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及对策

2010-08-15 00:47:13李金海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效率院校高职

李金海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双边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之间的比率,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其效果就越好。其中,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从定义中我们不难得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依靠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即师生互动,而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设计省时高效的课堂活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一、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即实施“分级教学或分层教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则要求“要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

要全面理解并贯彻《基本要求》的精神,我们应该取得以下共识:

(1)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就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满堂灌”的教学现象;

(2)高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势在必行,要广泛推行;

(3)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必须转换;

(4)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改革,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较大改观,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课堂效率仍然不理想,普遍存在“耗时多,效率低”的现象,离《基本要求》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存在阻碍课堂效率提高的潜在因素。

1.“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高职英语教师长期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于教学管理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邓刚,2007)因此,不少高职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是大学教师而不是中学教师,摆出一副“学术涵养高”的架子,拿起课本就讲,要么大量板书,要么堆积幻灯片。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期望值锐减,久而久之,开始对英语课产生了厌倦、放弃甚至抵触的情绪,兴趣自然荡然无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无从谈起。正确的做法是精讲精练,布置适量的课外自学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有的放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高职英语师资差次不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高职院校大都是由中专、中职或中师学校合并而成,因此英语师资中中职师资占有很大比例,这种师资上的差次不齐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高职院校近年发展迅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万人学院不在少数。这种扩招的后果是,教师资源日趋紧张,教学任务日趋繁重,教师课时量大,教师天天疲于备课和上课,无法或无力保证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可想而知。

4.大班混合授课

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中也不乏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基本要求》,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改进传统的大班混合授课的教学模式,实施“分级”教学模式和“小班”教学模式,但这一精神并未广泛贯彻,真正实施分级教学的院校屈指可数,英语“小班”教学目前尚无法实现。这必然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课堂活动形式单一

评价一堂课的主要观测点之一是看课堂活动设计是否多样和有效。然而,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活动形式大都局限于简单的师生问答,口语交际活动大都是角色扮演。这种单一的课堂活动形式,不能为大学英语课堂增辉添彩,俗套的做法只会让学生产生体验疲惫。

6.赶教学进度

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或多或少存在“赶进度”的现象,英语等级考试恐怕是其中的直接因素之一。迫于等级考试过关率的压力,教师只好挤出课堂时间为学生备考,又担心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只得加快教学进度,讲得多又练得少,因此很多学生无法接受和消化过多的信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厌学情绪。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练好基本功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应该练好基本功。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方面的基本功:英语教学理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理念。首先,要打好英语教学理论和英语专业技能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包括驾驭语言的能力、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备课能力、讲授能力等。其次,教师要练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要作用应当是“指导英语学习”和“培养英语能力”。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否科学、严密、有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要忽视我们的教学对象的特点;第二,不要将教学过于理想化,实际教学中可能面临更多问题和困难,甚至打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第三,上课不能死板,要充满激情,想方设法激活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第四,备课要充分,课堂活动不能太单一,少讲多练,想方设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第五,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要广泛采用项目化、情景化、任务化教学模式,严格实践“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教学原则;第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高职英语教学新的变化,积极迎接挑战。再次,要打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外语教师除了要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以外,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化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尝试使用多媒体授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

2.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和愉快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加快课堂节奏,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课后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另外,心理学家研究还表明,愉快的情绪,轻松的气氛,用脑方式的变换可以使人保持兴奋,反应迅速并增进记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宽松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消除学习英语的消极心理,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英语技能穿插训练、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变换教学形式、增加师生有效互动等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配合就会缺乏默契,再好的点子也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3.教师要讲究教育教学方法

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要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教学是否得法有直接关系。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几点:备课充分信心足、师生问候多言语、开场热身不可少、复习环节多样化、引入内容多思考、操练形式生动化、评讲练习方法化、课堂管理规范化、关注差生多心眼、教师切记当演员。

4.教师要摆正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就像是说书的先生,学生就像是听书的观众。虽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才)”。(何克抗,2000)因此,我们现在提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摆正位置,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效果,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课堂教学的特殊性。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第二课堂(英语竞赛、英语角、英语周等)、成立英语学习互助小组等途径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吻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其中的任务之一是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事关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全体高职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效率院校高职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跟踪导练(一)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