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朱 伟
随着中国水务改革的不断推进,水务产业正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中国水务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水务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这一崭新进程?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志刚。
记者:水务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创新对水务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标准水务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志刚: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其中包括组织、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但标准水务认为,中国水务改革的顺利推进首先需要的是理念创新。标准水务提出了“创新和谐水务环境”的理念。因为,中国水务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政府、社会、公众、企业打造一个和谐发展共赢格局的水务环境。
记者:标准水务“创新和谐水务环境”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一种思考呢?
张志刚:从公众层面来讲,中国消费者还有浓厚的“福利水”意识,中国水务改革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用户的用水成本,会引发一部分公众误解,所以公众意识的转变本身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就政府而言,目前中国已经进入水务改革的深水区,水务改革的方向和步伐如何协调,如何更好地实现水务企业和社会的相互理解与认同,需要业界相关各方共同思考。作为一家有着十多年发展历史的水务企业,标准水务认为,水务企业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去建设更和谐的水务环境。“创新和谐水务环境”也基于标准水务一直以来坚持的三维价值观,即为客户创造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使员工发展潜力最大化。
记者:标准水务在运营层面上的创新有哪些作为,目前业务运营态势如何,2010年公司在中国投资收购并陆续投入运行的项目有哪些?
张志刚:具有外资背景(Standard Water Ltd.)的标准水务有限公司是由Mirage Group LTD.、新加坡上市企业斯恩威集团(CNA)及渣打银行亚洲基础设施基金(SCI)等合资成立的综合环保产业集团,拥有水务服务的相关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城市水务项目投融资、设计咨询、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目前,标准水务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北京、河北、东北三省、山东、陕西、江苏、浙江、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市。在合作模式方面,我们根据客户需求的实际状况,灵活地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移交(BT)、收购-运营-移交(TOT)等多种模式。我们还率先成功运用“项目包融资模式”,即在某一地区将一定数量、规模的项目组成项目融资包,通过与金融机构采取统一申报、统一评估、统一审核及统一授信的形式,继而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分项目落实资金到位。
记者:在水务行业竞争对手中,除了理念、技术、运营模式的多层面创新之外,标准水务公司的显著优势有哪些?
张志刚:标准水务拥有10多年污水处理的经验,在国内率先应用SBR污水处理工艺,使污水处理进入低耗高效阶段。提供完善的市政水及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成功建设了26个市政污水处理厂项目。依托渣打银行的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融资平台,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建设高品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应用范围。公司拥有多项污水处理方面的发明专利,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积累。10年来,标准水务通过其全资控股公司中国水务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13个省投资收购和建设了60余个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项目,凭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优质资金、完善网络及专业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创新。多年来,标准水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了互信的合作关系,2010年,标准水务公司将凭借持之以恒的立体创新理念,积极推动中国水务改革的良性发展,“创新和谐水务环境”将是我们标准水务一直追求的目标,标准水务愿与业界各方共创一个美好的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