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彤,于 澎 田
(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100029;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汽车零部件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有机结合的纽带。[1]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汽车零部件物流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售后物流组成的,其中供应物流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被公认的物流系统良性运作并持续优化的最关键环节。
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是指为迎合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将零部件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商运送到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是集现代运输、存储、分拣排序、包装、产品流通及相关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综合管理。[2]
由于汽车制造企业所采取的是外协零部件、装配生产的模式,即一个整车或一个总成是由几个或几千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于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供应的国产件和国外进口的散装(CKD)件,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体系是一个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导,原材料厂商、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供应商的供应链系统。
在汽车供应物流体系结构中,原材料厂商、零配件生产企业是供应物流的起点;运输企业构成了干线运输层;围绕汽车制造企业的仓库构成了仓储层;供应商的配送部门或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部门构成了配送层。在整个零部件物流供应体系中,主要的物流节点有原材料厂商、零部件生产企业、中间仓库和汽车生产企业;主要的物流环节为仓储、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汽车生产企业是供应链主导企业,是信息的控制中心,是供应链的驱动机构,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与供应商信息共享、相互支持,使链上各方共生共赢。零部件生产企业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绩效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零部件供应物流的高效运行,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柔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敏捷度,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是汽车生产企业增强供应链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3]
1.“主机厂中心型”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普遍实行准时生产制(JIT),要求零部件供应商按整车厂的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供货,供应商或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部门实施工位配送。由于零部件供应商过于分散,零部件供应商一般在汽车生产企业附近自建或租用仓库,以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的需求,形成了“主机厂中心型”的供应物流模式。其实质是分散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4]
2.“主机厂中心型”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分析
“主机厂中心型”供应物流模式,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模式。它采用了供应商管理库存控制技术,使汽车生产企业的库存降到最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零部件及时供应,实现准时采购。但是这种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物流体系存在着许多弊病:(1)零部件企业的库存压力增大。零部件企业为了满足整车厂的零库存与准时供货的要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这不仅增加了流程时间和物流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柔性,削弱了整条供应链的实力。(2)零部件企业的仓库作用失衡。由于每个零部件企业都有自己的仓库,仓库条件、管理人员素质各异,管理难度非常大,起不到整车生产厂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作用,相反却加重了零部件企业的负担,成为供应物流系统的薄弱环节。(3)零部件运输质量难以保证。零部件运输大多采用供应商自营运输,零部件企业对汽车零部件包装、放置、装卸、在途保管等没有经验,专业性不强,运输设备使用不当,因此货损率较高,加上不能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也不利于货物质量的监控。(4)零部件运输网络不能优化。运输路线上以两点运输居多,没有科学的运输规划方法,经常出现不合理运输(如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对流运输),不能达到运输网络的整体优化。零部件企业不能有效地整合运输资源,使用零担货物运输,车辆空载率高,运输时间长,增加了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主机厂中心型”供应物流模式是将供应的风险和物流成本向零部件供应商转移,从长远来看,会削弱汽车供应链的竞争力,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1.国外汽车企业先进的供应物流模式
(1)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高度协作的业务外包物流模式。[5]美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服务商之间是一种高度互动协作关系。汽车生产企业将零部件供应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是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制订物流解决方案,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动态执行方案,物流服务商的运作与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融为一体。信息共享和共同制订物流解决方案是企业高度互动协作的重要标志。据统计,通用汽车使用了37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福特汽车使用了27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2)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以奔驰、大众、宝马为代表的德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德国,29%的物流企业涉足汽车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参与汽车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与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共同构成了汽车物流服务链上的每一个环节。[6]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采用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将汽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链接起来,保证物流信息的透明。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及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实现仓储的自动化和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3)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精益供应物流模式。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是以丰田汽车公司采取的循环取货(Milk-run)和 3C 模型(Collection,集货;Cross-dock,交叉转运;Consolidation,合并运输)的精益供应物流模式为代表。丰田汽车公司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其零部件精益供应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采取循环取货的方式,使零部件小批量供货,以满足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运输方式、运送正确的零部件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供应商处集货,使车辆由零担运输转为满载运输,以满载的方式将货物从供应商那里运到中转仓库,然后根据整车厂生产线的需要进行拆分,按照生产次序重新包装后进行混合装载运输,从中转仓库直接运输到生产线,实行线上配送。
2.国外汽车企业供应物流模式的启示
(1)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从国外汽车企业的供应物流模式来看,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即将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来完成。目前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物流公司,如大众运输公司(VWT)、安特哥物流公司(ATG Logistics)、沃尔沃物流公司(VOLVO Logistics)、 天 地 物 流 公 司(TNT Logistics)、不来梅物流公司(BLG Logistics)以及日本新日邮物流公司(NYK Logistics),与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完成零部件供应物流。(2)进行信息系统整合。以汽车生产企业为核心,建立数据公共平台,对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现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当出现订单内容调整等变化时,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防止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延迟和扭曲。(3)实施物流过程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是零部件供应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可视化管理对物流的重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企业可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尤其对于远距离的零部件供应物流,企业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和卫星定位技术对长途运输路线进行监控,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跟踪循环取货的车队等方式在运输途中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处理问题,保证零部件的准时供应。
从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汽车零部件生产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都将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零部件物流业务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因此,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将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主体。
1.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是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共同选择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负责零部件供应物流。汽车制造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出采购需求(零部件类型、数量、供应商、摆放秩序、送货时间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指令进行备货(包括组织货源及对零部件进行排序、分拣、包装等),然后按照生产计划准时运至生产线。[7]
2.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分析
从目前汽车物流的发展水平来看,这种模式是一种先进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它具有其他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1)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在汽车零部件供应环节中,零部件的品种和数量繁多,且大都是外部采购,供应商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不同零部件的供应时间和数量也不同,汽车生产企业要求按照生产要求准时配送,使零部件供应物流在组织、实施和控制上的难度较大。将这部分业务剥离出去,汽车生产企业可以把自身有限的资源和管理能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上,以提高核心竞争力。(2)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实现库存优化。准时生产方式要求零部件供应准时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采取先进的信息系统,协调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通过专业化的运输车队、优化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保证零部件准时供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库存水平,实现企业的零库存管理。(3)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首先,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强大的物流网络和设备设施及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整合汽车零部件运输资源,提高营运车辆的利用率,节省车辆的在途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其次,在混流生产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采用专用工位器具运输,减少包装及二次换包装时的器具配送,提高配送上线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再次,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仓库由原来分散的各个供应商仓库合并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中心,减少了汽车供应链上的仓库数量,减少了库存环节,可降低库存成本。
但是,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增加了第三方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的交易费用;由于供应链上各方企业目标不一致,不能够达到供应物流的最优化;汽车生产企业不能直接控制供应物流过程;不能全面掌控供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这些不足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我国现有的“主机厂中心型”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需要,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逐步成为主导模式。因此,在借鉴国外汽车企业先进的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应采取第三方物流完全主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
1.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实施的可行性
(1)更加集中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根据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特点,所有供应商的零部件由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运输管理,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需求按时送到生产车间,准时的生产节拍一般是以小时为单位,这就要求供应商与整车厂的距离不宜太远,否则会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货的难度。从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布局来看,大部分零部件企业(或中转库)都集中在整车厂的周围,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完成零部件供应创造了条件。(2)比较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能否高效实施,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大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生产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公共平台,它们通过数据公共平台获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并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实时信息传递,实现各方信息沟通。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实施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提供了保障。(3)日益成熟的物流服务商。近年来国内物流服务商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努力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物流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营观念、服务质量、物流设备设施、信息技术、营运经验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物流服务商,满足了实施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需要。
2.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实施过程
在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中引入第三方物流,需要对原有的物流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根据汽车生产的需求,通过对供应物流运作方式的重构,实现零部件运输合理化、库存最小化和上线准时化。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整车厂将物料需求计划同时发给零部件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零部件供应商在接到订单后,迅速制订生产计划并安排生产,同时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发出服务请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根据服务请求安排运输;供应商备好货后,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向整车厂提供物流服务。生产中的物料消耗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零部件消耗的情况进行准时配送。同时配送中心物料消耗的情况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到自己产品在配送中心的库存状况,据此进行及时补货。非生产地的供应商(包括进口商)根据整车厂长期生产计划以及自己产品在配送中心的库存情况,向集货中心进行补货。[8]
汽车零部件根据使用价值和使用频率可分为A、B、C三类,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于不同类别的零部件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A类零部件使用价值最高,根据看板信息,按照生产线的生产需求次序,直接从供应商的货物中心送到工位;B类零部件使用价值较A类低,先将零部件送到配送中心,然后在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控制下配送到生产线;C类零部件是使用频率最低的,采取循环取货的方式将零部件从多家供应商那里取货送到集货中心,通过集并运输送到配送中心。B类和C类汽车零部件要在配送中心组装成汽车模块,将汽车模块供应到整车厂的缓存区,缓存区根据看板信息对零部件进行排序,按照规定的时间将汽车模块配送到相应的工位上,完成同步供货。
3.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实施要点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汽车生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对不同类型的零部件采用不同的配送方式,避免一律采用准时配送,以免出现效率背反现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要以专业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服务,不断优化零部件仓储和配送体系;整车厂要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结成联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进行高度的互动协作,以防商业机密外漏;建立先进的信息平台,整车厂、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地提高物流运作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
由于这种模式在我国汽车行业的运用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也会进一步优化。
[1]黄中鼎.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几点思考[J].现代物流管理论丛,2008(12):72-73.
[2]Ronald H.,Ballon. 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
[3]陆薇.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2-33.
[4]陈飞平.MILK-RUN和SUPPLYHUB集成策略仿真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111-115.
[5]施学良.行业整合视角下的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9(24):23-24.
[6]丁俊发.全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网络建设研究[C].课题组.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2008)[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319-343.
[7]李莉.浅析基于TPL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J].中国储运,2010(3):100-101.
[8]石国强.汽车零部件入场物流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