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宁
〔摘要〕 道教是主张慈爱和同的宗教,重包容、重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有着独特的大爱思想的表达,它以道的“虚无”、“慈爱”为根基,体现了道教神圣美观念。从大爱的精神本体到爱的显现,从禳解仪式的戒律之美,到三天正法的伦理观,都含有道教神圣之爱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本土道教审美文化中生成的大爱观。
〔关键词〕 老子《想尔注》;大爱;道教美学
〔中图分类号〕B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0)03-0133-05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众善奉行”的精神追求,要求对人对物都要有慈爱之心。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思想:“慈”的思想。老子说他有“三宝”,第一宝就是“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1〕。“慈”是“勇”的基础。作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发扬并且独特地表达了大爱思想,体现了道教神圣美观念。它从道美:“天地像道,仁于诸善”〔2〕,“一者道也”,与道合一;到伦理美:“以德显道”,“信道守诫”〔3〕;再到神美:“人当积善功”〔4〕,“积精成神,神成仙寿”〔5〕,走出了一个从大爱的本体到爱的显现的道教美学系统构架。其中慈爱的伦理美思想,可见出《老子想尔注》中道教神圣美的终极目标。“上善若水”〔6〕的大道运行,禳解仪式的戒律之美,以及三天正法的伦理观,都含有道教神圣之爱的美学思想。从美学的意义来看,体现了道教的和谐:遵从道的规律则备受润泽,和谐圆融。
一、“一者道也”——大爱思想的精神本体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经典。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论》等,都认为道教创始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
《老子想尔注》在道教史上被认为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作出了道教核心信仰的宗教化表达。有学者认为《想尔注》改造、神化《老子》的道,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最高精神本体的思想体系。它利用《老子》哲学因当时科学水平所限对宇宙生成的混沌概念,而借助神学逻辑推理构想客观世界所带进的一些神秘因素,解“道”为“一”,“道大,天大,地大,生大。”〔7〕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8〕“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9〕又通过把“一”神化,进而把“道”完全神化,即“道”是“太上老君”。由“道”、“一”生万物而变成“太上老君”创造万物。与此思想一脉相承的《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也如此说:“道者,谓之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字太阴,又曰元阳子丹,丹复变化,是为老君。”〔10〕《太上混元圣纪》:“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元之先 ,起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也。”〔11〕由此可见太上老君就是道,就是造物主。其后《混元皇帝圣纪》又称:“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12〕按《想尔注》的诠释,老子的神学本体化将道教人格神预设为一个真实存在体的“道”。它 要求人们信行“真道”,奉持“道诫”,认为“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道是 至高无上的,神秘的,具有人格意志的。
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成为道教最高神,是天道、地道、人道与鬼神之道的共同体现。〔13〕“道”(或曰“太上老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道德经》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16〕由大道无形到与天地为一,可以说实现了老子神学思想向生命哲学的转化。它将大道创生的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其中生命超越是主旨,由对道的精思,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这其中,“慈”与爱是道的生命之源、安顿之处。由此看来,通过“道”与老子的神圣化,《想尔注》等早期道教經典建构了道本体思想体系,也为道教大爱之美基本范畴提供了本体论依据。
二、齐同慈爱 ——禳解仪式的戒律美
《老子想尔注》主张齐同慈爱。它认为:“能行道者便像道”。 与道相提并论的是德,德是道外在的表现,也是慈与爱的最高教义。《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具二 义,二而不一。”〔17〕德在道教中有“上德”、“玄德”、“常德”等几种解释。早期道教认为,要使德行贯通,则要建立很多教规教法,从而达到在道教教徒及广大信众中施爱的目的。《想尔注》实际上是体现早期天师道特定思想观念与其宗教特征的道教哲学。在有关“德”的注释中,一方面,要求人们奉行“真道”,有着对“道”的幽深冥渺本体及“天道无为”思想特征的追求;另一方面,它又以人世的精神、实用的目的深刻关注着现实,要求人们奉持“道诫”,为道教信徒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戒律和约束,以使道与德具有大爱无私的普世价值。
在《老子想尔注》的注解思想中,信道、施爱与守诫是一体的。《想尔注》提出真正的“守一”即“奉道诫”〔18〕;“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失一也。”〔19〕它把戒与律看作道神意志的化身。这就是:“执大象,天下往。王者执正法,像大道,天下归往,旷塞重驿,向风而至。道之为化,自髙而降……是以帝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上圣之君,师道至行,以教化天下,如治太平符瑞,皆感人功所积,致之者,道君也”。〔20〕这就使宗教教义伦理化,试图通过宗教教化解决在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教导人们多做好事,对他人要多施以爱。在伦理层次上,爱与大道相通。《想尔注》所形成的“守诫修道模式”,就正是一个重道重德、慈孝兼备,的“人道”与“仙道”两兼的修道模式。
那么,具体来讲怎样施爱呢,首先就要学习水的德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1〕老子归纳了水的七德,“水善能柔弱,像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22〕“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23〕水能受垢辱不洁之物,几像道也。“居善地,心善渊。”“水善得窐空,便居止为渊”。渊,深也。“与善仁。”人当法水,心常乐善仁。“言善信。”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政善治。”人君理国,常当法道为政则致治。人欲举动,勿违道诫,不可得伤王气。“夫唯不争,故无尤。”唯,独也。尤,大也。人独能放水不争,终不遇大害。《想尔注》特别强调其善行与心的关系,所谓“人当法水,心常乐善仁”〔24〕。要像水那样不争、处下、包容,这才是大爱的根本之道。
其次,借助教法解除人们的痛苦。《想尔注》时期道教组织的根本教法是一系列的禳解仪式。其特殊性在于,为人减除痛苦的方式在于伴随着忏悔、首过等禳解仪式,得到道教审美实践的体验,在反省自律中实现爱人爱己,度人度己。要为人请祷治病,则要实行教法,天师道的治病法,最重视的是“首过”(反省过去的罪过,告白)。通过首过、符水、请祷来禳解。在《想尔注》时期的天师道中,有着病是鬼神施加某人过去罪恶的惩罚之说,所以要治病,病人就必然反省自己犯过的罪过。在当时的宗教活动,有三官手书。《三国志•魏书》卷八《张鲁传》的后汉末天师道教团中,祭酒们为了有利于通行之人,在街道建有义舍,其中吊着米和肉,“诸祭酒各起义舍于路,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25〕空腹之人如在充饥果腹以外多取的话,鬼道就会叫这人生病。在《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中作“过多则鬼能病之”,作“鬼”,所以可以解作鬼神之意。也就是说,天师道把病看作是鬼神对罪过的惩罚。因此,要治病,请求鬼神的许可就是必要的,为此,先是反省告白自己犯过的罪过,此后通过符水和上章的咒力,得到善神〔26〕之助,除去引起疾病的恶鬼。善神设官将千二百人,以助人除厄赦罪。
第三,通过守诫规范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爱。信道守诫正是道以德显的戒律美表现。守诫是《想尔注》注解《老子》的一个重要宗教原则。《想尔注》指出“人欲举事,先考之道诫,安思其义不犯道,乃徐施之,生道不去。”〔27〕。以德显道,信道守诫以施爱观点的提出,表达了早期天师道的道教救赎美思想。《想尔注》把“诫”提到守道的高度,认为道诫不可违,不可犯。“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志意不可盈溢,违道诫。”〔28〕帝王治国要信道守诫,“疾要在帝王当专心信道诫也”,〔29〕帝王的行动不能违背“道诫”,否则会“伤王气”。普通人“保身”,也要“奉道诫”,才能“神成仙寿”〔30〕; “结志求生”。因为“气”聚而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道”的代言人,太上老君是通过“布道诫教人”〔31〕而行道的,“道诫”是“道”的意识的体现。人们只有“守诫不违”〔32〕,才能守一不失。这样,《想尔注》就把人为的行为规范转化为神的意识,使“道诫”权威化和神圣化了,“信道守诫”〔33〕也就成为大美、至爱的神圣境界。“五味令人口爽,道不食之。口爽者,糜烂生疮。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心不念正,但念煞无罪之兽,当得不得,故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所不欲也,行道致生,不致货;货有为,乃致货妨道矣。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腹与目,前章以说矣。去彼恶行,取此道诫也。”〔34〕
可见守诫是奉诸神意志行事,统摄万民,以神的意志发挥作用。行诫中真正起到自身约束,并非易事,故《想尔注》声称:“道诫甚难,仙士得之,但志耳,非有技巧也。”〔35〕所以要三申五令,以道的威慑力量使之将诫化为灵魂的约束,通过宗教力的个体化来完成。正如涂尔干所说:“当信仰者严于律己、迫使自己苦行禁欲的时候,他的目的是想化解对他认为他所依赖的某些神圣存在的不敬。当绝大多数的宗教力都获得了道德人格的形式以后,人们便把它们的目的想象成了安抚为非作歹或大发雷霆的神,并借此来解释这些仪轨的功效。”〔36〕道徒们相信,通过信道守诫的禳解仪式,最终能达到 “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37〕身心内外合一、兼爱的戒律美境界。
三、仁于诸善——“三天正法”的伦理美
《想尔注》大量谈到爱的伦理基础 “善”, 认为“百行当修,万善当著”〔38〕, 要积善以立仙基。《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39〕,认为行善是百诫之首,老子《道德经》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第59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40〕并以三天正法满足信众对善的神圣感情。《想尔注》说:“天地像道,仁于诸善,不仁于诸恶”。〔4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42〕天地像道“故煞万物,恶者不爱也,视之如刍草如苟畜耳”。〔43〕“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44〕“圣人法天地,仁于善人,不仁恶人。当王政煞恶,亦视之如刍狗也。是以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设欲侵害者,天即救之。庸庸之人,皆是刍狗之徒耳,精神不能通天。所以者,譬如盗贼怀恶不敢见部史也”。〔45〕“道”是无形的,体现为有形,则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之物,是超越时空的真实存在之物,与天地同体,其核心是创生万物之仁。
“三天正法”的作用正是体道行善。 诵习五千文;不妄祀;有罪首过;符水治病;用章表与鬼神誓约;修路;行黄赤之道(即男女和合之法);立廿四治,置祭酒;收信米五斗。这些统称为三天正法。神与道通。道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往来人生中。为使道与天、地、人圆融,除守道诫之外,还需行善与诚。在这里,神与道德力量同出一源。《想尔注》注“窈冥中有精”,“其中有信”云:(注: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结精便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天曹左契,芐有余数,精乃守之。恶人宝精,唐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精并喻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46〕)
要保精养气,则当行善:“百行当备,万善当着”。《想尔注》把精、气、身体、善行比作水与水源的关系,无善则好比水断了源头,所以当“自修身形善胜恶”,而行善的途径则是“诚”,行善的道法是“正一盟威之道”,主要教法是“三天正法”,这就是《想尔注》中至爱至善的伦理美。“六亲不和,有孝慈。”“道用时,家家慈孝,皆同相类,慈孝不别。今道不用,人不慈孝,六亲不和,时有一人行慈孝,便共表别之,故言有也。”〔47〕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可见,他反对将人进行善恶区分,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的思想来看,老子尊重一切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的人性观。尊重个体的本然“情性”,认为人的“情性”是“自然——本然的”,为“我”所本有,所以具有天然合理性。老子的这种自然人性论,闪现出大爱伦理的人性光辉。道教经典《度人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48〕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 “度人”。“度人”的内容很广泛,其要旨是行善积德,济世利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这就是《道德经》所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49〕
仙传中有张道陵行“正一盟威之道”,大施善行,以与神共盟誓约的记载。葛洪《神仙传•张道陵》谓:“(陵)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于是百姓翕然,奉是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即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官长。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输出米绢器物纸笔樵薪什物等。领人修复道路,不修复者,皆使疾病。……陵又欲以廉耻治人,不喜施刑罚,乃立条制,使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已来所犯之罪,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50〕
陆修静《道门科略》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想尔注》所提到的与神盟约、“仁于诸善”的做法,“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清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民人五腊吉日祠先人,二月八月祭社灶。自此而外,不得有所祭。……若疾病之人,不胜汤药针灸,惟服符饮水,及首生年以来所犯罪过,罪应死者皆为原赦。积疾困病,莫不生全。”〔51〕与《想尔注》思想相一致的,不仅有爱的义理,还有爱的行为。道官祭酒们大施慈善事务。每逢遇上水、旱灾害或瘟疫流行等,信道者即去祈求神灵,请道士作法“显灵”,消灾化吉。同时,每逢灾荒,为“拯救群生”,必開展赈灾济贫活动;瘟疫流行时,则进行施药解救;有人病死、饿死、暴死于路边无人收殓时,道士出面施棺埋葬。虽规模有限,但加以了制度化。这正是三天正法所要求的大爱善行,如早期天师道的重要经典《三天内解经》所说:“汉宣帝永寿三年……与天地水官太岁将军共约永用三天正法:不得禁锢天民,民不妄淫祀他鬼神,使鬼不饮食,师不受钱,不得淫盗,治病疗疾,不得饮酒食肉,民人唯听五腊吉日祠家亲宗祖父母,二月八日祠祀社灶,自非三天正法诸天真道,皆为故气。疾病者但令从年七岁有识以来首谢所犯罪过,立诸道仪章符救疗,久病困疾医所不能治者,归首则差。立廿四治,置男女官祭酒,统领三天正法,化民受户,以五斗米为信……”〔52〕于是,将“仁于诸善”与济世利人统一起来,将行道与演法结合起来,统一与道的运化之中。大爱的伦理之美成为打通神圣时空与世俗社会的共同理想。
四、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神合于道
《想尔注》主张重身、贵身,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它以追求长生为至爱之极,将伦理价值观和道教的修仙思想相结合,这一点对后世道教有深远的影响。《想尔注》中说:“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53〕其神仙信仰主张“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54〕, “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55〕它认为“道至尊”、“道甚大”、“‘道之为物,唯慌唯惚。道微,独能慌惚不可见也。‘慌惚中有物,惚慌中有像。不可以道不见故轻也,中有大神气,故喻囊籥。‘窈冥中有精。大除中也。”〔56〕《想尔注》特别强调“一”和“守一”,从精、气、神去讲修炼长生之道。它指出:精结为神,修道者欲令神不死,就应该“结精自守”,以清静为本; 又说:精是“道之别气”,万物都含“道精”,当其“精复”时,都归其根,故人人都应宝慎其“根”。它说:道散形为气,道气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其所以不见,乃 “清微”之故,人若奉行道诫,则“微气归之”。由此魂魄和合以超越时空限制,达到与天同寿的生命目标,这正是《想尔注》所追求的神仙长生之道。
道中有神,神由精成。所谓积精成神,“有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其精甚真,生死之官也,精其(甚)真,当宝之也。‘其中有信。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结精便可得生乎?不(否)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57〕《想尔注》认为:“仙王士与俗人同知畏死乐生,但所行异耳。俗人莽莽,未央脱死也。俗人虽畏死,端不信道,好为恶事,奈何未央脱死乎。仙士畏死,信道守诫,故与生合也。”〔58〕“我、仙士也。但乐信道守诫,不乐恶事。至恶事之间,无心意,如婴儿未生时也。”〔59〕“仙士意中都遗忘之,无所有也。”〔60〕“仙士味道,不知俗事。纯纯若痴也。”〔61〕“仙士闭心,不思虑耶恶利得,若昏昏冥也。”〔62〕“仙士意志道如晦,思卧安床,不复杂俗事也。精思止于道,不止于俗事也。”〔63〕行道需有精,精“如天下谷水之欲东流归于海也”。〔64〕因此,精、气可致仙,仙合于大道,故《想尔注》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欲令雄如雌。奚,何也。亦近要也,知要安精神,即得天下之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专精无为,道德常不离之,更反为婴儿。”〔65〕
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认为,世界万物所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禀受的元气有厚薄精粗的不同。人和萬物一样,也是禀受元气而生。但是人所禀受的是元气中最精微的部分,即“精气”,所以人能体天地之道。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66〕《老子想尔注》将天地之精,人之精与道之精合为一体,“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神合于道。这样,《想尔注》通过积精成神的神灵意识,神成仙寿的大道运行,将世俗戒律之美转化为道教神圣之美。若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保全人道而致仙道,积道德而成神仙,最终灾消福生,大慈大爱。
综述起来,可以说《老子想尔注》表达了具有审美创造原动力意义的大爱意识,是中国本土道教文化中生成的大爱观。这是立足于天地的大慈、大爱与无私。道教是主张慈爱和同的宗教,重包容、重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道教以道的“虚无”、“慈爱”为根基,弘扬真、善、美、容、和的美德,引导人们循天地之大道自觉修养身心。从每个人心底涌动起来的“大慈大爱”,将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长生久视之道。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62章〔M〕.
〔2〕〔3〕 〔4〕 〔5〕 〔6〕 〔7〕 〔8〕 〔9〕 〔13〕 〔18〕 〔19〕 〔20〕 〔22〕 〔24〕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7〕 〔38〕 〔41〕 〔43〕 〔45〕 〔46〕 〔47〕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8,25,8,16,10,32,32,32,12,16,12,44,10,11,19,7,23,16,12,12,25,14-15,42,7,27,8,8,8,27-28,22-23,16,9,10,27,27,25,25,25,26,26,26,36,35-36.
〔10〕道藏:第34册〔M〕.620.
〔11〕道藏:第17册〔M〕.780.
〔12〕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M〕.中华书局,2003.2205.
〔14〕道德经:第14章〔M〕.
〔15〕道德经:第21章〔M〕.
〔16〕道德经:第25章〔M〕.
〔17〕道藏:第24册〔M〕.803.
〔21〕 〔23〕道德经:第8章〔M〕.
〔25〕 〔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263.
〔26〕 〔宋〕范晔撰.后汉书〔M〕.中华书局,第2436.
〔3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34.
〔39〕道德经:第79章〔M〕.
〔40〕道德经:第59章〔M〕.
〔42〕 〔44〕道德经:第5章〔M〕.
〔48〕道藏:第1册〔M〕.5.
〔49〕道德经:第81章〔M〕.
〔50〕 〔52〕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中华书局,1961.56,56.
〔51〕道藏:第24册〔M〕.779.
〔66〕.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62.)
(责任编辑:李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