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血细胞的影响

2010-08-25 06:34徐永强刘长宝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期
关键词: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

徐永强 周 静 杜 兵 刘长宝

1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 325000)

2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温州 325000)

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血细胞的影响

徐永强1△周 静2杜 兵1刘长宝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干预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红细胞显著下降,血小板平均容积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无显著变化;干预组白细胞、红细胞下降无统计学意义,B淋巴细胞CD19+显著降低。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晚期结直肠癌 化疗 血细胞 T淋巴细胞 参附注射液

1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 325000)

2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温州 325000)

△通讯作者

对晚期已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有学者认为通过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1]。但化疗抗癌同时亦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抵抗力下降、消瘦、脱发、骨髓抑制等,如何防止或降低上述副作用的发生率是临床化疗的难题之一。笔者对已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该制剂对患者血细胞的影响,发现其对骨髓抑制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7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我院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例。两组在男女人数比例、癌灶转移部位、结直肠癌部位及患者年龄等各方面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共同的化疗方案:第1日予伊立替康27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2]静滴90min,每3周1次;第2日予氟脲苷15mg/k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2h,亚叶酸钙200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h;第3日给药同第2日。止吐药物予昂丹司琼8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于化疗前半小时静推。干预组从化疗第1日起予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连续应用7d。对照组从化疗第1日起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连续应用7d。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第1日凌晨(化疗前)及第8日凌晨抽血,检测血常规和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16+56)+,CD19+、CD3+、CD4+、CD8+、CD4+/CD8+]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 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 t检验。

2 结果

见表1。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及其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及红细胞压积较化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的比例较化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T细胞亚群分类相近(P>0.05)。干预组化疗后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相对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压积、CD19+均显著减少(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0.05)。

3 讨论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50%左右,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肿瘤科医师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应用与进展,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有了一定提高。伊立替康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早在1999年即有报道[5],其作用机理为伊立替康作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与拓扑异构酶Ⅰ和DNA形成复合物牢固结合,阻止拓扑异构酶Ⅰ修复DNA缺口,造成DNA不可逆断裂,从而引起细胞死亡。氟脲脱氧核苷(FUDR)是5-氟脲嘧啶(5-FU)的脱氧核糖核苷衍生物,在体内FUDR可以转化为5-FU,因而具有与5-FU相似的作用机制和抗瘤谱。与5-FU相比,FUDR在体内消除极为迅速,且不良反应较轻,这意味着FUDR有可能替代5-FU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6]。FUDR的体外实验表明甲酰四氢叶酸可使FUDR的抗肿瘤活性提高2.6倍[7],Douillard等[8]将LV/5-FU加CPT-11作为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一线药物。血象减少是该化疗方案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毒副反应。化疗后血象明显减少不但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与预后[9],而且成为患者疲乏和头晕[10]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和减轻化疗血液学毒性反应是临床提高抗肿瘤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表1 两组化疗后血细胞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化疗后血细胞变化情况比较(±s)

注:化疗前后数据的差值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该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P>0.10),其统计方法为Student's[3];t检验,差值用中位数的形式表示该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 (P<0.10),其统计方法为Signed Rank检验[4];标有“*”符号表示该组差值的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与0比较,P<0.05。

检测项目白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相对值单核细胞计数(109/L)单核细胞相对值嗜酸粒细胞计数(109/L)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相对值嗜碱粒细胞相对值嗜碱粒细胞计数(109/L)红细胞计数(1012/L)平均红细胞容积(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109/L)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容积(fl)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的比例(%)CD(16+56)(%)CD19(%)CD3(%)CD4(%)CD4/CD8 CD8(%)对照组(n=10)化疗前后数据差值1.743000±1.04581*0.247000±0.35665-0.04480±0.06335 0.272000±0.14582*0.032200±0.01865*0.032000±0.07757-0.00560±0.02094 1.186000±0.85135*0.01790±0.07502 0.001000±0 0.006000±0.00843 0.169000±0.20284*0.640000±0.93238-0.30000±0.72111-5.60000±8.83428 0.400000±0.36209*1.590000±1.15609*0.018000±0.02150*0.900000±29.7450-0.00875±0.03441-0.38750±0.43239*-0.60000±1.24556-3.43750±3.70942*0.015000±0 3.061000±4.64707-6.21000±9.42272-0.55000±11.6131 0.142000±0.30235-3.12000±5.43993干预组(n=10)化疗前后数据差值0.722000±1.14511 0.382000±0.51661*0.039000±0 0.230000±0.10729*0.037900±0.01742*0.000000±0.07874 0.00050±0 0.107000±1.15634-0.07900±0 0.000000±0.00267 0.005000±0 0.156000±0.23133 0.550000±0-0.50000±0.72111-13.5000±0*0.490000±0.39001*2.120000±1.91880*0.018000±0.02300*11.60000±22.4261 0.011250±0.02532-0.16250±0.96056 0.05000±2.18567-1.18750±7.18678-2.72000±7.55628 2.671±2.03789*0.780000±7.02769 4.150000±7.40169 0.167000±0.37621-1.51000±5.01497

参附注射液由参附汤改制而成。参附汤出自薛己所撰《正体类要》,红参大补元气,益脾补肺,附片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对肿瘤患者化疗时出现的标实受挫、正气愈虚状况,药症合拍。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对患者血细胞的下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果示,化疗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明显,干预组的白细胞虽有下降,但未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对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无显著性变化;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化疗前后发生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明显减少,但干预组的中性粒细胞化疗前后未发生显著的下降,此作用与对白细胞的影响一致。提示参附注射液针对防止化疗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下降,有着较为确定的积极作用,该结果与诸多文献报道相一致[11~13];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单核细胞均有显著降低,提示参附注射液对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淋巴细胞均有降低,但干预组的淋巴细胞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D19+淋巴细胞 (代表血液循环中CD19+的B淋巴细胞)变化相一致,而CD3+淋巴细胞(代表血液循环中的总T淋巴细胞)化疗前后的变化在两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和干预组 CD4+、CD8+、CD(16+56)+、CD4+、CD4+/CD8+等各指标均在化疗前后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该结果与诸多文献有所出入,有待于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确定。

对于红细胞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作用情况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相似[11~13]。红细胞计数在应用参附注射液后下降不明显,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有显著增加;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均显著性减少,提示化疗后患者体内有体积较均一的红细胞。因两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的变小均无显著性差异,且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提示化疗后患者体内红细胞确实有所减少,增加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虽程度不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足以推测应用参附注射液后从某种程度上可能维持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其机制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对于血小板,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因对照组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的比例在化疗后显著增加,提示化疗引起血小板的破坏还是增加的[14];干预组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的比例在化疗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参附注射液对血小板具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在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作用,尚需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1]顾晋.中低位直肠癌的辅助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5):73.

[2]开普拓临床协作组.开普拓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88~190.

[3]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64.

[4]胡良平,主编.医学统计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178.

[5]Van Cutsem E,Cunningham D,Ten Bokkel Huinink WW,et al.Clinical activity and benefit of irinotecan(CPT-11)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ruly resistant to 5-fluorouracil(5-FU)[J].Eur J Cancer,1999,35(1):55~59.

[6]王鹏,朱珠,李大魁.抗肿瘤药氟脲脱氧核苷的药物动力学与临床应用 [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9(6):385~388.

[7]Van Laar JAM,Rustum YM,Ackland SP,et al.Comparison of 5-fluoro-2′-deoxyuridine with 5-fluorouracil and their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J〛 .Eur J Cancer,1998,34(3):296~306.

[8]Douillard JY,Cunningham D,Roth AD,et al.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compared with fluorouracil alo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J].Lancet,2000,355(9209):1041~1047.

[9]Cella D,Dobrez D,Giaspy J.Control of cancer-related anemia with erythropoietic agents:a review of evidence for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outcomes[J].Ann Oncol,2003,14(4):511 ~ 519.

[10]Winningham ML,Nail LM,Burke MB,et al.Fatigue and the cancer experience:the state of the knowledge[J].Oncol Nurs Forum,1994,21(1):23 ~ 36.

[11]陈晓伟,付鉴,阮新民,等.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9):775~779.

[12]刘少平,茅卫东,钱文军,等.参附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05~1706.

[13]徐文,卢爱萍,卞淑芬.参附注射液降低泰索帝为主的化疗方案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45~1146.

[14]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0~264.

R730.59

B

1004-745X(2010)01-0066-03

2009-07-23)

猜你喜欢
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古人计数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结绳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