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 148例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0-08-15 00:48张卫平张朝晖苏素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基层医院病房

张卫平,孙 环,张朝晖,苏素霞

(山西省侯马市安定医院,山西侯马 043000)

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已证实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存活率。我国 2001年制定的 AMI诊疗指南强调了再灌注治疗的必要性[1]。本文对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 AMI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侯马安定医院内科 2006年 1月至 2009年 3月 148例出院诊断为AMI且住院时间≥24 h患者的临床资料。AMI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具备下列 3条标准中的 2条。a)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b)心电图AMI的动态演变;c)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浓度的动态演变。

所收集 148例中,男性 92例,女性 56例,平均年龄 65.7岁,平均住院天数10.6 d。住院期间病死率8.7%(13/148)。

2 结果

2.1 早期溶栓治疗情况

148例患者中适宜溶栓者 76例(51.4%),共有 34例接受溶栓治疗,占所选病例的22.9%,不适宜溶栓者72例,其中发病至进入病房时间 ≥24 h者 34例(43.1%),12 h~24 h且无进行性胸痛而 ST段抬高者12例 (16.6%),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6例(22.2%),有禁忌证者 10例(13.9%),时间无法确定者 3例(4.1%)。适宜溶栓而未溶栓治疗者 42例,其原因为:年龄≥75岁 11例(26.2%),发病到进入病房时间≤12 h且胸痛明显缓解者 9例(21.4%),心源性休克者 6例(14.3%),家属拒绝溶栓者 2例(4.8%),未明确原因者 14例(33.3%)。

2.2 溶栓治疗时间窗

148例 AMI发病到进入病房时间为:3 h者 35例(23.6%),3 h~6 h者 36例(24.3%),6 h~12 h者 21例(14.2%),12 h~24 h者 20例(13.5%),24 h以上者 36例(24.3%)。发病到溶栓时间:3 h以内者 8例(23.5%),3 h~6 h者 19例 (55.9%),6 h~12 h者 5例 (14.7%),12 h~ 24 h者 2例 (5.9%)。

3 讨论

我国 AMI诊疗指南强调,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症状后如能迅速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挽救心肌和对心室重塑的有利作用等即可改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对于没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条件的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早期再灌注治疗的唯一手段。但本次调查中仅44.7%适宜溶栓的患者得到溶栓治疗,仅占全部病例的22.9%。基层医院 AMI溶栓治疗状况不容乐观,与郭路芬等[2]报道城市医院的再灌注比例(溶栓21.0%,PCI/CABG 45.9%)有很大差距。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为:a)院外延误时间过长。未溶栓的患者有43例是因错过治疗时间窗而失去溶栓时机。本调查中6 h内入病房者占47.9%,12 h内入病房者占62.2%,就诊时间低于城市医院。b)14例占33.3%的患者,适宜溶栓却未采取溶栓治疗。原因不明,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医生决策因素。c)高龄患者溶栓治疗少。本调查中所有大于 75岁的患者均未溶栓治疗,而顿驭光等[3]研究发现,对于高龄患者权衡利弊后溶栓治疗仍可使大部分受益,年龄不应成为溶栓治疗的禁忌。

基层医院 AMI的溶栓治疗状况与我国 AMI诊疗指南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对症状的认识,加强医生对溶栓益处的认识,准确掌握溶栓时机及溶栓指征是提高溶栓治疗率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 AMI患者的预后。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 郭路芬,彭亚光,李庆祥,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40-43.

[3] 顿驭光,陈瑞阳,李新立.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 498例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369-370.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基层医院病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