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传统民居及其价值表现探究

2010-08-15 00:51苏建辉王爱萍
山西建筑 2010年30期
关键词:豫西窑洞民居

苏建辉 李 秀 王爱萍

河南是历史悠久的中原大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居住遗址和建筑,都生动的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存的民居实物中,豫北的石头房、豫东的四合院、豫南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建筑,及豫西的窑洞,代表了河南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特色和丰富的类型。其中,豫西的窑洞民居有很多独特性,其中下沉式窑洞民居是全国独有的。

1 豫西窑洞

1.1 豫西地区自然条件及窑洞形成和发展

窑洞民居是河南民居建筑第二大的居住形式,主要分布在郑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的黄河两岸:巩县、偃师、洛阳、新安、荥阳、三门峡、灵宝等地区,面积1万多平方千米,这一带黄土厚度在50m~100m之间。豫西是黄土东南延伸的末端,同黄土高原其他地区如陕北、甘肃比,豫西黄土层较薄。窑洞的挖建是依靠黄土层的壁立性强的特点,而这种壁立性要依靠黄土的粘聚性和黄土层的厚度,因为黄土层堆积自上而下愈深,孔隙度愈小,干容重愈大,愈加密实,强度愈高。豫西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大,黄土层虽不厚,但黄土表层土壤密度大,孔隙相对小,另外,这里的粘黄土颗粒较细,土质粘度高,粘聚力强。豫西地区居民们充分发挥本地黄土的这些特点,建造自己的窑洞,具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们通过新技术改造窑洞和生活环境使其符合农民现代生活需要,并结合瓦房建筑创造窑洞新形式,展示了窑洞新的生命力和不断发展的美好前景。

1.2 豫西窑洞的形制

1.2.1 靠崖窑

建窑的选址选择在土质稳定,土崖壁高度适当,水源方便,便于排水而受洪水威胁小、南向的地方,这样有利采光,有利于避免如冬季的东北风等的侵袭,另外要考虑视野开阔且交通方便,为实现这些要求,村民们一般会在冲沟的一侧,当然首选向阳的一侧,将黄土堆积的边缘整修,砌成略向内倾斜的崖面,崖面即俗称的“窑脸”,高于10m要砌成台阶形,以保持土体的稳定。豫西窑洞的崖窑在开挖时都预留有窑前建房的位置。窑房结合才被当地居民认为完整的宅院。所以传统的靠山窑的典型布局应是窑房一体构成的完整。

传统的窑房结合而成的靠山窑民居是按中国传统的对称、封闭、严谨的四合院空间序列的布局。巩县和荥阳的靠山窑民居多为典型的一组三孔窑洞式,窑洞的平面近似长方形,越向内愈宽大,剖面也同样处理,这样的结果是空间愈向里越大,以争取洞内有较宽阔的内部使用空间,并使用视觉矫正措施,自洞口内避免产生窑顶下坠和愈内愈窄的视觉效果。中间一孔为主窑,其各部分尺度略大些,内部空间利用安排周到,构造上更为坚固。

1.2.2 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又称地坑院或天井院,在巩县西南地区及与其相连的洛阳东部地区,这一带可以方便地利用的山坡、沟壁较少,而是地势相对较平缓的丘陵,地表层属兰黄土,堆积较薄,约在5 m。因此,在深10m的浅土层中挖掘窑洞即是离石黄土层(黄土层的地层名称,深黄褐色,大孔较少,较密实,坚硬),易于遇到礓石层使窑洞坚固实用,是地坑院窑洞分布普及的地区。地坑院挖建的最大问题是土方工程较大,不像挖靠山崖窑将砌下的土很方便地填入就近的沟坝里,并能顺便平整出较大一块场地来,挖建地坑院必须将土全部移走。下沉式窑洞是豫西特有的民居形式,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1.3 豫西窑洞民居的总体特征

1.3.1 窑院式民居的形态适应性

窑洞民居注重与自然的相辅相成,相伴相生,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崇尚风水,摹拟自然。这些民居点缀了自然,围聚了村落,构筑了村民生活、劳作、交往的社群聚落。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内与外、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的相辅相成和辩证转化,适应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1.3.2 窑院式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生态意义,在于它尽可能地顺应自然,或者虽改造自然但加以补偿。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乔庄民居、聚落的营造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观念影响下,民居聚落的营建,一般都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而且很少大兴土木改变现状,因此传统民居一般都显现出因地制宜,因山就势,并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的特点。

1.3.3 中国民居的“情态适应性”

民居聚落环境和民居建筑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充满着人情味和有着宜人的尺度,它更多地表现为精神层次上的东西,然而又依附于实实在在的环境和建筑之中。情态方面的雅俗兼备,是指传统乡土民居既渗透了乡民大众的民俗之情——家族情、乡土情、邻里情,又有不同程度的“礼”的层次。

1.4 窑洞民居的优点

1)与气候相适应。中国中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多为冬冷夏热型和冬季严寒型。作为民居的围护,解决保温和防风是其主要目标。墙体不易返潮,即使有水分进入,也容易散发出去。围护有一定的可呼吸性能,可以动态调整室内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从而改善生活环境,即“冬暖夏凉”,这是我们今天现代化建筑动用大量设备和消耗才能实现的目标,窑洞建筑用简单而经济的方法很轻松就基本实现了。另外,还有相当好的隔声和防风渗透性能。2)建造经济。无论是窑洞还是承重的生土墙,基本上不需(或很少)外购建筑材料,民居建设所需的大量围护材料,不仅要价廉,还要容易得到,随处就近。其价值则在于它对于中西部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适应和它所提供的便利,这使它能在几千年以来始终都能生生不息。3)对心理要求的适应。窑洞和厚重的土墙,都能给人安全、结实、稳定和温暖的感觉。窑洞建筑的封闭外形,较小的门窗,幽暗的内部光线,混沌未开的拙朴空间都能让人产生洞穴式的联想和暗示,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4)可循环性和生态性。窑洞建筑诞生于自然环境,使用中无需过多的能源、设备和材料支持。不管它们是修建在山坡上,不占良田好土,还是像地坑院修建在地面以下,而让出地面活动空间,它们都能有效抑制着建造和使用者的建筑消费欲望,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有力的生存条件、资源和空间。它们不会过多增加环境负荷,自身产生的方式又相当自然、有机,并能与其他动物、植物同生共息。

2 对新时期村镇住宅设计和现代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启示

2.1 对村镇住宅设计的启示

在村镇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不能简单地跟从城市住宅的发展模式。丘陵地区的窑居式建筑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增加窑洞的安全性,改善窑洞过去平面布局的缺点,增强平面布局的灵活性,通过窑洞深处设置天井来改善窑洞的通风和采光。各地传统民居体现的乡土情、家族情、邻里情,可以通过公共交往空间的建筑小品等来实现,满足村民对过去生活居住环境的怀旧情感,体现出一定的乡土风和地域情。新时期的村镇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不应出现“千村一面,缺乏地域性”的局面。

2.2 对现代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启示

当厌倦了钢筋水泥丛林般的都市建筑,建筑师们把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黄土高坡上的窑洞民居,投向漠漠黄沙中的埃及金字塔,投向黑非洲烈日下的泥土寺庙……于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概念应运而生,那便是——覆土建筑(Earth Shelter Architecture)。

覆土建筑维持生态平衡的优势:1)节能。2)用地经济。3)保护周围建筑文脉。

3 如何保护、利用和延续传统民居

3.1 豫西窑洞现状

目前,豫西窑洞的损坏情况令人堪忧。以洛阳市邙山乡冢头村为例,全村均为下沉式窑院。20世纪80年代,村里还有窑院100多户,到2005年初,保存完好的仅剩下2户。日本、瑞士等国的学者和联合国的官员也到过这个村庄。就是这样屡屡接待外国朋友的村庄,目前也仅仅剩下了两户,并且里边已无人居住。随着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窑洞居住者越来越少,致使其坍塌、损坏、填埋情况日趋严重。

3.2 保护对策

1)根据不同情况对豫西现有窑院保存现状进行专项研究,开展对豫西窑院的普查和登记,尽快将其整体列入文化遗产和重点保护名录。2)通过有效宣传引起社会关注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利用各种途径获得保护资金。3)“新农村”民居建设应重视对窑洞民居的保护性科技投入。4)进行有组织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让窑院在河南旅游业中成为豫西民俗文化旅游的亮点。

4 结语

豫西窑院与其居民的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全面生动地反映和描述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也可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产业资源。近年来,豫西窑院开始受到旅游业的关注,如三门峡地区的一些村落已把窑洞当成旅游景点。对窑院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潘聪林,韦亚平.河南传统民居建筑初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0.

[2]胡云杰,陈 红.豫西传统窑院式民居适应性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8):47-48.

[3]张晓谦.营造生态城市的捷径之建筑覆土[J].山西建筑,2007,33(9):38-39.

[4]豫西窑院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6(4):6-7.

[5]郑 青.陕县地坑窑的空间及装饰特点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C].2007.

猜你喜欢
豫西窑洞民居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陕北窑洞民居
奇趣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