牛成活率

犊牛成活率是指一段时间内,奶牛群中出生3个月成活的犊牛占所产活的犊牛头数的百分比。犊牛成活率综合反映了牧场可繁母牛的繁殖能力和牧场培育犊牛的整体水平。

(4)平均产犊间隔

平均产犊间隔是指一个奶牛群内平均产犊的间隔时间。平均产犊间隔反映奶牛群的可繁母牛的连产性。产犊间隔越短,奶牛一生所产的牛奶和产的犊牛也就越多,而治疗、育种和繁殖的投入越低。理想的产犊间隔应为12~13个月。

(5)空怀天数

为获得最适宜的产犊间隔,奶牛应在产后90~120天内受孕。理想的目标是奶牛群中空怀超过120天的母牛低于10%。空怀天数过多,意味着繁殖问题和经济损失。对空怀天数超过180天的牛只进行持续的跟踪提示和处理,也是改进奶牛群繁殖管理的关键环节。

(6)21天怀孕率

所谓21天怀孕率,是指奶牛群在特定的时期内(一般为典型发情周期),实际怀孕的奶牛占可以(应该)怀孕的奶牛的百分率。这个繁殖统计的指标将统计单位缩短为奶牛的1个发情周期,关注的不仅仅是有多少牛怀孕了,而且强调奶牛是在多长时间内怀孕的,即更加注重奶牛的繁殖效率;同时它还能作为奶牛群发情检出率的辅助指标,以便评估牧场的发情鉴定工作。

前述指标基本都是以一个繁殖年度为统计单位,对于牧场的管理来说,取得信息明显滞后。而管理者需要及时、尽早掌握奶牛群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繁殖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解决,尽快恢复或提高奶牛群的繁殖及生产性能。因此,采用21天怀孕率这个指标往往能在短期内更快地找出牧场特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使其在一定期间内不会再发生,从而达到持续改良的目的。

2.2.2 个体指标

(1)发情周期

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为18~24天。如果母牛发情未配,或配后未受胎,通常约21天后会再发情。若通过记录发现母牛发情周期不正常,应尽快对其开展体检用药和进行环境分析,排除影响其发情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可能对群体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应优先排解清除。

(2)干奶天数

理想的干奶天数为45~60天,而且牧场所有母牛的干奶天数都应处于此范围之中,因母牛的乳腺需要45~60天的恢复期。干奶期过短,会影响下次产奶量;过长,又会造成当前的产奶量损失。

(3)受胎指数

受胎指数是指母牛每次最终受胎的人工授精次数(同一情期复配按一次计),这是衡量每位配种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求每头母牛平均受胎次数1.6~1.8次,即受胎指数少于1.7次。最高不能高于2.0次,即年情期受胎率不低于55%。否则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予以改进。

2.3 依据奶牛行为测定指导持续改良管理(DHCIM)

奶牛每天的活动量与奶牛行走的步数有关系。当奶牛的步数多时,即活动量大;反之,活动量少。每头健康的奶牛在平时都有一个平均的活动量,即行走的步数在一定范围内是小幅波动的。当一头奶牛的活动量突然减少,同时产奶量没有明显变化,表示这头奶牛可能患有肢蹄病或消化疾病,需要立即对其开展病理检查和预防治疗处理;当一头奶牛的活动量突然增加同时产奶量明显减少,表明奶牛可能发情了,当发情母牛接受其它母牛爬跨且站立不动时,是配种的最佳时间。

3 在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3.1 必要性

牧场管理人员经常要在不确定性下(或者说在冒一定风险下)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作出决策,不确定性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缺少必要的信息(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②缺乏专业知识;③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并尽量减少不确定性,使所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达到最大(风险最小)。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人的大脑和经验是不够的,而计算机则以它特有的信息(包括知识)存储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帮助。管理人员不仅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及时、全面和详细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还可利用一些专业化的计算机软件,如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或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为其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在奶牛养殖业中,对奶牛的健康和体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奶牛群中的病牛和可繁牛的发情、妊娠、临产等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它构成各类生产操作和管理决策的前提依据。如果所有的监测均由饲养员来进行,这对于饲养员来说要完全做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高度细致的操作和极大的劳动强度。当牧场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由于单个饲养员可管理对象数目的极限限制,牧场不得不使用大量的饲养员,这么大群体的人员管理将导致管理成本的急剧上升,这将极大地限制牧场整体效益水平的提升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随着奶牛业以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牧场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单纯依靠人力将无法做好牧场的经营管理,牧场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信息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因为计算机具有极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和科学运算功能,它可以从信息的高速、准确处理和传递等方面使牧场各项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奶牛经营者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管理之中。

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给畜牧生产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Tomaszewski等人(1997)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奶牛场对MIS的投入所获得的回报是52%~205%。Tomaszewski等(2000)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调研进一步表明,使用MIS的牛群比不使用MIS的牛群母牛年平均产奶量高出281kg,利润高出3.5%,对MIS投入的回报是212%。在荷兰,使用MIS的奶牛场所获得的回报是220%~348%(Tomaszewski等,1997)。

3.2 重要作用

现代化牧场的整体生产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牧场管理的诸多地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3大方面。

3.2.1 奶牛群档案数字化

建立奶牛群档案是每个牧场都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传统方式的记录最典型的问题在于不易保存和复制,综合分析难度大。而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实现奶牛群档案的数字化记录,充分利用数字化存储容量大、高速查询处理的特点,实现对奶牛群数据的高效利用。这些记录包括:牧场环境基本记录、牛体编号、牛籍、事件记录、产奶记录、繁殖记录、生长发育参数记录、病历记录等。

3.2.2 辅助决策支持

将奶牛生理的周期性规律和奶牛业专家系统融入到信息管理软件中,结合数字化的奶牛群档案,计算机将能为决策者提供非常强大的助手功能,如直观展示牧场牛只比例与科学比例之间的差异,使牧场的重点工作方向得以明确;条款清晰地显示育成牛综合评分的排名表和评分依据,帮助开展核心奶牛的筛选工作;给出奶牛群分群的合理化建议;用提醒或报警的方式显示应对哪些牛开展何种检测和操作,以及对哪些牛的何种操作剩余的有效时间是多少等;甚至可以根据提醒预警的内容自动生成任务派工单,直接将数据的分析与业务分工连接起来。此外,投入产出评估、产后跟踪分析、胎次结构分析、牛奶产量销售动态分析等都能在牧场经营管理上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

3.2.3 实时数据采集

应用射频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对奶牛身份的快速识别;使用发情监测器可准确判断奶牛当前的发情状态;应用步行通过型自动称重装置,能快速地在牛过道中对牛进行自动称重和自动记录;使用自动给料机可以对奶牛日粮进行精细分配,更有效地自动化控制奶牛的饲喂全过程;应用自动挤奶台能有效、实时地采集牛的奶量、奶速、导电率等数据并写入数据库中;应用数字计步器准确采集每只奶牛每日的步数、步频等数据;自动清粪设备每天在设定的时间段,定时将粪便由金属制造的刮粪板自动进行刮粪,根据奶牛排泄量的多少自动调节控制设备中的参数,以保持奶牛生长环境的洁净;自动分隔系统可使奶牛按次序进入挤奶台,或进入配种、注射疫苗等专门通道。

3.3 主要障碍因素

牧场要实现持续的盈利增长,就必须对全场的奶牛群进行持续改良管理,因而也就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奶牛业的信息技术普及率相对国外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据有关统计,牧场管理中的软件使用率甚至低于3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脑和网络技术与奶牛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概念尚在形成阶段,牧场管理人员整体缺乏电脑应用的基本知识和系统化的管理意识,因而其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反应也较迟缓。我国奶牛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障碍有以下5点。

3.3.1 规模较小

与不使用计算机的农场相比,使用计算机的农场有如下特点:农场规模较大,农场主或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较低,管理农场的经历较短,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规模较小的农场来说,管理相对比较容易,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农场主或管理人员往往认为使用计算机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显著的好处,而购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和配件所花费的费用与其经营总额相比占相当高的比例,反而可能会构成比较重的经济负担。

3.3.2 认识不足

牧场盈利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实现奶牛群持续改良。一个奶牛群暂时的产奶量不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去改良。奶牛群不改良,就会退化。退化了的奶牛群,无论饲养管理和疫病管理的技术有多精良,也不会变成一个良种奶牛群,这样的奶牛群根本不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但是,目前有许多牧场(户)还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了解改良奶牛群的重要作用,自然更加看不到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了。有的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因为奶牛群改良周期长,短期内见不到实效,所以对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改良奶牛群也不会多加考虑。正因为有这一短视行为,所以他们基本不会采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牧场的管理,导致奶牛群质量逐年下降,产奶量越来越低,奶质也越来越差。这不仅造成当前的损失,而且会对今后造成更大和更长期的损失。

3.3.3 适用产品少

有的牧场经营者对于持续改良的理念已有深入的认识,也很积极,愿意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但是苦于当前市场上所供应的进口产品往往价格非常昂贵,操作界面也都是外文的没有进行汉化,操作时有较大的语言障碍,而国内系统开发商一般较少涉足奶牛产业的应用,所提供的信息化产品品种和规格都非常有限,有的只有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有的则仅专精于育种而失之全局,功能往往不够完善和标准化,最糟糕的是他们一般还不提供定制化开发。牧场经营者要想找到功能适用、实用,售后服务到位,性价比又较高的产品其实非常困难。

3.3.4 投入有限

牧场经营者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是,用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费用比较有限。建立一套闭环运作的信息化体系需要投入高额的软硬件支出,这对于资金往往并不宽裕的牧场经营者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进行购买决策时也往往需要痛下决心。

3.3.5 缺乏人才

牧场中有丰富操作经验的饲养员经常在使用电脑上存在障碍,这一问题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而有所缓解,但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同时还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三栖人才在牧场中仍然是相当少见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牧场的过程,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能起到有力带动、主导作用的人才,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实施,从而达到信息化的目标。

3.3.6 不能闭环运用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对于牧场来说带来的是非常直观的效用,它易于使用并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错漏率。但是自动设备又存在着仅能优化局部的限制,它们并不能从全局角度提升效能和开展智能分析与综合统计。和自动化设备相比,管理软件的应用则具有相反的特性,它所带来的管理提升的效用是隐性的,不易量化。同时它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个理解和熟悉的过程,对于不善使用的操作者它可能毫无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的效用又是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可以给善于使用它的操作者带来可持续的长期收益。很多牧场经营者在采购信息技术、实施信息化时,往往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会一次性全部到位地实施,这就带来信息化过程中的最大风险或者障碍。如果单纯购买一套管理软件,不在信息快速采集硬件上作任何投入,就会导致基层操作员在应用新系统时工作量的显著增加和工作习惯的急剧改变,这就会进而触发其抵触情绪,使软件系统所录入的数据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全局性得不到保障。这样通过软件系统所分析和统计的结果是不可信的,那么这套软件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是负效应的。反过来,如果单纯购买自动化设备,不使用任何管理软件,那么这些设备所采集和产生的数据就无法得到充分和恰当的运用,则其所发挥的效用必然是大打折扣的。

3.4 信息化对于牧场的要求

3.4.1 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有效和连续性

通过管理软件实行的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作为牧场提升管理效能的一个有效手段,为牧场的管理提供了许多可度量的量化指标,使牧场的管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的作用,首先需要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可靠,并每日不断更新,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报告分析才会对牧场管理更有价值。当然,原始资料的前提是牧场必须有完整系统的系谱资料记录、繁殖记录和生产性能记录等档案记录。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的分析应用还必须保持连续性,持续地进行技术分析和管理的改进,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的应用才会产生效益。

3.4.2 注重数据的保全

与档案管理室需要采取防潮、防虫、防火等保全措施一样,牧场的数据全部进入了数据库之后,数据库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档案室,一旦遭到伤害,对于牧场的数据档案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牧场在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应用管理软件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采取妥善的措施以确保全数据,如防范病毒黑客等恶意程序的入侵,定期备份和异地备份,保留多套和全套纸质备案等。

3.4.3 定期对设备开展保养维护

自动化设备在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精度、灵敏度可能发生钝化甚至可能损坏,需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调校以保证其采集输出的数据的精确性和真实性。作为统计分析的源头的原始数据一旦产生误差,则后续的所有操作的有效性都是不可信的。

3.4.4 做好关键部件的备件保障

当牧场从自动化设备和管理软件的使用中获得明显的收益后,可能对其产生一定程序的依赖性,一旦设备核心部件发生故障或软件系统崩溃可能造成生产操作的严重受阻,这一点在流水型作业的区域表现可能特别明显。因此,为防范此种风险,牧场应实行关键部件的备件保障和软件系统的应急备用。

3.4.5 做好完善管理制度的配套工作

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前的牧场所实行的各类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必然是针对传统操作方式而制定的。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后,牧场在特定方面的操作和管理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岗位职责、绩效评定、任职要求等都应进行相应调整。不予及时调整必然会带来管理冲突甚至混乱,为保障信息技术应用后的有序管理,相关管理制度的配套亟需完善。

3.5 牧场信息化对于信息系统的功能外要求

应用于牧场的信息系统除了应在功能上充分满足其适用性的要求之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以尽量降低牧场的实施难度和增强系统的适用性。

3.5.1 贴近实际流程的逻辑组织功能

信息系统开发者和使用者看待信息系统本身的角度一般情况下是完全不同的,开发者注重的是按自己所理解的分类来组织功能,使用者则是依照自己一直以来熟悉的流程来寻找功能。因此,为降低信息系统的使用难度,让使用者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就要求开发者不仅提供功能,还要按照使用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也就是以贴近实际流程的逻辑来组织信息系统的功能。比较典型的一种做法是,按照使用者平时填写纸质表格的方式设计数据录入信息系统的界面。这样使用者在进行数据录入时不至于满界面寻找录入对应数据的地方,因而也就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难度和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时间。

3.5.2 尽量简化界面和操作

有些信息系统会在一个界面上展示大量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并非使用者当时所必须获取的,就会使使用者觉得界面繁琐,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最关注的信息;另一个极端是使用者在进行数据操作时非常需要参照一些历史的数据或其它环节的数据,却到处都找不到能引用这些数据的地方,除非关闭当前界面然后进行多重操作,这样的用户体验是非常失败的。软件开发者除了提供特定的界面和功能之外,绝对有必要在简化界面和简化操作上下足够的功夫,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3.5.3 提供强大的在线帮助和直观的操作说明

即使信息系统已经有了贴近流程逻辑的功能组织和足够简单的界面和操作,对于初次使用的对象来说,仍然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在无法提供充分的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强大的在线帮助和直观的傻瓜化的操作说明就能起到相关的培训作用,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使信息系统自身具有高度的亲和力。

4 总结

任何牧场在经营时必然是资源投入有限的,因此对于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出准确的投入价值判断,在必须投入的方面一分钱都不能少,在不必投入的方面一分钱都不能多,在并列的几个必须投入的项目中按照紧迫性和重要度排名确定哪些优先投入。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不仅会在短期给牧场减少损耗,增加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长期给牧场带来持续增长的收益,它本身就能以最理性的方式来帮助经营者进行价值判断,为经营者列出投入项目的价值排名清单,理应被列为每个牧场经营者待办事项的最首位或第2位。奶牛群持续改良(DHCIM)是系统性的管理理念,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推行信息化管理,将其从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事务性的操作,恐怕这也是每位真正想通过牧场获得长远收益的经营者不惜代价都应做好的一件大事。■

猜你喜欢
奶量受胎率牧场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海上牧场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叮当牧场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