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丽,赵庆玲,王晓军,梅傲雪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是一个“煤长水短”,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多年来,国家和省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整治,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山西省提出了“生态兴省”战略,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所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包括实施建设与预防保护两个方面,是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含义可理解为,在生态学背景下,采取人工生化生态系统工程措施,及政策、法规、管理等手段,从整体效益上调节流域内各种关系,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 4者关系相协调,经济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资源能得到永续利用,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山西省内主要分布有黄河、汾河、海河等流域。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生态环境承载了巨大压力,全省绝大多数河流及大面积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通过多年的治理,山西省汾河、黄河等流域得到局部治理,但生态环境恶化的整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因流域生态治理难度较大,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依然严峻,表现在: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等原因,引起河流干道断流;由于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大,引起河流地表水严重污染;由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流域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在战略上是防止水和风对土壤的破坏,现主要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生物措施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法、开辟草皮沟道、建设草坎梯田等;工程措施包括:在上游清除暗礁、堵塞支汊、修建梯级闸坝与渠化河道;在中游修建防洪堤、丁坝群、护岸以及疏浚以缩窄河道、提高航深;在干流下游建防洪堤、分洪区、分洪道、裁弯取直,并辅以护岸、丁坝以及疏浚等办法以稳定河岸河床;在河口则修建导流堤,治理拦门沙水道等;在各支流则以综合利用水库为主。
近 30 a,国家和省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山西省流域的治理力度,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国家与省政府同时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项目。例如:林业部门实施的六大林业工程和生态修复“2+10”工程,水利部门的黄土高原淤地坝、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水土保持项目、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环保部门的“百镇(乡)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项目等,以及农业部门实施的一些工程。
通过这些工程的治理,流域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流域内森林得到保护和恢复,宜林宜草地区得到了绿化,森林覆盖率有了提高;二是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三是灾害逐年减少,通过修建护地坝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洪水对村庄的破坏;四是社会效益明显,人们收入增加,环境质量提高。
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应生态系统特点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综合生态环境管理方法,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不利于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目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都是分头实施,缺乏综合规划管理,影响了治理效果。工程建设中,没有能被各个投资者和主管均认可的综合规划方案,对区域的主体功能、开发方向等缺乏统一认识,管理混乱、治理无序、协调无力等问题亟待解决。
流域综合整治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单靠林业生态建设单兵突进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与参与。例如:“2+10”工程整体上属于林业部门,其中汾河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属于水利部门,汾河流域水资源污染又属于环保部门,操作起来艰难。所以,应建立部门、地区协调联动机制,将生态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的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重建设轻管护,治理成果未能很好地保存并发挥其效益是多年来治理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山西省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因缺乏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难以形成多方位的生态建设投资渠道。单纯依靠政府的有限投入和排污企业等的被动投入是不够的,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投资机制。用于预防、保护性的投入不足,会造成重建设、轻管护,边建设、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严重问题。随着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今后的治理难度更大,建设成本更高,建设需求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治理投入机制和投资渠道。
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程度不高,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 30 a,但 2007年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仍然只有 48%,许多公民植树爱绿意识不强。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60%,所以,提高全民生态文明观念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随着生态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信息来源不畅,应用滞后等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管理超前决策和宏观决策的正确制订与实施。生态环境管理距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态工程建设从前期准备、立项到实施过程,我们对科技的支撑作用往往考虑不足,很少甚至没有列支相关的科技支撑经费。规划粗放、仓促上马,盲目实施、草率收场的现象仍然存在。工程实施中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科技含量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所以,我们应围绕制约山西省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重点搞好科研应用和技术推广工作。
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打破行政界线,对流域内上、中、下游进行整体规划;从流域的开发、治理、保护各个角度综合规划;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组合的地域性做出个性规划。例如: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就是从流域整体考虑治理的例子。
充分发挥科学院校的作用,利用各种科技资源,组建各学科(包括社会、经济、农林、水利、生态、环保以)及网络监测各领域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工程的重大决策全程参与,使决策更加公开、民主、科学。
各项工程具体实施起来是否顺利,关键要看各行政单位是否配合,需要改变多部门主管,成立省级协调委员会,统一管理流域生态系统。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组建流域管理机构,按流域进行统一管理;一些国家设置了跨部门或跨区域的流域开发规划、协调和管理部门;法国组建了综合性的跨部门、跨行业管辖权一体化机构城乡环境部,将原分散在各部的流域环境管理事宜移交城乡环境部,改变了流域资源管理和流域污染控制上相互交叉、推诿的混乱局面,成效显著;美国在田纳西河综合整治过程中,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整治,流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内资金支持的同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保证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完善的经济补偿机制,国家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与补偿,尤其是上游地区。省财政要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各县区也要按比例安排预算内资金。对于重点工程,要统筹安排各方面资金集中使用,实现重点突破。
流域环境与当地群众生活的环境质量息息相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改变整个地区的小气候。因此,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对当地弱势群体的看法,向当地群众耐心地、细致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开展的这些工程的目的与进展,争取当地群众的配合与帮助;其次,流域生态的保护也要依靠当地群众的力量,没有他们的支持,成效甚微;再次,基于流域环境管理的广泛性和社会性,要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西方国家就十分重视民主协商与公众参与,并将其作为流域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如:法国流域委员会就采取“三三制”的组织形式,即 1/3的成员由国家和专家代表产生,1/3的成员由选民产生,1/3的成员由用户代表产生,称之为“水务议会”。
加强对山西省流域自然规律的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建设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林草管理体系等的新路子。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在生态建设中,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自觉把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务求在推动我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
[1] 王礼先.流域管理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 程邦谊.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湖北汉江流域中下游现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5(1):99-102.
[3] 齐 实,孙保平,孙立达.持续发展下的流域治理规划模型[J].水土保持学报,199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