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梅 李 杰 (山东省莱西市畜牧局 266600)
控制鸡蛋大小和保持蛋壳强度及色泽的饲养管理技术
刘爱梅 李 杰 (山东省莱西市畜牧局 266600)
鸡蛋的大小、蛋壳强度及色泽是优质蛋质量的标准之一,饲养管理措施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鸡蛋的质量,如蛋壳强度、蛋壳及蛋黄的色泽深浅、蛋的大小等。在蛋鸡生产中要注意搞好饲养管理。提高蛋的质量,从而提高蛋的商品价值。
影响蛋大小的因素很多,但是有实际意义和能够通过人为方式进行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蛋鸡的开产日龄直接影响初产期和整个产蛋期的大小,蛋鸡开产愈晚所产蛋就愈大。有关资料表明伊莎褐壳蛋鸡开产日龄延迟1d,蛋平均增重0.15g。目前,运用各种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如育成期控光等)可以调控鸡的开产日龄,以生产大小适宜的蛋,特别防止因过早产蛋而产出过小蛋。鸡的品种不同,开产日龄不同,一般商品蛋鸡开产日龄的方法有两种:(1)光照时间逐渐缩短:雏鸡孵出时给以14h的光照,以后每周减15min,到20周龄时减至每日9h。(2)光照时间基本恒定:雏鸡孵出后1周内给予23~24h的光照,2周龄至18~20周龄保持每日8h的光照时间不变。
能否产出标准大小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母鸡在开产时要达到标准体重,如达不到标准体重则产小蛋。但也不能超过标准体重,如体重大则产大蛋、贮积脂肪过多,产蛋时易发生困难,且产蛋率低,自身维持耗能高,降低了饲料效率。控制母鸡体重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采食量或饲料中营养浓度。在蛋鸡的生产过程中有两个阶段要注意控制体重。(1)育成期限饲防止初产母鸡体重过重。具体方法是在6周龄末检查体重是否达到该生长段标准,若符合标准,于7周龄开始限饲;如达不到标准,可继续喂育雏料直至体重达到标准,再采取限饲。在限饲过程中要对照每一周应达到的体重,如体重过重,则维持原饲喂量,而不增加饲喂量,以控制体重增长。但体重也不能低于标准,若低于标准时就喂给较多的饲料,以加快体重增长,从而使母鸡达到标准体重。(2)在产蛋后期控制母鸡体重的增长。在产蛋后期由于母鸡体重逐渐增大,所产蛋逐渐变大,但蛋壳质量(蛋壳强度和蛋壳色泽等)下降,降低了蛋的商品价值。故在产蛋后期为了产标准大小的蛋,应采取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等措施以限制体重的增长。
1.3.1 调整日粮中粗蛋白水平 日粮中粗蛋白水平是影响蛋大小的主要营养因素,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所产的蛋主要是蛋白小,因而蛋变小。所以日粮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如果母鸡的体重达到了标准体重,但产蛋小,可怀疑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要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粗蛋白含量。而在产蛋后期可减少一定量的粗蛋白含量,防止产大蛋。
1.3.2 饲料中添加蛋氨酸 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增加蛋重。当产蛋鸡的早期体重低于标准体重,产蛋过小的,饲料中适当增大蛋氨酸的添加量,有利于提高蛋重。
1.4.1 日粮中亚油酸含量 亚油酸是家禽必须的的脂肪酸之一,参与脂肪合成代谢,它能影响蛋黄形成的质量和重量,从而影响蛋的大小。日粮中保证最大蛋重的亚油酸水平,目前公认为1.5%。
1.4.2 饲料中添加玉米花粉 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所产的蛋的蛋黄比一般蛋黄大。
2.1.1 钙 每日摄入3~4g钙可满足形成蛋壳所需钙。
2.1.2 磷 日粮中磷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均能降低蛋壳强度,通常有效磷的含量在0.35%~0.40% 之间较为适宜
2.1.3 锰 产蛋期鸡对锰的需要量以60mg/kgj日粮为宜,低于60mg时蛋壳强度降低。
2.1.4 VD3、VD3能调节机体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特别是在产蛋后期,鸡体对钙的吸收能力稍有降低时,不仅要提高钙的含量,而且要提高VD3的含量。日粮中VD3的含量一般为1500~2500IU/kg。
2.2.1 温度 当环境温度高于31~32℃时,鸡的采食量降低,摄取钙量不足,因而蛋壳强度降低。故在炎热的夏天要采取降温措施并根据采食量的多少调整饲料配方,适当提高日粮中矿物质及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浓度。另外,在饮水中添加0.3%的NaHCO3或0.02%~0.04%的VC课抗热应激,能明显地提高蛋壳强度。
2.2.2 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提高蛋壳强度,减少破损蛋、无壳蛋、软壳蛋的有效途径之一。切忌光照不足和光照无规律,产蛋鸡的光照强度一般应保持在4W/m2,每日的光照时间应维持在16-17h为宜。
2.2.3 应激 各种应激因素均会使蛋壳变薄,甚至产软壳蛋,故要减少各种应激。
在饲料中增加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可使蛋壳色泽较浅,可在饲料中增加一倍量的微量元素添加量。
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蛋壳色泽鲜艳。
突然发生的噪音如毛猫、狗、鼠等动物的窜入,冷热刺激,疫苗接种等应激都会使蛋壳色泽变浅,甚至发白。因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应激的发生。免疫接种前后各1d饮水中要添加速补-14或多维电解质。
如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类(特别是尼卡巴嗪)等药物,这些类药物如使用时间或剂量不当,可使蛋壳色泽变浅,甚至变白。
S831.4
B
1007-1733(2010)05-0022-02
2010–02–02)
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