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寰 郭亚楠
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堪称青岛近现代历史的缩影,不仅体现了城市风貌,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
中山路最早修建于德占时期,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修建了南北向纵干线,将德县路以南的路段命名为“斐迭里街”(即今中山路南段),德县路至大窑沟路段命名为“山东街”(即今中山路北段)。当时的“斐迭里街”是欧洲人居住区的商业中心。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将中山路南段改称“静冈町”,北段改称“山东町”,也叫“新泽町”。中山路商业区的功能进一步扩充,一个集居住、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功能混合区逐步形成,是当时青岛最繁华的地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将中山路南北两段合并,称为“山东路”,1929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一直沿用至今。近代的青岛的商业基本是以中山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路对青岛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山路商业街始终是青岛最繁华、最重要的商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青岛”战略的提出及1992年青岛市政府东迁,城市中心随之东移,中山路在商业上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新区的崛起加速了中山路商业区的衰落。面对日益萧条的百年老街,政府部门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包括德国建筑专家)对中山路的保护与改造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力求重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风貌。
本文在此主要讨论对中山路北部地区(德县路、保定路以北,胶州路、北京路以南,河南路以东,济宁路、安徽路以西)的改造。中山路北区地区以中山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商业氛围明显呈现东强西弱的态势。分析其原因,东区地块大多较为方正且每个地块占地面积较小,道路与地块的关系非常明确,便于商业街区的发展;而西区地块形状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在结合地形建造时,互相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并不利于商业街区的进一步深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改造,以适应中山路发展的整体需要。
在对中山路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发现,新老建筑之间的差异以及社会认同感的缺乏,是困扰中山路历史街区整体和谐感的重要因素。中山路历史街区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统一的规划控制下,建筑相继建造,同类型建筑相互模仿,建筑功能要求相似,同时同一时期建筑建造技术相同,审美倾向也较为类似,也就形成了中山路统一协调的风格——尺度宜人、机理统一、文脉承接关系明晰等等,但这些对历史街区文学性的描述却缺少理性的分析而难以把握,而现在设计中所经常使用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对老街区来说又难以把握其特征,使历史街区对新建建筑来说只是一个表象的参照物,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使新、旧建筑物缺乏统一感而不被社会所认知。
分析中山路北区的几个地块,总结其特点如下:1)建筑体量。均不是很大,建筑进深较小,建筑层数多在2层~4层,局部有5层~6层的房屋。2)外部空间。多以封闭或半封闭的院落来组织建筑,形成建筑内部小环境,各院落之间灵活,既可相互连通,也可各自独立,整体来看,虚实得当。3)街道界面。建筑沿街道界面虽然有立面上的许多变化,但整体是连续的,给人以统一感,注重对转角处的建筑处理。
1)建筑体量与空间关系的控制。常规的控制指标是必要的,在对所涉及的几个地块以及周围的地块进行调研后,发现常规控制指标并不能约束改造方案与传统历史街区的相似性。常规控制指标注重描述地块内的实体部分(建筑部分),而对构成中山路里院建筑的“虚体”(院落空间)却缺乏相应的分析、定位。从中山路北区各个地块的空间构成关系可见,每个地块均含一定数量的院落空间,形成一种房围院的模式,而这种方式又随着地形条件、居住情况、建造年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更好的把握历史街区的这种空间特性,故此提出补充控制参数——院落密度、院落量值、院落尺度,并归纳院落的类型,以便准确把握建筑体量与院落空间的关系。
2)街道界面的控制。人们对中山路老城区的感受,不仅来自空间体量关系的变化,更与街道的界面尺度息息相关。因此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对街道界面的尺度感非常重要,在此可以增加一个控制标准——孔洞系数,来实现对街道界面更加有效的控制。
建筑高度可以勾画出沿街建筑的外部轮廓线,它反映了街道界面在垂直方向上的量度,而建筑层数则可反映沿街建筑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度感。孔洞系数为沿街建筑的洞口宽度与街道界面总长的百分比,它表示街道内部院落或建筑与外部街道的联系程度。当中山路历史街区加入这些控制参数后,使建筑的体量,院落的数量,街道的尺度以及整体的虚实关系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改造后的方案与原有的历史街区在各方面均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不是简单的立面符号的翻建或模仿。
3)修正指标控制。中山路老城区历史街区的重新复兴,应该把其看作一个不断生长、自我完善的有机体。当街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确定后,在符合原则的条件下,对局部地块适当的加建或对某些地块中的局部进行适当的扩建,只是在符合发展规律的轨道内扩充量的积累,并不会影响其空间性质的变化。历史街区会随着功能的完善以及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地扩张,所以对历史街区的控制指标也应该是动态的。同时,历史街区在原有空间格局下也有一个相对的临界点(饱和状态),当建筑的扩张突破这个临界值,就会使空间格局产生质的变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格局形成新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新的空间属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在总的指标控制范围内,有效地控制开发强度,不致使历史街区就此凝固,再无生长可能。由此可知,界定历史街区饱和状态的各项控制指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居住功能。现代的生活方式对老的里院建筑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在改造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原有里院建筑的每一寸空间,从而改造成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住所,使老的里院建筑散发新鲜的魅力。2)商业功能。利用原有里院建筑的特点,改变原有沿街设店的方式,使中山路的商业店面向里院建筑的进深发展,进而形成一组组、一簇簇别具一格,不同风味的特色商业休闲空间。3)餐饮功能。利用青岛里院建筑自然形成的独特优势,功能布局上改造成适应餐厅或酒吧、咖啡屋的特定要求,内部装修充分体现个性化倾向,配以灯光的变化,来营造独特的经营气氛。4)旅馆功能。利用老里院建筑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优势,迎合许多来青岛的旅游者的怀旧情怀,把里院建筑改造成为一个个微型的、独具特色的旅馆经营场所。独特的建筑布局,良好的内部小环境是吸引消费者的魅力所在。5)办公功能。随着里院建筑的成功运作,在发挥其各种效益的基础上,利用其特点,通过改造,优化里院建筑的各方面条件,逐渐吸引一些有层次公司在此进行办公,提高中山路地区的消费层次,使里院建筑形成良性的循环链。6)文教建筑。可结合地区的情况,把一些小规模的小学或幼儿园吸引进来,形成类似古代私塾式的教学环境,成为中山路北区的一个点睛之笔。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历史街区的复兴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山路北部地区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对北部地区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部分建议和意见,希望中山路历史街区能够在保持其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尽快走出萧条,迎来新的发展。
[1] [美]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翁致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 阮仪三,王景慧,王 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伸,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 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7] 陆 安.青岛近代现代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8] 阮仪三,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18.
[9] 伍 江.对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J].世界建筑,2001(6):77.
[10] 刘西耀,丁 欣,韦海余.新时期下旧城改造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