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民居建筑形态初探

2010-08-15 00:51刁晓峰
山西建筑 2010年5期
关键词:川东土墙肌理

刁晓峰

三峡地区建筑形态的研究,具有一种普遍意义,代表着川东民居建筑文化的研究方向。

1 川东民居美学要素

1.1 视觉第一要素:色彩

色彩是感官的第一要素,物体所有众多特征里面,最容易被感知的便是它的色彩,其次才是形态,肌理,感情……川东民居主要由三个色系构成,白色,棕黄色和灰色。白色主要指白灰夹土墙的颜色,棕黄色主要指木质材料的颜色,而灰色主要指小青瓦的颜色。这也是川东民居区别于川西北石堆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白色,从视觉上给人以整洁、干练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棕黄色,是木料的颜色,在四川盆地这样夏季持续高温的地区,则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觉。

1.2 视觉第二要素:形态

形态是次于颜色的第二视觉要素,当人的眼睛感知到颜色,再感知到形态后,那么,这个被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已经被概括和归纳了。川东民居的形态特色主要就是布局灵活。

布局灵活是川东民居有别于其他地方民居的一个显著特征,从86版本的民居邮票便可以看出这种特点。川渝地区多山地丘陵,民居的分布自然也不会依照平地的章法来修建。因此,房屋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错落有致。“爬坡上坎”正是人们为了适应民居而产生的步行方式,而正是由于建筑道路的崎岖和蜿蜒,才催生了“棒棒”这种重庆特有的劳动力形式。棒棒的辛劳,也从侧面体现出川东民居的不规则性,这种不规则性,表现为一种“乱”,但这种乱,是一种能给人带来视觉美感的乱,乱得充满构成,乱得充满随性的美,乱得充满画意。哪怕是一株零散的植物,一堵沧桑的围墙,都显示出自然之美,与中国传统造园艺术讲究的不对称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准确地说,川东民居的依山而立,并不仅仅是基于背靠大山的传统风水学思想,而是巴渝人民将民居建在山上,直接与大山作斗争的结果,克服地形的阻碍,从而形成的和谐的人居关系。这种密密麻麻类似于蘑菇在坡地上蔓延的方式,也造就了山城景致的独一无二。试想如果重庆的民居不是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的话,就不会有闲人雅士愿意来描绘一张死板而没有构成感的风景,也不会有这么迷人,这么星光璀璨的山城夜景,因为正是地形的错落,才把灯火最大限度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1.3 视觉第三要素:肌理与材质

“肌理决定魅力”。建筑的肌理决定着它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如粗糙能给人带来朴素和回归自然的感觉;细腻能给人带来安静和祥和……同样是白墙,安徽宏村的墙能给人带来高大挺拔的感觉;而瓷器口古镇的墙则会给人以俊秀亲切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材质和肌理上,与宏村整片笔直的墙不同的是,瓷器口古镇的墙为夹土墙外敷白膏泥,并且墙上的木质承力构架外露,才会出现川东民居独特的黄白相间的颜色。同样是白墙,在不同的肌理条件下,便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川东民居的木结构使其建筑显得轻盈而便捷,与同样是非官家建筑的徽派建筑比,也不会产生挺拔威严的效果,体现出巴蜀地区的文风雅致。

考虑到川东民居在重庆地区的普遍性以及三峡库区老民居建筑和重庆瓷器口古镇的共同点,为了展现川东民居外墙的肌理效果,课题组对瓷器口横街55号,56号,57号建筑进行了测绘和建模。该建筑体现的是川东民居最常见的两种材质肌理:木板墙和夹土墙。这里的夹土墙是一种最常见的构筑方式,其优点是造价低,易施行,韧性好。由于墙体内部为竹篾编扎,敷以泥土,再粉刷白膏泥,竹篾的韧性很强,因此提升了建筑本身的抗拉伸能力,以至于这次在汶川大地震的波及范围内,许多夹土墙的老民居仍没有倒塌。这样的建筑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也在美学方面体现着川东民居的特色,是川东民居与其他民居形式区分的一个重要身份特征。

但与此同时,夹土墙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由于力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形成较大形态的建筑;而更严重的是,虽然夹土墙建筑温度和适度调节能力强,但是如果超过一定的年限,就容易倒塌,这是由木料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任何一种生物材料用以建筑主材(用于作粘合剂除外),都无法克服腐朽,而且民居建筑不像宫殿建筑那样,有专门的防腐措施和专业的维护手段以延缓木料的“衰老”。以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拍摄的夹土墙为例,该建筑建于1921年,已经80多年了,夹土墙的木质构架出现了腐朽化,外层泥土风化剥落,以至于内部的竹篾材质也出现腐朽化趋势。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木材的耐久性是有限的。

由此也给人以启示:在目前新建的古风建筑中,应该合理地考虑木材料的使用问题,不应在承力构架上运用太多木材,木材应使用于古风的营造和人性化舒适性的营造上。木材虽然耐久性不好,但是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因为有着其他建筑材料无法媲美的优良性能。获取木材(包括制造,运输和供应)需要的能量最小,易于就地取材,对环境带来的负荷较小,具有很好隔热性能的木材是低能消耗房屋的理想材料,越是未经处理的木材,其可循环利用率越高,越具有很好的生态环保效应。

2 川东民居的建筑形态

2.1 建筑形态第一要素:屋顶构成——脊庇关系

屋顶,无论是从功能方面,还是从视觉美学方面来看,在建筑诸多元素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流派和形态。这里从构成和美学的角度分析川东民居的屋顶形态。

“脊”和“庇”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构筑的两大构成元素。“庇”是屋顶的覆盖部分,也叫作“屋面”。当“庇”与“庇”阳角相交,便会形成屋顶的另一要素“脊”。

当“脊”和“庇”以不同的形式相互组合,便会形成五种不同风格的屋顶形态: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其中,民居建筑主要体现为悬山顶和硬山顶,而中国南方地区的民居,特别是川东民居,则主要体现为悬山顶。

悬山顶由二庇,五脊组成,正脊是前后庇的交线,四根垂脊是庇在山面的边沿线处理而成。悬山顶以四根垂脊悬挑于山墙之外为特征。

当庇延伸出于墙面,便形成屋檐。川东民居很典型的一个特征便是大出檐,而且是四面出檐,这也是悬山顶和硬山顶在外形上的一个很明显的视觉区别。川蜀地区年降雨量大,特别是夏季,以阵雨较多,雨水冲刷的强度和水量都较大,大出檐的悬山顶结构适应了这种气候特征,一方面,方便人的活动,屋檐下有足够的空间供人的行为活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墙面不会直接受到来自雨水的冲刷。

2.2 建筑形态第二要素:基地关系——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迫于地形而改变通常情况下的屋基结构的方式。

吊脚楼是川东地区的典型民居。吊脚楼采用吊、叠、挑手法分层建筑,占天不占地,随地形空间的大小将二层或纵或横拉长,挑出楼面,楼上重楼,增大面积。一层为厨房,客厅或店铺;二层为卧室;三层为起居室,眼界宽阔。川东吊脚楼多以木结构为主,也有少量年代久远的石结构,如大宁河宁厂古镇……

3 库区建筑考察中的不和谐因素

3.1 大量的欧式元素充斥其中

虽然欧式建筑有其固有的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洋化”的享受,但是大面积的欧式建筑却割断了和三峡库区的文脉联系,也割断了和川东民居,甚至中国民居的内在联系。

小面积欧式小区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整个城市的欧化甚至整个库区的欧化则不是一个好现象,容易孤立三峡文化和人,拉大了交流的鸿沟。

3.2 文化的碰撞太唐突

这样的情况在考察中大量存在:在单体建筑上,大量的欧式建筑顶上被搭建了一个中国古式的亭廊,视觉冲突太大。文化的元素全部成了碎片,被一种极肤浅的处理方法覆盖在了建筑物上,没有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不仅单体建筑,建筑的群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云阳,在一个地块上,有未提炼的欧式建筑,又有原搬古代的中式建筑,还有城市常见的高层电梯建筑。如同一个现代化居住小区,一个苏州园林和一个圣马可广场被拼凑在了一起,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和揣摩。

4 结论及前景建设思考

川东民居,具有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构筑形式。目前的复古建筑以及借用古风的现代建筑都汲取了它的元素,但是在使用方式和使用程度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再照抄古风,而是需要将传统元素仔细分析和提炼,归纳地用在现代建筑和规划中。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13-17.

[2]尼 宁.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3]肖 宁,袁 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山西建筑,2008,34(4):72-73.

猜你喜欢
川东土墙肌理
每当在土墙村听到一声鸟鸣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一截土墙
打草鞋 筑土墙——非遗传承点亮中岙畲族古村落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土墙
川东含硫气田气井井下管柱腐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