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

2010-08-15 00:51:18薛志敏
山西建筑 2010年7期
关键词:路基环境保护噪声

薛志敏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扩大内需,我省公路建设项目增多,步伐加快。随着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在我国乃至全球备受关注。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突显出来。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重要。

1 公路环保功能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美化环境。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6)其他工程,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工程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1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1)要从规划的全局和远景来把握所研究的项目,以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要按照路网规划的系统性要求,突出重点,服从全局,注重形成网络所带来的规模效益。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项目是对自然环境的最大破坏。2)路线的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独立大桥的桥位、长大隧道的隧址以及重点互通立交的设置等工程建设方案,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重点研究和确定的内容,也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应做到:尽量不穿越或接近居民稠密区,以免造成大气、噪声及水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尽量不破坏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尽量不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穿越风景名胜区应注意结合自然,不破坏景区景观。不侵占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2.1.2 初步设计阶段

1)以敏感点为主、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目标,确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原则。2)路线方案比选应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并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列为主要比选条件。3)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2.1.3 施工图设计阶段

1)路基横断面是公路景观的重要载体,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方面的最重要环节。往往在设计审核、审查中对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构造物十分重视,而对横断面设计,由于其量大重视不够。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做认真细致的工作,使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和几何形状与地形、地质、地貌相适应,将公路与环境联系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进一步优化平、纵面线形,降低边坡高度。特别是山区公路,应利用地形数据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对平纵横进行精细调整,此项工作是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重要过程,只有设计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反复推敲,不断思考,精雕细琢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路线。3)城镇等人文气息浓厚的区域,适当强调人文景观,赋予构造物人文气息。野外公路构造物设计以追求自然、简捷、古朴为好。

2.2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2.2.1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2.2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 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的干扰。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2.3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 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2.2.4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2.3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1)交通噪声方面: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2)大气污染方面: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3)水污染方面: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 结语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及环境评价;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环境问题完善。

[1] 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王新华.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山西建筑,2008,34(10):351-352.

猜你喜欢
路基环境保护噪声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控制噪声有妙法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51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