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畜牧兽医管理站 261307)
鸡的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肾脏肿胀、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
1.1 疾病 包括病毒和寄生虫病。病毒主要有肾传支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毒性肾炎和马立克病毒。寄生虫有螺旋体和住白细胞原虫。这些病原均有很强的嗜肾性,感染肾细胞后,寄生在细胞内,对肾细胞和功能均有破坏作用,使肾细胞失去或影响其滤过能力,导致大量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或体内,使其形成肾出血、肿大、花斑。
1.2 营养因素 (1)饲料中蛋白过高或者氨基酸不平衡,均可导致机体产氨量增加。对于鸡来说,氨代谢最终产物为尿酸,尿酸在肾脏排出,当尿酸的生成量大于排出量时就会使排泄发生障碍,导致大量尿酸盐在体内沉积,阻塞输尿管,引起肾肿大、花斑,如果恶性循环结果会导致肾功能丧失,引起肾病。(2)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饲料中钙过多或者磷过多,肾脏的排出就会增多,过多的钙磷在肾脏与尿酸结合成不溶性的尿酸盐沉积,引起肾肿大。(3)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是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当维生素A缺乏时就会引起肾小管上皮的破坏,影响其滤过功能,从而造成尿酸盐沉积。(4)其他因素。如碳酸氢铵中毒、食盐中毒、维生素D中毒和钾离子供应不足都会诱发肾病的发生,另外,严重脱水也会引起尿酸盐沉积。
1.3 药物及毒素 磺胺药物的中毒剂量和治疗量很接近,如果用量、用法不当往往会发生中毒,在肾内结晶析出,形成晶状体物阻碍肾小管,从而影响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还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类和喹乙醇等药物的代谢产物也是一种毒性物质,使用不当也会损坏肾脏。
2.1 临床症状 各日龄都可发病,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蓬乱,低头似睡,拉白色或水样稀粪,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鸡体消瘦,食欲减少,生长缓慢,成鸡产蛋量减少,出现畸形蛋、蛋壳发白、表层有白色附着物、蛋清似水样。肾形传支感染引起的肾病,病程较长,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可大部分死亡。法氏囊病引起肾病多发病快,死亡率高。
2.2 病例剖检 病初期,可见一侧或两侧肾肿大,颜色变浅,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加重,可观察到肾出血,个别病鸡肾包膜出现血凝状(白细胞原虫病)。后期可见肾脏内尿酸盐沉积,似槟榔状,长期沉积尿酸盐,时间长变为结石状,将输尿管一侧或两侧完全堵塞,用手触摸较坚硬。除在输尿管内有大量尿酸盐外,还可沉积到心包膜、气囊壁、腹膜、肠系膜、肝脏表面,当沉积在关节囊时关节肿大,拐腿。
3.1 促进尿酸盐排除 目前治疗肾病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在治疗肾肿时起到了调节电解质平衡的作用,但这些药物是一些无机盐和利尿药物复方制剂,其机制是通过无机盐碱化液,利用酸碱中和理论,提高其溶解度,并通过利尿作用来加速排出,但药物本身也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程度损害,增加肝肾负担。根据以上情况可采用中西结合进行通补双效作用,先通肾而后再进行补气,使机体调节平衡,不至因失水过多而发生酸中毒,起到保护肝肾的功效。
3.2 抗病毒、消炎、驱虫及防止继发感染 本病病因之一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另外患有肾病时极易导致继发感染,因此在调节肾脏同时必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消炎和驱虫的药物来防止继发感染。但必须注意,在选用药物的同时必须选用一些对肾脏无毒副作用、无损伤的药物,而且剂量不能过大,可以选用一些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及聚肌胞、胸腺肽、血凝素和一些中药制剂。
3.3 保护肾功能、调节离子平衡 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如鱼肝油,来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完整性,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另外,可适当增加钾离子含量,以调节各种离子平衡。
3.4 抑制尿酸盐合成 在单纯由蛋白质和钙过高引起肾病时,可定期使用通肾护肝的药物,利于尿酸盐排出和形成,也可加丙磺舒加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