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跃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最基本的条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保障。
表 1 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性别、年龄调查表
总体上看,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年龄老化问题有所好转。50岁以下 30岁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所占人数最多,比率高达 86.7%,他们是铁路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而51—60年龄段的老教师人数所占比例为 13.3%,他们大都有高级职称,许多人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广泛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如能继续发挥其潜力,他们将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性别上女教师占 28.9%,男教师占 71.1%,这一比例和高职院校的男女生比例不相符,对女生体育课会产生不利影响。
(1)学历状况
表 2 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调查表
表 2所示:在我们所调查的 45人中,仅有 3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而且都是近两年刚刚引进的年轻教师,博士学历的为零;有 41人为本科学历,占所调查总数的 91.1%;专科的人数为 1人,占所调查总数的 2.2%。从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仍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明显不足。
(2)学位状况
表 3 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位调查表
从表 3可以看到,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铁路各高职院校积极采取在职进修等措施,大力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1.1%,对更高学位的追求在体育教师队伍中已形成普遍的现象。
表 4 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调查表
表 4所示:在我们所调查的 45人中,教授数为零;有 14人为副教授,占调查总数的 31.1%;有 25人为讲师,占调查总数的 55.6%;有 6人为助教,占调查总数的 13.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与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合理标准 1∶3∶4∶2差距很大,说明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教授的比例过低。
表 5 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所学专业情况统计一览表 n=45
调查表 5显示:体育教师所学专业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其他等分别占 28.9%、17.8%、8.9%、26.7%、6.67%、6.67%、4.4%。
调查统计显示,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有 80%以上教师专业集中在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这些传统性的竞技项目上,而深受学生喜爱的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项目专业教师比例较小,甚至有些学校没有这些项目的专业教师。
表 6 高职院校体育课授课时间统计表
从表 6中可以看出,体育课开设 2年 4学期体育课的学校数为零。开设 3个学期体育课的学校有1所占 33.3%,2学期体育课的学校有 2所占66.7%。能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 144学时的学校没有。主要是军训、见习、实训等占用大量时间。学校体育课基本上是每学期上体育课 16周左右。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 7)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 (指: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占54.6%,没有兴趣(指:不太感兴趣和毫无兴趣)的占45.4%,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的略占多数。在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中,有 71.2%的学生表示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
表 7 大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
这说明: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直接取决于对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是否感兴趣,即对体育课教学内容、形式或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态度。统计中还发现,选修课班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远大于非选修课班上的学生。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学生体育基础差,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高,是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阶段没有经过一次正规的体育教学指导,这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体育能力的发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灌输基本知识、技术,而忽视学生的自身需要,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培养,特长得不到发挥。第三,学生虽然对体育课的学习态度不积极,但为了应付考试,只好参加学习。
表 8 体育课成绩评定情况统计一览表 n=3
调查中发现铁路高职院校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基本上还是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方式,每学期固定的考几个技术动作或竞技成绩。
铁路高职院校现行的体育教学考试方法还是以考技术、测“达标”为主,其实质是一个考“结果”的方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1)铁路高职院校缺乏高学历的体育教师,科研水平不高,教授这一层面人数偏少。体育教师年龄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性别上以男性教师为主,职称上以中级为主,所学专业集中在篮排足和田径上,有硕士学位的体育教师也开始逐年增加。
(2)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任务过分局限于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体育”这一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的一门长线学科,连起码的“习惯”问题都没解决。
(3)体育教学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教学年限为 1学年的占多数,增设专业课教学挤占了体育课教学学时。
(4)体育教学实践课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老师的授课缺少行业与专业的针对性。
(5)过分强调了体育教学效果的显性指标,考试方法是以考技术、测“达标”为主,是一个考“结果”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6)各学校都能做到划拨一定的体育经费用于体育教学,但投入不足。大部分院校体育场馆老化、器材陈旧,运动场地面积十分紧缺,维持正常的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工作举步维艰。
(1)提高铁路高职院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重视体育教学,按教育部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体育教学时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改变目前的状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铁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加大对现有教学人员的培养力度,鼓励他们进修,攻读硕士以上学位,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3)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各铁路院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学生专业特点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操作类、变姿类、站姿类、坐姿类、综合类)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以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长远需要和铁路发展需要。
(4)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形成体系,明确教学方向。学生在接受体育素质教育时,不仅需要体育基础知识来科学锻炼身体,还需要大量的健身、娱乐、休闲、欣赏、保健、卫生、营养等知识来丰富生活。
(5)教学环境还需改善。学校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生均运动面积和生均经费相应降低,经费投入的不足已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建议有关行政教育部门完善学校体育法规的监督机制。
[1]李继延.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9):57-62.
[2]张亚平.高职高专体育教师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6).
[3]刘翠娟.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4]张建斌.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师友,2007,(5):23-25.
[5]王艳红.对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教学体系的探究[J].科技信息,2003,(9):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