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昊
城市的迅速生长和扩张,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导致了城市个性的丧失。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特色危机”,城市失去个性,千城一面。
这种现象,在中国大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原本颇具特色的建筑、街区被夷为平地,代之以众多“古不古、新不新、中不中、西不西”,没有文化内涵、没有历史底蕴的建筑。2)城市成为欧美建筑师的试验场所,成为建筑师个性表达的手段。伴随着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外国建筑师与新兴建筑材料、技术,大量涌入国内。一些国外设计师为吸引眼球,往往追求作品的怪异、夸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的成本以及与城市的相容性,破坏了城市的肌理。3)混凝土的时代、钢筋水泥的城市,缺乏人情味,缺少活力。
漫步国内的城市,大规模的或是风格独特的建筑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属于自我的,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场所却悄然逝去。这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作为城市最重要元素的建筑,其风格对城市特色的塑造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建筑的风格,无疑是要突出城市特色,突显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与建筑风格,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形制、风格,反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主流建筑文化灵敏的反映着社会的各种变动和生产力的主要内容[1]。当今时代,中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高速发展,城市中也产生了各种风格的建筑。
以欧洲传统建筑为出发点,强调柱式、柱廊、穹顶等元素,借用传统形式和手法表现新的内容,追求表达欧洲古典建筑的韵味。漫步于全国各个城市,无论大小、南北,“西班牙风格”“德式风格”等古典形式在新建居住区中屡见不鲜,投资方和设计者们将一些所谓的欧陆风建筑照搬照套,造成城市建筑风格的混杂。
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提取元素,借用古典形式手法,结合现代建筑的空间使用,力求形成传统形式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兴起的“中式”风格,其本质并非去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而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套用,它的兴起是试图对抗“西式”的全方位入侵。这种狭隘的民族情结,更多的是简单的回避,对于当今城市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类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偏重于艺术表现力,突出表现建筑的象征意义,追求视觉效果,使人一见就难以忘记。但此类建筑,往往最缺乏文化内涵,对城市肌理有很大冲击。
建筑大师沙里宁认为:“建筑功能决定形式”。由于能源危机、生态气候恶化,一些当代建筑在形式上坚持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与实际功能相结合,加强了对环境的重视。这类建筑,形式多具有高技派特征,反映现代建筑的特点。
1)宏观层面。城市建筑风格的建构,属于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把控城市及地区建筑风格,形成区域性建筑风格的协调。尤其是处于“大建设”中的各个城市,需要选择有战略性的措施,形成相对集中而有效管理。在这一层面上,我们需要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强调地区建筑特色的塑造,提出能够展现城市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内涵。2)中观层面。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建筑、建筑群、街道、广场和不同功能的社区,它们大多表现为缺乏协调而杂乱无章,缺少总体立意而形不成整体风貌,主次不分、角色模糊难以产生标志性景观,因此区域化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2]。3)微观层面。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要对每一栋建筑进行详细研究。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主体,是形成城市景观最重要的部分。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建筑形式的创造,更不是表皮的新奇和怪异,而是每栋建筑自身的风格以及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每栋建筑物要有自身的特点,更要融合于一个街区,一座城市。
在进行城市建筑风格建构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反思的大众主义设计,规划需要结合生活。城市建筑风格的大众主义设计,是一种反思的大众主义,它主张的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思维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挑战“正宗”“传统”,对抗和质疑专家系统的正确性[3]。在这种环境里,普通大众不再是单纯的无条件接受或选择,而是直接参与到城市设计之中,通过对生活的自身体验和感悟,对规划设计者提出要求。2)对不同类型建筑分类控制,并突出标志性建筑。城市建筑主要可分为文体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类型,各个类型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风格的集中控制,可以更有效的协调城市建筑风格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主要是由典型建筑区域来实现的,而不是所有建筑的趋同化特征,为了避免城市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的弊病,要对城市重点发展区域进行建筑风格控制。如:市区中心,交通枢纽周边,商业服务集中区等区域进行重点规划,重点建设。3)保持城市的肌理,新旧建筑有机结合。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有适当比例的老建筑。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的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4]。新旧建筑的更替,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这些混合的建筑群,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肌理和发展过程。旧有建筑需要修缮和保护,新建建筑需要在风格和文化内涵上与旧有建筑相协调,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4)建筑材料和形式上向更符合绿色城市的方向发展。当代中国城市建筑风格多元化发展,总体上是采用与周围环境不同性质的物质,如混凝土、钢材、玻璃等等。对于这些“异质材料”建起来的建筑物,人们不自觉的将其与周围的环境割裂开来。而这种材料还有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无法回归泥土[5]。
城市建筑风格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专家、设计师、普通民众的共同参与,协同实现。同时,建筑创作本身有着纷繁的流派,这充分显示了建筑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正是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相交融,才丰富了城市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建构城市建筑风格,不是要将这些风格统一,使城市单调,而是要将这些风格去粗取精,更合理的融合,使其更符合人们的生活,符合审美艺术。同时,我们要注重建筑的人文精神,注重建筑的地域性,使建筑更有生命力,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有活力。正如 2010年世博会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应当构建更好的城市风格,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第 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宋春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设计创新[J].建筑学报,2008,482(10):1-3.
[3]李晓东.反思的设计[J].世界建筑,2005,185(11):96-97.
[4]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第2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隈研吾.负建筑[M].计丽萍,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