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河南城建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4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张 伟
(河南城建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44)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伴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开始了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改革,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意识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消极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和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高校扩招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竞技型教学方式分离出来,形成了适合新时期大学生身体、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改革,改革以增强体质、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联系兴趣为主,将快乐体育教学观念、终身体育教学观念注入到教学过程中。
1950年 8月教育部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体育教学大纲》,到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前后跨越半个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尚未跳出“计划安排”、“统一命令”的苏联教学形式。2000年的《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的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状况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于 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积极参与运动、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1]2004年 8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这一文件的颁布是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物质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的突破。
1.教学形式的进步。由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贯彻执行,极大地发挥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将原来体育课程教学的 128学时重新分配,有 50%的学时主要传授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养生保健等体育文化和体育素养方面的知识;另 50%的学时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和基础,第一学年选择普及性较强的技能类项目;第二学年选择娱乐性较强的休闲类项目,通过选择 2~3项体育锻炼项目,使学生体验到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2]。
2.教学内容的更新。新的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教学采取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隔周交替进行传授,改变原先体育考试中重达标轻理论、重技术轻健身,项目繁多、评分复杂的状况,从根本上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投身自由支配时间相对灵活的课外体育锻炼,培养自我科学锻炼的能力。
3.教学意识的自我完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原有了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 (占总学时的88%)”的急功近利行为,将理论课时比例由原来 12%增加到 50%[3],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近期效应与长远效应等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1.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并缺少层次性。有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98%以上的大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 68%同学不喜欢体育课。当调查问到已接受完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学习的大三、四学生“体育课学习对提高身体健康的作用”时,有63%的学生回答无作用或基本没作用[4]。究其原因,根深蒂固的竞技化教学观念使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一味要求动作技术的规范性、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基础,压抑了学生的爱好兴趣,教学内容的一贯制和女生项目男性化的问题比比皆是,较少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性别特征和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喜好。
2.教学方法的训练化特点明显。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很难从“传授式训练方法”中转变过来,即便是相关的改革条文的规定,也没有使大学体育教学完全做到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育教寓乐、育教寓练,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做得不够。
3.高校体育教师师资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受我国体育专业院系体育专业培养方式的影响,大部分体育教师热衷于“师父带徒弟”式的传授方式,很少考虑怎样实施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为,更难以用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体育教学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改革是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也正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所需突破的重点。因而,本文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应包括几个方面。
1.融科技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需要科技,科技推动体育的发展。早在 1989年第三次体育科技大会上我国就提出“科技兴体”的口号。在 1999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加强创新,深化改革,把体育科技工作推向新纪元》的工作报告,并决定,保留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所,调整并充实运动医学研究,组建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提出《2001—2010年体育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初步反映了我国高层职能部分对未来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视,而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体育的科技化发展率先从高校体育教学的环节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科技化发展趋势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而也是历史的必然。
2.终身化发展。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在限定的教育阶段里,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独立地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5]。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体育欣赏、体育休闲及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体育衔接的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终身体育观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三维体育观。
3.“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新世纪初,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见》中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6]新的体育教学重视体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建设,将体育与智、体、美、劳整合起来,提倡在教学中,以体育为特质载体,通过提高学生认知、情感、运动技能、健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创设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
4.休闲化体育教育。新课程标准对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增加了体育舞蹈、高尔夫球、网球等休闲运动项目,事实上,休闲体育目前正逐渐充当大学生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关调查统计表明,休闲体育已占大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 20%以上,这一现象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高校体育将朝着休闲化的方向,充实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推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
改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社会的和谐发展为高校体育注入了改革的动力,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打破传统单一、高度竞技型教学方式,转向寓教于乐、和谐体育、科技体育、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不仅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塑造当代和谐大学、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002.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周登嵩,等.中国学校体育 50年发展概要与今后走向[J].体育教学,2000,(1):7-10.
[4]高发民.高校体育中的体育休闲运动与终身体育[J].体育学刊,2001,(8):25-27.
[5]王宗平,庄惠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5):53-58.
[6]王大中.当代大学生体育需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821-829.
Abstract:In the new period,with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refor m and development,our country's college P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arts its overall reform in theory and practice.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teaching forms,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consciousness. Inevitably,there appear some negative effec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new period,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P.E.teaching;refor m;exploring
(责任编辑:侯秀梅)
The Prelim inary Explor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sOrdinary College
ZHANGWei
(HenanlUniversity of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 467044,China)
G642.0;G807.01
A
1001-7836(2010)09-0080-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32
2010-03-18
张伟 (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助教,从事体育教学研究。