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兰 吴晓娟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32
企业社会责任是世界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历史潮流,无论中外,概莫能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并逐渐引起各界关注。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国家电网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又是中央直属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承担着国家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的重大使命。国家电网公司一贯秉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司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我国率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自2004年始,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向全世界发布全球500强企业的前100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排名。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了中国企业历史最好排名,排名55名。
自去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演变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进行深刻的反思,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在市场运作中采取谨慎、稳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顾及整个经济平稳运行,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具体体现。
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企业社会责任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准确理解公司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公司的核心社会功能,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
国际上不同的组织、机构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各有侧重、略有不同。国家电网公司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描述了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本质特征,是指企业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二为形式特征,是指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的行为;三是功能(目的)特征,是指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定义中有效管理的含义是指最大限度地增加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利益相关方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过——“企业社会责任,并不要求公司开展与其正常运营不同的业务,而是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正常运营。”国家电网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与安南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键在于有效管理好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电网企业,核心就是要认真研究,并做好建设和运营电网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管理目标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利益相关方;管理价值从经济价值延伸到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股东价值延伸到利益相关方价值,从企业价值延伸到社会价值;管理机制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到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但要重视道德动机和履责意愿,而且必须坚持以价值创造结果为标准。负责任的公司行为的根本标准应是——坚持以能否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判断公司行为是否对社会负责任的根本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对单个企业而言,是企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对企业整体而言,是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企业第一要义是发展,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认清企业在社会大分工格局中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核心社会功能。企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人是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发展为了利益相关各方,发展依靠利益相关各方的合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企业社会责任强调统筹兼顾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统筹统筹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统筹兼顾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
国网公司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经历了探索起步、理论创新和管理试点三个发展阶段。从2005年开始,国网公司将社会责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并率先在国内企业中发布了首份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国网公司正式成立了社会责任处,从组织上保证了社会责任工作的有力推进,也充分证明了国网公司党组对社会责任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国网公司认为,社会责任这个平台最契合公司属性和电网功能,最契合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经过四年的努力,国网公司已逐步探索出一条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表率之路,得到了利益相关各方的广泛认可。一是国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倍受好评。温家宝总理曾对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做出重要批示,肯定了公司的做法,并指出企业要向社会负责,并自觉接受监督;国网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获评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中心典范报告,在工经联集中发布19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又获好评。二是国网公司社会责任研究能力倍受推崇。连续两年承担国家科技部社会责任方面软课题研究,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管理学院奖、中国绿色公司星级标杆企业,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累计获得全国性奖项近20个。前不久,又受邀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风险控制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三是国网公司社会责任实践倍受重视。开展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起了国资委等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11月初召开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上,国网公司“开展基层试点示范,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履责案例入选2009年度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并排名首位。国网公司积极促成国资委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社会责任排名中获得中国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还被授予最具责任感企业、中华慈善奖、抗震救灾可持续发展项目等荣誉。
国家电网公司虽然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率,但是多数网省公司以及电网公司本部的不少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是十分准确,每一位电力员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提升履责意识与履责能力。
当前,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只有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学习,才能够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宣贯,是今后各网省公司进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重点工作。
常见的认识误区主要有:
误区一: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办社会”的回归。“企业办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误区二:企业社会责任是增加企业的负担。与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有误有关。误区三:企业社会责任是遵循社会责任标准或接受认证。企业承担哪些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必须立足于国情和企业实际。误区四: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支持公益事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在于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参与公益事业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误区五:企业社会责任是单纯的贸易壁垒。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审查规范,基本上没有超出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社会功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这是相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六项共同责任和六项特定责任,共同责任是指企业承担的影响利益相关各方的核心责任,确定共同责任的关键是确定企业的核心社会功能,以及保证企业核心社会功能实现的基本方式,确定企业的核心社会功能,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企业的使命;特定责任是指企业对特定利益相关方承担的具体责任,确定特定责任,主要就是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团体类别,企业有多少类利益相关团体,就承担着多少种特定责任。
1)准确认识六项共同责任
科学发展责任。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电网发展进入了建设特高压电网的高新技术新时期。
安全供电责任。始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维护社会安定与公共安全。
卓越管理责任。实现公司核心社会功能,首先,需要遵循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一靠卓越管理,二靠技术进步,也就是说,公司需要积极承担卓越管理责任,追求公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
科技创新责任。把技术进步作为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08年4月份,公司在天津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把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基层和日常运营。
沟通合作责任。企业运营过程具有两重性,即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也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人与人关系的成功处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的关键,也是确保企业“合法性”的基础。因此,企业务必积极承担起沟通合作责任,加强与利益相关方交流,形成互信,建立发展共识,激发发展潜力,凝聚发展合力,实现共同发展,2008年8月4日,公司奥林匹克展示中心开馆,展示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全球视野责任。作为服务各行各业的上游基础产业,公司和公司所服务的用户都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无论是要想服务好用户,还是实现公司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方向,公司都必须树立全球视野,遵循国际规则,学习国际经验,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利用全球资源提升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其称之为,全球视野责任。2008年12月19日,菲律宾议会批准国家电网公司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公司25年特许经营权。
2)准确认识六项特定责任
对用户承担优质服务责任。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供电)、道德责任(提供规范、热情、高效的服务);与用户实现共赢的责任(向用户开放集中采购平台);激励用户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鼓励用户购买绿色电力)的责任。
对员工承担员工发展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道德责任 (保障员工安全健康);与员工实现共赢的责任 (大力实施员工培训);激励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支持员工开展志愿服务)的责任。
对伙伴承担伙伴共赢责任。承担法律责任(遵守法律合同)、道德责任(公开公平公正交易);与伙伴实现共赢的责任(合作研发关键设备);激励伙伴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在供应链上推行负责任发展理念)的责任。
对三农承担服务三农责任。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定供电义务)、道德责任(提供普遍服务);与三农实现共赢的责任(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支持家电下乡);激励各方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实施农村 “户户通电”工程)的责任。
对环境承担环保节约责任。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定环评义务)、道德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主义者实现共赢的责任(分享环保信息、知识、技能,实现优势互补);激励其他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多的环境价值,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各种机制,推进环保节约)的责任。
对社区(广义社会)承担企业公民责任。承担法律责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道德责任(服务社区,参与公益事业);与社区(广义社会)实现共赢的责任(公益营销,赢得社会支持);激励利益相关方服务社区,为全社区创造更多的综合价值(联合倡导大型公益活动,如成立公益基金会发挥各自优势,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责任。
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管理行为、过程和模式。2008年,国网公司作出率先探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战略决策,不仅在国内企业中具有首创性,在国际一流企业中也位居前列。2009年,国网公司在天津、江苏无锡和浙江嘉善分别启动了网省、地市和县公司层面的深化试点工作,深入探索不同管理界面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方法和路径。
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以企业的社会责任观为基础,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全面结合的过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核心是一个“全”字,就是要坚持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融合,对公司价值观、发展战略、日常运营和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创造潜能;就是要坚持统筹核心业务和公民责任两个方面的工作,统筹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两个方面的利益,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两个方面的要求,促进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定位是全面提升现行管理体系,而不是对现行管理体系的全盘否定。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根本特征就是管理具有全面性,管理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拓展到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资源和潜力;管理价值从经济价值延伸到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股东价值延伸到利益相关方价值,从关注自身价值延伸到创造社会福利;管理机制从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到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
电网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工作任重而道远。追求综合价值最大化与利益平衡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原则。“四个服务”、“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两个一流”、“两越精神”、“两个转变”解决的是建设以及如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电网的问题,重在公司自身工作。“企业社会责任”重在形成发展共识,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共赢,重要在实现企业与社会 (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发展,重在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一致。加强社会责任认识、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是我们电力员工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表现,加强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使员工生活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电网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1]苗婷婷,徐鑫.基于过程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03):63-69.
[2]周绍朋,任俊正.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3):38-41.
[3]徐颖,牛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3):44-45.
[4]韩林.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师,2010,(06):247-248.
[5]赵麟.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浅析 [J].科技经济市场,2010,(06):98-99.
[6]田际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